张小惠
-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水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水稻类病斑突变体lm8015-2的鉴定与基因的精细定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为进一步解析水稻抗病分子机制,对类病斑突变体lm8015-2进行了鉴定。【方法】利用EMS诱变籼稻中恢8015,从其后代中鉴定出一个类病斑突变体lm8015-2。对突变体lm8015-2及其野生型的叶片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含量、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光合色素含量、防御基因表达量的测定。将粳稻02428与突变体lm8015-2杂交获得的F2群体用于遗传分析,采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对目的基因进行精细定位。【结果】突变体的红锈状斑点自播种3周后于叶尖出现,分蘖期缓慢扩散至全叶及整个植株,至抽穗期可致整个叶片枯亡。lm8015-2类病斑的产生受自然光的诱导,其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明显低于野生型。EB染色与DAB染色结果表明,lm8015-2中发生了大量的过氧化氢沉积与细胞死亡。与野生型相比,lm8015-2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显著上升,同时伴有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和丙二醛含量上升。遗传分析表明,lm8015-2类病斑表型由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该基因位于第5染色体的W32-85和C32-8两个引物之间,物理区间为104 kb。测序结果表明该区间内候选基因LOC_Os05g48390的起始密码子(ATG)发生了单碱基替换突变(T变为A),导致起始密码子缺失。qRT-PCR结果表明,lm8015-2中部分防御基因被激活,表达显著上调。【结论】LM8015-2与LTN1互为等位基因,其突变可能增强了部分防御基因的表达。
- 王晨王备芳张迎信曹永润张越江敏边康吉张小惠刘群恩
- 关键词:水稻
- 特色稻米品种筛选、高档配合米研制及中试
- 叶元林吴荣梁孔宪琴张小惠李春生毛一剑董翠郑有川
- 1.提交的验收材料齐全规范,符合验收要求。2.筛选优质特色水稻品种资源20余份,开展了稻米配合品质调理技术研究,形成了米质调配技术体系1套,研制出稻米产品5个,获得植物新品种2项,专利1项,发表论文2篇。3.改进了稻米产...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稻稻米
- 低谷蛋白水稻品种引进、筛选及功能稻米产品中试
- 吴荣梁孔宪琴张克勤张小惠曹立勇李春生毛一剑郑有川
- 1.提交的验收材料齐全规范,符合验收要求。2.筛选出低谷蛋白水稻品种3个,其中“长粳稻”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等特点,适合杭州地区种植。累计建立“长粳稻”稻米生产基地2个,总面积571亩,总产达27.2万公斤;同时总结...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 籼粳不育新位点的发现及其遗传分析被引量:16
- 1998年
- 粳稻02428携有S-5n广亲和基因,然而与籼稻IR24杂交表现为半不育。对02428与IR24.Pecos、秋光等品种杂交的分离世代的小穗育性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02428与IR24之间的不育性受单基因控制,遗传规律符合单位点孢子体一配子体遗传模式,不育性由非S-5的新位点引起,美国品种Pecos具有复等位的中性基因;RFLP标记技术检测后初步确定,该新不育位点在第11染色体上的标记G24附件,与目前已报道的不育位点都不等位,新位点暂定名为S-p(t)。研究结果还显示,粳稻品种秋光与籼稻品种IR24之间的不育性受2个不育位点S-5和S-p(t)控制,其遗传效应表现有累加作用。
- 朱旭东王建林王建林张小惠钱前张小惠闵绍楷曾大力朱立煌闵绍楷
- 关键词:水稻籼粳杂交不育性
- 抗瘟糯稻新品种“春江糯6号”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研究
- 张克勤李春生毛一剑张小惠吴明国郑有川孔宪琴吴荣梁
- 形成了一套大户繁育种子纯度在99.5%以上、种子质量达到国家标准的良种繁育操作技术标准规程;集成了一套亩增产30公斤以上、亩节本100元以上的全程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获得专利1项,发表论文3篇。建立百亩示范片2个,产品达...
- 关键词:
- 关键词:糯稻良种繁育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