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兰
- 作品数:34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共蚌埠市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委党校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 推进地方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问题研究
- 2015年
- 目前,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加强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积极开展人大协商、基层协商、人民团体协商,逐步探索社会组织协商是中央对协商民主发展的基本要求。健全决策协商的制度机制、探索多样化的协商形式、建立决策协商保障机制、细化决策责任追究及倒查机制、做好立法协商的制度准备、建立基层协商规范及程序乃是落实好中央精神的重要工作。
- 任兰
- 关键词:协商民主制度化
- 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互动中的碰撞与共赢
- 2011年
- 舆论监督与司法都以实现社会公正为价值目标,司法追求法律的公正,舆论监督追求道德的公正。由于在规范标准、实现过程上的差异,舆论与司法在对公正的理解上时常发生碰撞。要使舆论监督与司法要通过体制的完善走向共赢,需要界定传播媒介的地位、权利与义务;明确舆论监督权与公正审判权协调的制度空间;改革司法,减少司法公正对外部因素的依赖。
- 任兰
- 关键词:舆论监督司法传媒法律公正
- 新型邻里关系浅谈
- 2009年
- "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这是孟子对理想邻里关系的描述。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巨大浪潮冲击下,传统的邻里关系已被现代多元化的新型邻里关系所代替,邻里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随处可见。相处数载的老邻居视同陌路,近在咫尺的邻里关系变得日渐疏离。"邻里好,赛金宝。"自古以来。
- 任兰
- 关键词:邻里关系邻里交往社会工作专业邻里之间居住模式居住区域
- 新型政党制度视域下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机制创新
- 2022年
- 人民政协是实行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肩负着支持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参与国是的职责使命。相对于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政协的民主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各地政协在提案、大会发言、征集社情民意、搭建平台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但监督机制仍存在系统性、规范性、联动性不足的短板。优化党派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机制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建立与其他协商主体的联动协作机制,是增强民主党派监督实效、优化政协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彰显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独特优势的可行性方案。
- 任兰
- 关键词:人民政协民主监督
- 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活动及发展趋势分析——以安徽省为例被引量:3
- 2019年
- 自2015年《立法法》修改至今,设区的市的地方立法经过四年的探索,已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期。四年来,地方立法的爆发式增长为地方治理提供了大量的法规依据,提升了地方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 任兰
- 关键词:《立法法》爆发式增长
- 让法治成为人民的真诚信仰
- 2014年
-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任务能否顺利完成,依赖于人民发自内心的崇尚法律、尊重法律、捍卫法律。没有人民的尊重、接受和认可,法律就会犹如一纸空文,丧失稳定性与权威性,法治就会沦为人治。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讲:"法律能见成效,全靠民众的服从","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法治"。因此,全民法治观念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如果干部群众都能按照法律规则规范行为,用法治方式维护权益。
- 任兰
- 关键词:法治观念行政不作为邦国权力运行机制宪法法律法治国家
- 腐败犯罪境外追逃措施探析被引量:1
- 2010年
- 为应对目前更加严峻的反腐败斗争现实的挑战,本文拟对我国在境外追逃过程中探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进行分析,以期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境外追逃制度。一、引渡:境外追逃的制度选择引渡一直是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难题。
- 任兰
- 关键词:腐败犯罪国际刑事司法引渡条约刑事追诉国家法制
- 城中村房屋征迁问题研究——以安徽省蚌埠市沈圩村城中村房屋征迁为例被引量:5
- 2012年
- 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房屋征迁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以安徽省蚌埠市沈圩村城中村征迁改造项目为样本,分析其工作机制、政策特点,操作流程,发现其程序设计不合理、利益分配欠公平、纠纷解决途径不畅通等诸多问题。研究结果为政府推动城中村房屋征迁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 任兰
- 关键词:城中村城市建设
- 邓小平的法制教育思想论析
- 2004年
- 邓小平的法制教育思想明确了法制教育的具体措施和途径,即在全面提高全民法制教育的基础上,重点抓好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强化党员干部的法规观念,扫除法制建设上的思想障碍。
- 任兰
- 关键词:邓小平法制教育青少年党员干部
- 当代中国宪政问题探讨被引量:4
- 2005年
- 在中国,宪政问题是随着法治的产生而成为热点的。党的十六大和人大十届二次会议的召开,宪法的修改使得宪政的呼声更加强烈。据统计,从2003年9月到 2004年7月,不到一年的时间,在互联网上用google搜索有关"中国/修改宪法"的简体中文网页条目从89,600 项增加到184,000项,有关"中国/宪政"的简体中文网页条目从49,700项增加到62,200项。有关中国宪法修改和中国宪政问题,不仅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而且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宪政思潮。
- 任兰赵立
- 关键词:宪政问题简体中文依宪治国私法化宪政体制法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