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应军

作品数:13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鄂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成像
  • 5篇磁共振
  • 4篇低场
  • 4篇低场强
  • 4篇磁共振成像
  • 2篇低场强MRI
  • 2篇脑干
  • 2篇脑干梗死
  • 2篇环切
  • 2篇环切术
  • 2篇激光
  • 2篇激光包皮环切...
  • 2篇梗死
  • 2篇骨挫伤
  • 2篇包皮
  • 2篇包皮环
  • 2篇包皮环切
  • 2篇包皮环切术
  • 2篇MRI诊断
  • 2篇挫伤

机构

  • 12篇鄂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2篇刘应军
  • 7篇倪国汉
  • 6篇广金凤
  • 3篇程志刚
  • 2篇丁玲芳
  • 2篇范国良
  • 1篇刘再加
  • 1篇彭芳
  • 1篇吴伟
  • 1篇乔丽平
  • 1篇熊敏超
  • 1篇乔丽萍
  • 1篇王艳梅
  • 1篇金海燕
  • 1篇刘永生

传媒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微创医学
  • 1篇第八届全国临...
  • 1篇第六届全国放...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09
  • 4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对伴食管梗阻晚期癌症患者营养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评估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对因食管梗阻不能进食的晚期癌症患者补充营养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术后患者营养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6年6月本院行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治疗的18例伴食管梗阻晚期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手术耐受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前、术后1个月、2个月的营养指标变化,包括体质指数(BMI)、血红蛋白(Hb)、白蛋白、血糖、尿素、肌酐、血Na^+、血K^+、淋巴细胞;采用汉化版SF-36生活质量量表比较术前、术后患者生理机能、心理健康与社会功能的改变。结果所有患者在局麻下手术耐受性好,置管成功率100%;肠内营养后1个月、2个月BMI、Hb、血白蛋白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手术后并发症包括造瘘口处轻度疼痛7例、口周少量脓液3例、吸入性肺炎5例、造瘘管堵塞3例、黑便2例。术后1个月、2个月患者的生理机能、心理健康与社会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对因食管梗阻不能进食的晚期癌症患者补充营养创伤轻微、耐受性好、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后患者营养及生活质量改善明显,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肠内营养方法。
刘再加焦次来程志刚刘应军
关键词:胃造瘘术食管梗阻
介入治疗在急症大出血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程志刚刘应军吴伟刘永生彭芳罗福英
关键词:介入治疗大出血急症介入栓塞治疗介入放射学生命
箍环的研制和在激光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
范国良乔丽平丁玲芳刘应军高山英金海燕王艳梅秦柳珍时凤云
该课题研究成功获得肯定,将为包皮过长,包茎先天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简便快捷、实用的治疗方法。手术时间短,既提高了手术的效率,又减少了病人特别是青少年患者的痛苦和恐惧感。术后愈合时时短,形状美观自然,无任...
关键词:
关键词:包皮环切术激光
老年骨质疏松性单椎体压缩骨折MRI表现及鉴别诊断被引量:3
2009年
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常见的疾病,多发较常见,单发较少见,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病变,可以在原有压缩的基础上再次发生压缩骨折(重骨折),甚至是反复多次骨折,本文重点讨论脊柱单个椎体骨质疏松所致骨折。
广金凤刘应军倪国汉
关键词:椎体压缩性骨折
自制箍环在激光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5年
范国良乔丽萍丁玲芳刘应军
关键词:包茎激光手术
脑干梗死的MRI诊断与临床表现分型
本文对脑干梗死的MRI诊断与临床表现分型进行了研究。文章对50例脑干梗死病例的临床表现进行了对比分型,结果显示:桥脑为脑干梗死发病较高部位,其原因与桥脑解剖、血管分布及供血状况有关。研究表明,MRI是诊断脑干梗死极好的检...
广金凤倪国汉刘应军
关键词:脑干梗死诊断分型磁共振成像
文献传递
低场强MRI对膝部单骨挫伤的诊断价值
2007年
目的:探讨膝部骨挫伤低场强MRI诊断价值。方法:对30倒胯部X缦检查阴性,MRI检查诊断骨挫伤的患者。分别对损伤部位、范围.信号特点及MRI检查序列参数进行比较.结果:30倒X线检查阴性者,MRI诊断,骨挫伤表现却股骨下段18例,胫骨近端12例,可见胫骨上段关节面下向骨千方向走行的不规则斑片和/或条状T2WI低信弓改变,T2WI为相应形状高信号政变,边缘模糊不清,未见明显骨皮质的断裂,骨轮廓显示良好;周围韧带未见异常。结论:对X线检查阴性而局部疼痛明显者,MRI检查是唯一能显示骨挫伤的影像方法。
广金风倪国汉刘应军
MRI、DCE-MRI、DW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对比研究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常规成像(MRI)、动态增强成像(DCE-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该院就诊的乳腺病变患者121例,病灶143个,均行常规MRI、DCE-MRI、DWI扫描,扫描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病理诊断,恶性病变84个,良性病变59个;常规成像判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69.05%、62.71%、66.43%;DCE-MRI分别为82.14%、64.41%、76.67%。恶性病变ADC值为(1.061±0.122)×103s/mm2,明显低于良性病变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1.2×103s/mm2为标准,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6.43%、88.13%、93.01%。结论相比于MRI和DCE-MRI,DWI诊断乳腺癌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熊敏超刘金枝刘应军程志刚
关键词: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扩散加权成像乳腺癌
低场强MRI对骨挫伤的诊断价值
随着MRI在骨骼系统检查的临床广泛应用,已证明MRI对骨骼系统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MRI能够早期确诊隐性骨折及软组织损伤,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骨挫伤X线平片及CT检查难以诊断,常被漏诊或误诊,错过治疗机会,给患...
广金凤倪国汉刘应军
关键词:骨挫伤核磁共振成像
文献传递
MR椎管水成像在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低场强MR椎管水成像在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应用价值。MR椎管水成像技术是近年逐步成熟起来的,我们应用该技术对69例椎管内蛛网膜囊肿检查,获得良好效果。方法:一般资料本组共69例,男53例,女16
广金凤倪国汉刘应军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