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微血流成像技术检测动脉粥样硬化非稳定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成像(SMI)在评价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72例经常规超声确诊存在颈部动脉硬化斑块的患者,同时进行常规超声、SMI及超声造影(CEUS)检查,比较SMI及CEUS检查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估的一致性。结果:SMI发现颈部不稳定斑块内血管的概率为80.95%,显著高于常规超声检查的20.24%,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4,P<0.05);CEUS和SMI两种检查技术对显示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和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MI对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评估与CEUS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用于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且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冯华王培鲁大伟
-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
-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联合检查对早孕期胎儿结构异常的诊断价值
- 冯华赵丽敏鲁大伟
- 关键词:早孕期胎儿结构异常
- 胎儿房间隔膨出瘤的超声观察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胎儿房间隔膨出瘤在产前超声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行产前检查、被确诊为胎儿房间隔膨出瘤的患者14例进行产前、产后随访及临床结局分析。结果 14例胎儿均在产前确诊为房间隔膨出瘤,1例引产,13例出生,5例晚孕期膨出瘤明显减小,所有出生胎儿超声复查膨出瘤为消失。结论超声可以多角度的观察房间隔,准确诊断本病,并可以在胎儿出生后进行严密随访,从而很好的观察其预后。
- 冯华吴茜
- 关键词:产前诊断超声房间隔膨出瘤
- 超声观察中、西医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临床效果的研究
- 2015年
- 目的利用超声监测排卵情况探讨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中、西医治疗效果的对比。方法 237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20人,对照组117人。实验组采用中药加艾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克罗米芬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82.5%,高于对照组(64.1%);实验组患者有60例患者成功受孕,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有99例(83%)患者排卵正常,60例(50%)患者正常妊娠,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医护人员对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采用中药治疗效果比较显著,能有效的调节患者内分泌系统,促进患者排卵和妊娠。
- 冯华吴茜
- 关键词:超声监测排卵障碍性不孕中医治疗克罗米芬
- 超声SMI技术在颈动脉斑块易损性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显像(SMI)在颈动脉斑块易损性评估中应用价值。方法:对76例(114个斑块)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超声、SMI和CEUS检查,比较SMI和CEUS检查对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有无、存在部位、形态的评价及评分是否具有一致性,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对溃疡斑块的显示是否一致。比较SMI检查颈动脉斑块是否存在新生血管与其是否造成管腔狭窄的关系。结果:SMI检查在显示斑块轮廓、斑块溃疡及斑块内新生血管方面较普通超声更清晰。SMI和CEUS显示斑块新生血管评分有极高的一致性(k=0.761),显示新生血管的部位和特点也具有极高的一致性(k=0.883、0.892)。颈动脉斑块经SMI检查有无新生血管形成与其是否造成颈动脉狭窄无确定性关系(χ^2=0.321,P=0.571)。结论:SMI检查清晰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位置、形态和溃疡情况,准确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在颈动脉斑块易损性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 冯华
-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易损斑块超声造影
- 超声监测联合益肾逐瘀中药、艾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10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14年
- 不孕症为有正常性生活的伴侣,未采取避孕措施,同居1年后仍未怀孕。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加及年轻人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育龄妇女不孕症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约10%的育龄妇女受不孕症的困扰,其中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发病率约占25%~30%[1],严重影响了妇女的生殖健康,给患者的家庭幸福带来不利影响。西药促排卵治疗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应用西药后的高排卵、低受孕现象以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等不良反应限制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2]。2011-03-2012-03,我们采用益肾逐瘀中药联合艾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100例,并结合超声连续监测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变化,结果如下。
- 冯华赵莉敏唐芳王智利
- 关键词:排卵监测中药疗法
- 经阴道超声(TVS)监测子宫内膜在排卵正常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探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TVS)监测子宫内膜发育情况在不孕症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经TVS对60例排卵正常的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类型等进行监测,并选择60例经健康体检排卵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本组60例不孕患者,将各个周期的子宫内膜情况分为两型:子宫内膜超声类型按Doreen分类法,A型即三线征:中央有强反光线,两周为低反光层;B型为均质征:内膜与周围肌层相比为均匀的强回声因此,且子宫内膜厚度按≤7 mm及≥10 mm分二组,比较妊娠率,发现当子宫内膜厚度≥10 mm时,妊娠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由本研究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厚度和类型与受孕之间呈正比例关系。TVS在监测排卵正常的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情况具有较高的价值,对临床诊疗不孕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冯华
- 关键词:不孕症子宫内膜
- 一种泌尿内科体液采集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泌尿内科体液采集装置,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采集筒,采集筒顶部固定有连接套筒,连接套筒上固定有液体引流结构;液体引流结构包括套设在连接套筒外圆面上的固定环,固定环上贯穿有引流软管,引流软...
- 郑攀丰陶荣华冯华代鑫
- 超声SMI技术评价中西医联合治疗颈动脉非稳定性斑块疗效的临床研究
- 2020年
- 目的:探讨超声微血管成像(SMI)技术对中西医联合治疗颈动脉非稳定性斑块疗效的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河北省固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治疗颈动脉非稳定性斑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逐瘀通络颗粒。采用超声SMI技术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并测定两组患者血清血脂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斑块体积较治疗前显著缩小(P<0.05),且稳定斑块数量增加19处,不稳定斑块数量减少25处。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hs-CRP、LDL-C、TG及T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颈动脉非稳定性斑块效果显著,有效调节血脂和抗炎,超声SMI技术是评价中西结合治疗颈动脉硬化非稳定性斑块的良好手段。
- 冯华王培赵莉敏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