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晓静

作品数:9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超声
  • 3篇子宫
  • 3篇超声检查
  • 2篇弹性成像
  • 2篇弹性成像技术
  • 2篇子宫内膜
  • 2篇内膜
  • 2篇宫内
  • 2篇宫内膜
  • 2篇超声弹性成像
  • 2篇成像
  • 2篇成像技术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异位症
  • 1篇阴道
  • 1篇阴道彩色多普...
  • 1篇阴道彩色多普...
  • 1篇早产
  • 1篇早产儿
  • 1篇早产儿脑损伤

机构

  • 7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闫晓静
  • 5篇杨漪
  • 3篇王礼贤
  • 2篇王翠菊
  • 1篇陈彦平
  • 1篇杨会钗
  • 1篇赵建广
  • 1篇刘荷一
  • 1篇毕大伟
  • 1篇杨蕾
  • 1篇王静
  • 1篇刘伟伟

传媒

  • 2篇中华超声影像...
  • 2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北京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药业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经会阴超声监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变化对盆底肌功能障碍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37
2020年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LHap)变化对盆底肌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疑似因盆底肌功能障碍相关症状就诊的247例女性患者,均行盆底肌触诊牛津评分(MOS评分),按评分0、1、2、3和4、5分为盆底肌收缩力低下(LPFMC)组和盆底肌收缩力正常(NPFMC)组,然后分别在静息、缩肛及最大Valsalva动作时测量LHap,并计算其缩肛时的缩短百分比(PDC%)与最大Valsalva动作时被拉长百分比(PIV%),分析两组之间PDC%及PIV%的差异,并运用ROC曲线评价PDC%和PIV%对LPFMC的诊断价值。结果与NPFMC组相比,LPFMC组PIV%显著增高[(6.07±4.20)%对(11.29±10.49)%,P<0.001],PDC%显著降低[(31.36±3.34)%对(17.66±10.82)%,P<0.001]。将PIV%>5.19%作为截断值诊断LPFMC,敏感性为71.43%,特异性为57.89%,ROC曲线下面积为0.69;将PDC%<25.37%作为截断值诊断LPFMC,敏感性为66.39%,特异性为97.37%,ROC曲线下面积为0.84。联合运用上述两项指标诊断LPFMC,敏感性为84.55%,特异性为55.00%,ROC曲线下面积为0.70。结论超声监测LHap变化可辅助诊断盆底肌收缩力低下及评价疗效。
温小多田海燕闫晓静孙翠芹杨漪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及临床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超声用于判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17例,按病灶大小分为≥3cm组和<3cm组,分析患者的超声影像特点。结果≥3cm组的病灶很少强回声,且其外形多呈不规则状态,深度均在筋膜及腹壁全层,无清楚边界,血流信号丰富;<3cm组的病灶多存在边界模糊和不规则现象,但显著少于≥3cm组,其浸润深度多在皮下脂肪组织处,且血流信号较少甚至没有。结论超声可探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灶数目和范围,以及侵入肌层深浅状况,从而为临床病情的分析及治疗提供依据。
王礼贤杨漪王翠菊闫晓静温小多
关键词: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诊断
超声弹性成像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在子宫腺肌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在子宫腺肌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3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分为腺肌症和腺肌瘤组,另设对照组40例。对所有受检者进行经阴道超声扫查后,采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得出11个弹性特征量测值,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三组超声弹性成像图像表现有不同特点,腺肌症和腺肌瘤两组与对照组之间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腺肌症组与腺肌瘤组之间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ROC曲线分析,分别得出11个参数的截断值,其中特异度最高的指标为标准偏差(SD,99%),敏感度最高的指标为一致性(ASM,100%),准确度最高的指标为杂乱度(IDM,94%)。结论超声弹性成像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可进一步提高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效能。
王礼贤杨漪刘伟伟王静闫晓静温小多
关键词:弹性成像技术子宫腺肌病
超声检查对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价值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早产儿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患有脑损伤的早产儿,对其分别进行超声检查和核磁共振诊断。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经诊断,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检查中,超声检查方法的使用可以获得与核磁共振诊断相似的准确率,但是核磁共振对早产儿具有一定不利影响,因此超声检查在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闫晓静
关键词:超声检查早产儿脑损伤
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中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运用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断子宫内膜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纳入此次研究,资料选择起止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对入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入组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首先对患者实施经腹部超声检查,之后实施经阴道超声检查。将入组患者的不同超声诊断结果均与临床病理检查结果实施对照,对比两种超声检查方法的病理诊断符合情况。结果:通过与临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对和统计,经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明显低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62.00%VS94.67%),(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断子宫内膜病变临床诊断中具有十分理想的应用效果。
闫晓静
关键词:子宫内膜病变超声检查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应用声诺维超声造影诊断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探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声诺维超声造影在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包括56例口腔癌患者。分别应用常规超声及声诺维超声造影对56例患者的147个淋巴结分别进行术前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超声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2.9%、83.3%、79.0%;声诺维超声造影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4.7%、94.1%、90.2%。声诺维超声造影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结论声诺维超声造影提高了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率,可作为手术治疗前判断颈淋巴结转移的方法之一。
赵建广陈彦平杨蕾杨漪杨会钗闫晓静彭士雄毕大伟
关键词:口腔癌淋巴结转移超声造影声诺维
超声弹性成像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预测宫颈功能不全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评价超声弹性成像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预测宫颈功能不全(CIC)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CIC的18例患者(CIC组)和正常女性20名(对照组),于非孕期行经阴道超声检查,测量宫颈长度和厚度,采用超声弹性成像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获得11个宫颈弹性特征量值,包括应变均值、标准偏差、蓝色区域所占百分比(%AREA)、复杂度、偏度、峰度、对比度、均等性、杂乱度、一致性及相关性,比较2组间的差异,绘制ROC曲线获得对CIC有诊断价值的指标。结果 2组间弹性特征量应变均值、标准偏差、%AREA、复杂度、偏度、对比度、均等性、一致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宫颈长度、厚度和峰度、杂乱度、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ERA、复杂度和均等性对CIC具有诊断价值(AUC=0.83、0.82、0.71),其临界值分别为%AERA=34.85、复杂度=20.84、均等性=3.20,其中%AREA敏感度最高(94.74%),复杂度特异度最高(73.08%)。结论超声弹性成像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预测CIC具有一定价值。
王礼贤杨漪王翠菊闫晓静温小多刘荷一
关键词:弹性成像技术宫颈功能不全超声检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