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顺成

作品数:19 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骨折
  • 6篇胫骨
  • 5篇手术
  • 5篇关节
  • 4篇内固定
  • 3篇椎体
  • 3篇椎体成形
  • 3篇椎体成形术
  • 3篇膝关节
  • 3篇成形术
  • 2篇性关节炎
  • 2篇腰椎
  • 2篇诊治
  • 2篇韧带
  • 2篇手术治疗
  • 2篇疏松性
  • 2篇平台骨折
  • 2篇胫骨骨折
  • 2篇胫骨平台
  • 2篇胫骨平台骨折

机构

  • 9篇北京市顺义区...
  • 9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焦顺成
  • 10篇申海波
  • 8篇王振堂
  • 6篇吴艳刚
  • 4篇李延明
  • 4篇刘艳梅
  • 3篇董军政
  • 3篇刘叶
  • 3篇曹立峰
  • 2篇杜立
  • 2篇裴宪武
  • 2篇刘志强
  • 2篇张永林
  • 1篇赵民
  • 1篇沈惠良
  • 1篇张宏志
  • 1篇王英
  • 1篇吕鹏
  • 1篇吕朋

传媒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外女性健康...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2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2015年
目的:探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均在C型臂机透视下行单侧经椎弓根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进行临床及X线及CT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疼痛症状基本消失。其中14例当日离床,12例次日离床,均1周内出院。术后患者均行X线及CT复查,未见伤椎椎体高度进一步丢失及邻近椎体骨折。结论: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可以迅速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安全有效方法。
申海波张宏志焦顺成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急性跟腱断裂的诊疗现状与进展
2025年
急性跟腱断裂(AATR)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损伤后对日常生活及工作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AATR发生率呈增长趋势。尽管已经针对该主题进行多方面试验研究,也撰写了各种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但对于最佳治疗方案尚未达成共识。保守治疗可以极大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但有较高的再断率;手术治疗可以精准的修复肌腱断端,最大程度恢复其收缩力与完整性,但每种术式都各有利弊,最佳个体选择要因人而异。无论保守还是手术治疗,都提倡积极的早期康复。本文对AATR的临床诊治进行综述,以便为骨科临床医生对急性跟腱断裂诊疗提供参考。
王晓博焦顺成
关键词:急性跟腱断裂手术治疗微创手术非手术治疗
小切口小空心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2009年
目的探讨小切口小空心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0月应用直径4.0mm自攻半螺纹空心钉,通过膝关节后侧"┏"形小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共23例。结果经过平均10个月(7~15个月)的随访,本组23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6.4周(5~9周)。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本组患者平均得分(91.4±2.7)分。结论小切口小空心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可靠的特点,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治疗选择。
焦顺成刘叶李延明裴宪武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撕脱性骨折空心钉内固定
胫骨下段螺旋形骨折并后踝骨折漏诊原因及治疗策略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胫骨下段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漏诊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1月收治的11例胫骨下段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诊治过程。结果7例于术前发现后踝骨折,其余4例分别于术中、术后发现。经皮空心钉内固定8例,石膏外固定2例,1例因骨折块小未予内固定I术后未发现骨折块明显移位,亦未行外固定。平均随访13.2个月,后踝骨折均获骨性愈合,1例石膏外固定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结论胫骨下段螺旋形骨折常合并隐匿的后踝骨折,单纯X线检查易漏诊,CT检查可明确诊断。后踝骨折超过胫骨远端关节面25%者,可行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
王振堂焦顺成申海波吴艳刚刘艳梅董军政
关键词:胫骨骨折骨折漏诊
全可视化内镜椎间孔成形改良经椎孔内窥镜脊柱系统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短期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应用全可视化椎间孔成形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改良经皮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应用可视化内镜椎间孔成形改良TESSYS技术及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ransfor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的68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椎间孔镜(PTED)组38例及TLIF组30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地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采用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比较手术前与术后7天及术后1、3、6个月的差异,并结合末次随访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等级资料行秩和检验检验;优良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评定疗效。结果术后随访8.5~14.0个月。PTED组的切口长度(1.25±0.33)cm、手术时间(119.45±14.95)min、出血量(24.03±8.62)mL、下地时间(1.42±0.50)d、住院时间(3.39±0.55)d均较TLIF组[(14.37±2.91)cm、(140.53±16.16)min、(158.00±51.35)mL、(3.20±0.96)d、(7.33±0.55)d]占有明显的优势(t值分别为24.56、5.57、14.13、9.20、29.48,均P<0.001)。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均P<0.001),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术后7 d~6个月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01);但两组间在术后1周~6个月的VAS评分(P_(7d)=0.997,P_(1月)=0.139,P_(3月)=0.057,P_(6月)=0.539)及ODI评分(P_(7d)=0.278,P_(1月)=0.442,P_(3月)=0.963,P_(6月)=0.278)在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经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及优良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9,P=0.927;χ^(2)=0.92,P=0.761)�
