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勇
- 作品数:19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肌肌钙蛋白Ⅰ在心肌梗死中的检测意义
- 2002年
-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时的检测意义。方法:比较102例冠心病患者的cTnI和心肌酶谱的测定结果。结果:AMI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cTnI 87.5%、CK-MB62.5%、CK56.3%、AST46.9%、LDH40.6%。结论:AMI患者胸痛后10h血清cTnI的敏感性最高,血清cTnI对AMI诊断的特异性明显高于心肌谱(CK、Cl-MB、AST和LDH),对诊断AMI有重大临床价值。
- 刘智勇涂屹袁兴红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 白细胞滤器在反复输血患者中预防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应用
- 目的探讨自细胞滤器运用于预防反复输血患者菲溶血性发热反应。方法选择需要反复输血且至少已有1次以上输血史受血者 14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使用白细胞滤器进行除白细胞输血、对照组82例进行普通的输血。研究期间最少受血3次...
- 刘智勇蔡兰余学明赵鹃
- 文献传递
- 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液中血小板的变化
- 2002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的变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02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及36例对照组中血小板变化进行研究比较。结果:血小板计数;UAP组与AMI组第1次结果明显低于对照,UAP第2、3次结果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均<0.01);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患者各组结果明显高于对照,AMI组明显高于UAP组,UAP组高于SAP组(P均<0.01);UAP与AMI组第1次与第2、3次有明显差异(P均<0.01)。结论:血小板数量和MPV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监测它们的变化对预测和防治冠心病的发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刘智勇杨雨嫣等
- 关键词: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血液血小板
- 不同期糖尿病肾病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变化被引量:18
- 2001年
- 刘智勇袁兴红杨永淑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一氧化氮内皮素DN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 白细胞滤器在多次输血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 研究在多次输血患者中用白细胞滤器预防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有效性。方法 将受血者随机分 为观察组67例,使用白细胞滤器进行除白细胞输血,对照组82例进行非滤器的输血。由输血科专人负责,临床各科 护士观察记录输血中或输血后发生的各种反应。结果 发生NHFTR观察组14例次,对照组251例次P<0.01。 观察和中NHFTR发生与输血次数有关系P<0.01;对照组中NHFTR发生率随输血次数增多而明显增高P<0. 01。结论 去除白细胞的血液在临床上的应用已成为现代输血趋势,它操作安全简便、无毒副作用,明显降低了 NHFTR等多种输血不良反应。
- 刘智勇蔡兰余学明赵鹃闵胜华杨先荣
- 关键词:输血输血反应去白细胞白细胞滤器
- 同种输血与术后感染
- 2004年
- 目的 为了解病人在围手术期输入同种异体血与术后感染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地调查了我院1998-2000年胃肠手术病人156例的病历,伤口感染是依据外科切口感染的标准进行回顾性诊断的。结果 术后感染在非输血患者组是8.5%,而接受同种输血的患者组术后感染是19.6%。比不输血患者大约高出2倍;病人术后急性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输血组明显高于未输血组(P<0.01);研究还显示接受手术的患者同种输血量与感染率呈正相关,并且多为细菌感染。结论 作者认为术前和术中同种输血是术后细茵感染的一个危险因素,输血引起的免疫抑制被认为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
- 刘智勇
- 关键词:同种输血术后感染急性感染
- 快速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检测葡萄糖结果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的差异性。方法应用快速血糖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17例患者的末梢血和静脉血分别进行血糖检测,测得的数据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的末梢血和静脉血血糖值分别为(8.3±4.2)mmol/L、(8.4±4.1)mmol/L和(9.0±4.1)mmol/L,快速血糖仪测得值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三者呈正相关(P〈0.01)。结论快速血糖仪操作简便,可用于已确诊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监测。
- 杨雨嫣刘智勇
-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快速血糖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 血清分离时间对血清葡萄糖测定结果的影响
- 2004年
- 目的:探讨血清分离时间对血清葡萄糖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对9例患者进行不同血液留置时间的的血糖测定比较。结果:室温时,1小时结果略有下降,变化不明显(P>0.05);其它时间结果有显著变化(P<0.01)。结论:提示血糖的测定必须在较短时间最好在1小时内完成,否则会使血糖结果假性降低,使临床产生错误判断。
- 涂屹刘智勇
- 关键词:血清葡萄糖血糖
- 144例输血相关差错分析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输血相关差错的来源和专业责任,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 对2000年1月到2001年12月间发生的输血相关差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在144例输血相关差错中,6起(4.17%)发生在血站,138起(95.83%)发生在医院内部;医生、护士和血库工作人员是差错是最主要的责任者(93.6%);结论 加强临床输血管理,通过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强制性制度,可以使输血相关差错降到最低,从根本上增强输血的安全性。
- 刘智勇袁兴红
- 关键词:临床输血输血安全血样采集
-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预防及处理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输血反应的发生及其预防处理;方法 通过对2001年9~12月1204例次输血进行分析;结果 发生非溶血输血反应186例次,输血反应发生率为15.45%,单位血液成分反应发生率6.79%,其中发热反应120例次,占64.52%,反应发生率9.97%;过敏反应66例次,占35.48%;反应发生率5.48%;结论 非溶学输血反应发热和过敏反应最常见,只要采取一定的技术和手段,多数发热和过敏反应可以预防。
- 刘智勇赖成毅
- 关键词:非溶血性输血反应预防措施发热反应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