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珊珊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神经系
  • 3篇神经系统
  • 3篇慢性
  • 3篇静脉
  • 2篇中毒
  • 2篇胼胝
  • 2篇胼胝体
  • 2篇胼胝体变性
  • 2篇文献复习
  • 2篇静脉窦
  • 2篇静脉窦血栓
  • 2篇复习
  • 1篇代谢
  • 1篇代谢障碍
  • 1篇导管
  • 1篇电加热
  • 1篇性病
  • 1篇血管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变

机构

  • 10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李珊珊
  • 7篇何志义
  • 4篇李蕾
  • 3篇王彦喆
  • 2篇姜美曦
  • 2篇殷晓宇
  • 2篇庞湃
  • 1篇李晓曦
  • 1篇高娇
  • 1篇薛维爽
  • 1篇赵宁
  • 1篇金枫
  • 1篇胡庆哲
  • 1篇朱华倩
  • 1篇李晶晶

传媒

  • 3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沈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床诊断Hallervorden-Spatz病1例报道并相关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4年
Hallervordren-Spatz病(Hallervorden Spatz disease,HSD)又称苍白球黑质色素变性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由于铁代谢障碍导致Fe3+在苍白球、黑质、红核等部位内沉积所引起的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具有很强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本研究报道1例本院发现的临床诊断HSD的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
朱华倩李珊珊李晓曦何志义
关键词:HALLERVORDEN-SPATZ病文献复习神经系统变性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铁代谢障碍遗传异质性
疑似食物中毒导致的A型胼胝体变性1例报道伴文献复习
2015年
一般认为胼胝体变性是由慢性乙醇中毒引起的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又称Marchiafava-Bignami disease(MBD)。本病于1903年由Marchiafava及Bignami两位病理学家进行详细表述并命名。我国学者在1994年首次报道。MBD患者以出现选择性的胼胝体部位对称性脱髓鞘为其病理特征,而临床表现方面则缺乏特异性,以往诊断主要靠尸检,由于神经影像学的飞速发展,使本病的生前诊断及治疗成为现实。以往认为MBD由乙醇中毒引起。近年来非乙醇中毒引起的MBD报道越来越多,但由食物中毒导致的MBD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报道1例疑似食物中毒导致的A型MBD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王彦喆姜美曦李珊珊李蕾何志义
关键词:胼胝体变性食物中毒文献复习疑似慢性乙醇中毒神经系统并发症
线状硬皮病合并神经系统症状一例被引量:3
2015年
线状硬皮病(1inear scleroderma)在临床中较为罕她,而伴有神经系统症状的线状硬皮病则更为少见。文献显示.病例中多为累及额面部的线状硬皮病,即刀砍样线状硬皮病( linear sclerodennaen coup de sabre, LSCS)。现就我院诊断的1例LSCS合并神经系统症状作一报道。
胡庆哲李蕾薛维爽李珊珊何志义
关键词:神经系统症状硬皮病额面部
慢性酒精中毒致胼胝体变性1例报道被引量:1
2015年
胼胝体变性是一种罕见的脱髓鞘性病变,致病原因不明,常见于慢性酒精中毒患者。本研究报道慢性酒精中毒致胼胝体变性1例,并结合文献对慢性酒精中毒致胼胝体变性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等方面进行探讨。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8岁。因“双下肢无力1个月,加重伴意识障碍2d”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尚能独立行走,于外院服用中药治疗,15d前病情好转即停药,7d前患者双下肢无力加重.需要搀扶才能行走,伴发音不清,2天前出现双下肢瘫痪,神志恍惚,精神萎靡,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不能进食,伴发热,体温最高38.5℃,偶有咳嗽、咳痰,痰多不能自行排出,入院当晚22时患者出现深昏迷。
殷晓宇王彦喆李珊珊金枫李蕾何志义
关键词: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胼胝体变性双下肢麻木无力双下肢无力双下肢瘫痪
腹部离心性脂肪萎缩症1例被引量:1
2015年
患者,女,20岁,因"腹部出现暗灰色斑并进行性扩大13年"为主诉来诊。13年前家长发现患者腹部局部出现暗灰色斑,2年后色斑呈离心性扩大至整个腹部,并有明显凹陷,与周围正常皮肤分界清楚,周边部无脱屑,无不适。病情逐渐进展1年后趋于稳定,至今未再进展。既往健康,无局部注射激素、胰岛素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神经科查体:发育良好,神志清,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3.0 mm,光反应灵敏。
姜美曦李珊珊王彦喆殷晓宇李蕾何志义
关键词:腹部
健康教育在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施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为88.89%与68.8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临床慢性鼻窦炎患者健康教育护理,可以增强其对疾病及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提高其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并获得更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应用价值较高。
李珊珊
关键词:鼻窦炎健康教育健康知识生活质量
静脉窦血栓1例报告
李珊珊何志义
中线导管对Ⅲ期喉癌术后患者不良事件及血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中线导管在Ⅲ期喉癌术后静脉治疗中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喉颈外科自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Ⅲ期喉癌术后178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89例,行中线导管进行静脉治疗;对照组89例,行PICC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记录,并于静脉治疗两周或使用中线导管治疗中止后做血液流变学检查,试验结束后比较、分析以上研究结果。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49%,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4.6%,各个观察指标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和红细胞聚集指数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使用留置中线导管的方式对Ⅲ期喉癌术后进行静脉治疗可减少治疗过程中对血管的损伤,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还具有护理方便、费用低、舒适度高的特点。
高娇李珊珊庞湃赵宁
关键词:喉癌术后
静脉窦血栓1例报告
李珊珊何志义
一种血管快速暴露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管快速暴露装置;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输液平台,所述输液平台的上侧设置有水平安装板,所述水平安装板的下侧设置有热水填充腔,所述热水填充腔的内部填充有待加热水,所述热水填充腔的侧壁中部设...
李晶晶庞湃李珊珊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