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多药耐药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化疗疗效等的关系,提出临床合理化疗方式。方法:对82例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淋巴细胞,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170、LRP、GST-π三种多药耐药蛋白的表达,观察化疗疗效。结果:在82例非小细胞肺癌中,P170表达阳性者的化疗有效率为9.8%,P170表达阴性者的化疗有效率为30.05%;LRP表达阳性者的化疗有效率达15.6%,LBP表达阴性者的化疗有效率为42.1%,GST-π化疗有效率达13.6%,GST-π表达阴性者的化疗有效率达40.0%。化疗疗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药耐药蛋白表达阳性的患者,其化疗疗效差,不宜过度化疗。
- 郭鹏卢红陈玉林宿向东陈卉
- 关键词:P-糖蛋白肺耐药蛋白谷胱苷肽-S-转移酶
- CIK细胞联合介入疗法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评估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过继免疫疗法联合介入疗法治疗中晚期肝细胞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中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纯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即单介入(TACE)组31例,CIK细胞回输联合介入组(CIK+介入组)30例,进行治疗前后的疗效比较。结果:单介入组与CIK+介入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51.61%,73.3%;CIK联合介入组的甲胎蛋白AFP下降、肝功能改变、卡氏评分均优于单介入组。两组治疗前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IK细胞联合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细胞肝癌增强了抗癌效果,不良反应未加重,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郭鹏卢红宿向东陈卉金梅
-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介入治疗
- 乐山市医护人员癌痛认知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了解乐山市相关医护人员对癌痛的认知现状,以期对癌痛的规范化诊治做全面评估及科学指导。方法对本地区18家医院的肿瘤诊治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共318人,以问卷形式进行癌痛认知调查,调查问卷用SPSS软件行信度分析,Cronbach阿尔法数值大于0.7,表明问卷信度可靠,问卷涉及各项内容以百分数统计呈现。结果完全相信病人疼痛程度的占31.8%,担心病人使用阿片类药易成瘾的占30.7%,了解并应用疼痛分级数字化评分确定癌痛等级的占46.2%,有26%的医护人员秉持不痛就不给药的观点,使用杜冷丁止痛治疗的占16.4%,对于吗啡类药物副反应有18%的医护人员在症状严重时才处理或不处理,用药后很少或不评估的占23.5%,有31.2%的很少或不遵循三阶梯止痛原则,大剂量吗啡缓释片治疗疼痛的只占6.5%。结论乐山地区癌痛治疗尚存在医护自身判断疼痛程度、担心病人成瘾、阿片类药剂量不足及对副反应处理不及时等情况,需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医护工作者的癌痛相关知识的不断培训,提高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医护人员癌痛诊治专业素质及专业技能,进行癌痛的规范化治疗,切实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宿向东林志宇陈卉范华付榆刘娟谢晓燕
- 关键词:医护人员
- PET-CT对肿瘤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作用评价
- 2007年
- 目的:探讨PET-CT融合显像对肿瘤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对比研究23例恶性肿瘤伴淋巴结肿大患者的PET-CT、CT/MRI及病理资料。结果:PET-CT对肿瘤淋巴结诊断敏感性和准确度分别为93.7%和86.9%,CT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度分别为62.5%和69.6%。结论:PET-CT融合显像对肿瘤伴淋巴结肿大是否为癌转移有诊断价值,明显优于CT/MRI,可作为手术或放疗的重要依据,也是肿瘤临床分期的重要依据。
- 卢红宿向东陈卉郭鹏
-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肿瘤淋巴结转移
- 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卵巢癌的效果研究
- 2017年
- 目的 :分析用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卵巢癌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2012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乐山市人民医院接诊的160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80例)和B组(80例)。为A组患者应用多西他赛和卡铂进行治疗,为B组患者应用紫杉醇和卡铂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其无进展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包括肌肉关节酸痛、神经毒性反应、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水钠潴留、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受损等)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肌肉关节酸痛、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水钠潴留、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受损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卵巢癌的效果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 张宣陈卉吕兴星
- 关键词:紫杉醇多西他赛卡铂卵巢癌
- 地西他滨联合半程和全程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5
- 2016年
- 目的 分析地西他滨联合半程和全程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效果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乐山市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收治的MDS和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地西他滨联合半程CAG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地西他滨联合全程CAG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毒副作用、生存相关指标等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缓解率及总反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肺部感染、脑出血、严重骨髓抑制、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减少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位疗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中位总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西他滨联合全程CAG方案治疗MDS和AML可以更为有效地提升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同时不增加患者的毒副作用发生率。
- 范华付榆张宣刘娟余丹菲陈卉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CAG方案地西他滨
-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即释吗啡片滴定中重度癌痛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即释吗啡片用于中、重度癌痛患者止痛滴定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5月该科收治的112例中重度疼痛、未使用阿片类药物的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56例。A组采用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配合即释吗啡片剂量滴定,B组采用即释吗啡片剂量滴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用药1、12、24、48、72、96 h疼痛缓解率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1、12、24 h时,A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48、72、96 h时疼痛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控制情况良好,且治疗后Karnofsky(KPS)评分均得到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的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用于未使用阿片类药物的中、重度癌痛患者滴定具有有效、简便、快速的优点,但在维持期控制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与即释吗啡片疗效相似。
- 林志宇张宣徐燕梅陈卉马闻付榆宿向东
- 关键词:盐酸吗啡镇痛
- 中晚期鼻咽癌放疗与放化疗对照研究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探讨联合放化疗对中晚期鼻咽癌近远期疗效的影响,并与单独放疗比较。[方法]120例Ⅲ、Ⅳ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单纯放疗组(RT)及放化联合治疗组(RT+CT),两组均接受68Gy~72Gy照射量,放化组同时接受4个周期的化疗,方案为PF方案。眼结果演单放组5年生存率为30.6%,联合放化组为3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无病生存率单放组为21.1%,联合放化组为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癌灶消退联合放化组优于单放组,癌灶完全消退时放射剂量联合放化组低于单放组,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放化组远处转移率明显低于单放组(P<0.05)。眼结论演同期放化疗未能提高中晚期鼻咽癌5年生存率,但能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远处转移率及推迟转移时间。
- 郭鹏陈卉卢红罗小红
- 关键词:鼻咽肿瘤放射疗法药物疗法
- CIK细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
- 目的:评估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过继免疫疗法治疗中晚期肝细胞肝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32例中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纯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即单介入(TACE)组17例,CIK细胞回输联合...
- 郭鹏卢红宿向东陈卉金梅
-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免疫疗法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 文献传递
- 沙利度胺联合介入疗法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 2007年
- 评估沙利度胺联合介入疗法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
- 郭鹏陈卉卢红宿向东金梅
- 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沙利度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