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仲晓艳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沭阳县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2篇血性
  • 2篇预后
  • 2篇神经功能
  • 2篇缺血
  • 2篇注射
  • 2篇注射液
  • 2篇卒中
  • 2篇急性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介入
  • 1篇血管内介入治...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参数
  • 1篇血流状态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机构

  • 5篇沭阳县中心医...

作者

  • 5篇仲晓艳
  • 1篇杨春伍
  • 1篇刘爱举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江西医药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n=64),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实施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红花注射液实施治疗。结果 2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仲晓艳
关键词:依达拉奉注射液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血管内介入治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流状态及早期预后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流状态及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4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比较两组闭塞血管开通情况、神经功能、预后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评估两组的脑血管血流参数。结果治疗24 h后观察组患者的脑血管血流参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闭塞血管开通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周、1个月、3个月神经功能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预后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以及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促使脑血流的灌注情况改善,促使闭塞血管开通,恢复患者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仲晓艳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介入预后
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易感性及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影响因素及END发生后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7年6月江苏省沭阳县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316例,其中发生END患者78例,未发生END患者238例。采集患者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END的影响因素,并对END患者短期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在进行多因素校正后,年龄>60岁、冠心病史、白细胞计数异常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EN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本研究初步分析显示,年龄>60岁是END患者短期功能预后较差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冠心病史、白细胞计数异常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高龄可能是患者发生END后功能预后较差的危险因素。
刘爱举仲晓艳杨春伍顾汉印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影响因素功能预后
红花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评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对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进行红花注射液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对2014年2月~2016年2月50例在本医院进行治疗及康复的脑梗死患者采用红花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梗死体积大小变化、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神经功能改变情况,同时记录患者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对其用药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50例患者治疗后梗死体积由(14.23±2.14)cm2降为(7.23±1.34)cm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29.23±4.23)降低至(9.65±1.05),同时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的低切值、高切值、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跟踪随访,共出现3例不良反应,属于正常范围。结论对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进行红花注射液治疗能够改变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小梗死体积,使脑梗死患者各项生体机能有效恢复。
仲晓艳
关键词:红花注射液脑梗死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
探讨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
2016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66例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为研究主体。回顾性分析其继发癫痫的发作类型、发作时间、病灶位置、治疗和预后。结果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发作类型中最为常见的是部分性发作,比率是71.21%;发作时间多为早发型,为42例(63.64%);病灶位置居于皮质部位较多,为51例(77.27%);所有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效果均较好。结论脑梗死后继发癫痫具有较明显的临床特点,以早发型、部分性发作和皮质部位发作为主。经早期治疗,病情会显著缓解,而迟发型癫痫者坚持长时间的抗癫痫治疗,同样可取得良好预后。
仲晓艳
关键词:脑梗死癫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