刘志强焦顺成王振堂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
Segond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其合并伤的诊治被引量:5
2015年
探讨12例Segond骨折及其合并伤的诊断及治疗。8例合并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者行自体腱重建术,2例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行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固定术,半月板损伤行成形术(修补术),胫骨平台外侧撕脱性骨折行非手术治疗。10例手术患者末次随访时Lysholm术后评分为86。
王振堂焦顺成申海波
关键词:胫骨骨折合并伤关节镜
移位桡骨头骨折的内固定治疗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内固定治疗移位桡骨头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8月-2009年5月,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软骨固定钉和/或AO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移位桡骨头骨折35例。男28例,女7例;年龄17~48岁,平均28.4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6例,摔伤13例,高处坠落伤6例。骨折根据Mason分型:Ⅱ型21例,Ⅲ型9例,Ⅳ型5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合并桡骨颈骨折6例,尺骨鹰嘴骨折1例,肘关节后脱位3例,肘关节后脱位和尺骨冠状突骨折1例,尺侧副韧带损伤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3~7d。结果术后1例切口感染Ⅱ期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3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7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16周,平均10.2周。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达95~145°,平均119°;旋转(旋前加旋后)90~175°,平均126°。肘关节功能根据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评分标准评定,获优18例,良13例,可4例,优良率88.6%。结论对于移位桡骨头骨折,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可吸收软骨固定钉和/或AO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近期疗效满意。
王振堂吴艳刚刘艳梅申海波焦顺成董军政李延明
关键词:微型接骨板内固定
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3月~2010年3月应用锁定钢板(包括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或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3例,按Neer分型2部分骨折20例,3部分骨折19例,4部分骨折4例。随访评定包括X线片、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果:43例患者获得平均14.2个月(9~21个月)临床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平均时间10.4周(8~12周)。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9例,良19例,可5例,优良率88.4%。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固定可靠的优点,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王振堂申海波吴艳刚董军政刘艳梅焦顺成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远端旋转解剖标志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股骨远端旋转解剖标志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4年11月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3例的膝关节CT资料,对股骨远端旋转轴线参数进行测量,包括股骨后髁角(PCA)、髁扭转角(CTA)、外科上髁轴线与临床上髁轴线夹角(CSA)。结果不同性别间PCA、CT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女性CSA大于男性(P<0.05)。不同侧别间PCA、CTA、CS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三维重建股骨远端结构有助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远端旋转力线的定位,对术中个体化截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焦顺成曹立峰杜立王振堂申海波
改良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2例报告被引量:7
2008年
采用胫骨高位截骨(hightibial osteotomy,HTO)的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近期效果满意,已成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内翻畸形的常规手术。但术后1年以后X线片显示股胫关节间隙虽有增宽,但少有达到正常者。为此,我们将HTO进行了改进,即采用术中不打断腓骨、术中外翻患膝并术后石膏维持,并于1999年3月至2002年3月行改良胫骨高位截骨术47膝,平均随访5.2年,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曹立峰裴宪武李延明焦顺成
关键词:胫骨高位截骨术膝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内翻畸形常规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