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明 作品数:109 被引量:851 H指数:16 供职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经验总结 被引量:25 2000年 目的 总结困难气管插管的经验和教训 ,为临床麻醉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82 5例施择期整形外科手术患者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资料。造成困难插管的原因有 :头后仰活动受限 (116 9例 ) ,张口活动受限(889例 ) ,头后仰活动受限复合张口活动受限 (6 98例 )和小颌畸形 (6 9例 )。全部患者的喉头显露均为 级或 级以上。其中 439例采用神经安定镇痛 -口咽表面麻醉 ,6 2 9例采用静脉麻醉药镇静 -小剂量肌松药麻醉 ,175 7例采用全静脉或吸入麻醉。结果 142例采用盲探经鼻插管 ,2 377例采用直接喉镜经口盲探插管 ,186例采用纤维光导硬喉镜经口插管 ,72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完成插管。插管成功率为 99.7%。最常见的插管合并症为气道损伤 ,发生率为19.3%。麻醉方法和插管时间及合并症的发生率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通过改良麻醉方法和常用的气管插管技术 ,缩短了困难插管患者的插管时间 ,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 薛富善 安刚 胥琨琳 邓晓明 佟世义 李桂敏关键词:插管困难 麻醉 并发症 气管插管 小儿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与异氟醚吸入复合麻醉术后恢复情况的比较 2004年 目的:比较小儿异丙本分静脉复合麻醉和异氟醚吸入复合麻醉手术后的恢复情况。方法:40例5-12岁患儿,ASAⅠ级,随机分为异丙本分静脉复合麻醉组(P组)和异氟醚吸入复合麻醉组(I组),每组各20例,两组均先用咪哒唑仑0.05mg/kg静脉注射,3min后依次给予芬太尼1μg/kg、万可松0.1mg/kg、利多卡因0.05mg/kg和异丙酚2mg/kg静脉注射诱导,气管内插管,麻醉维持在两组小儿均予60%氧化亚氮吸入的基础上,P组用异丙酚7mg/(kg·h)、芬太尼1μg/(kg·h)持续泵注,I组用异氟醚1MAC吸入,出现血压和心率升高超过基础值20%,以及体动、呛咳等麻醉减浅症状时,给予芬太尼1μg/kg静脉注射,并根据循环情况分别调整异丙酚和芬太尼的泵注速度或异氟醚吸入浓度。术毕前40min停止泵注芬太尼,术毕时停止全部麻醉药。记录术中循环变化、术后苏醒时间、躁动、术后24h的VAS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毕的咽喉反射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相似;睁眼时间、对语言反应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以I组比P组明显延长(P<0.05);与P组相比,I组恢复期躁动发生率较高(P<0.05);术后2h内的疼痛程度较重(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兴异氟醚吸入复合麻醉相比,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用于小儿的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缩短,恢复过程平稳,术后早期疼痛较轻。 魏灵欣 邓晓明 罗茂平 杨冬 张雁鸣 佟世羲 廖旭 胥锟琳关键词:异氟醚吸入 异丙酚 静脉复合麻醉 小儿 躁动 气管拔管后上呼吸道梗阻致急性肺水肿一例报告 2005年 各种形式的上呼吸道梗阻均可导致负压性肺水肿,据报道在出现严重上呼吸道梗阻的病人中.负压性肺水肿的发生率可高达11%,以头颈部手术最为常见。若诊断和治疗延误,可产生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威胁病人的生命.本文结合临床病例对上呼吸道梗阻导致负压性肺水肿的病因、病理生理学改变及症状、治疗进行讨论. 刘慧丽 邓晓明 魏灵欣 刘建华 张雁鸣 胥琨琳关键词:上呼吸道梗阻 急性肺水肿 气管拔管后 负压性肺水肿 病理生理学改变 头颈部手术 Tosight视频喉镜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14年 Tosight视频喉镜是一种便捷可靠的新型国产喉镜,有智能高效的电子去雾系统、可分离的显示屏、图像清晰。叶片前段为大角度的A、B型镜片专用于困难气管插管,能显著改善声门暴露效果,有效避免困难插管时喉镜对气道软组织的损伤。其中A型喉镜片通过插管引导器引导插管,B型喉镜片用管芯引导插管,本研究主要报道本院用B型镜片前端与手柄间夹角61°,无引导槽完成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 王烨 夏伟鹏 邓晓明 郅娟 温超 王玉慧 金锦花 张雁鸣 佟世义 唐耿志关键词:困难气道 视频喉镜 右美托咪定与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N2O麻醉诱导时患儿气管插管条件的比较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氧化亚氮(N2O)麻醉诱导时患儿的气管插管条件。方法择期整形外科手术患儿122例,年龄4~10岁,ASA分级I级,采用计算机随机抽样表格分为2组(n=61):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吸入8%七氟醚-60%N2O,新鲜气流量设定为6L/min,睫毛反射消失后D组和R组分别经50~60S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μg/kg和瑞芬太尼1μg/kg,1min后行气管插管术。进行气管插管条件分级,记录气管插管条件满意和气管插管成功情况;记录气管插管前后心血管不良反应、低氧血症、喉痉挛和术后咽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D组比较,R组气管插管成功率、气管插管满意率、气管插管条件分级和术后咽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后高血压和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升高(P〈0.05)。2组均未见低氧血症、喉痉挛、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结论吸入8%七氟醚-60%N2O麻醉诱导时,复合右美托咪定1μg/kg改善患儿气管插管条件的临床效果优于复合瑞芬太尼1μg/kg。 魏灵欣 邓晓明 夏伟鹏 徐瑾 王磊 郅娟 温超 王烨 刘具会关键词:哌啶类 插管法 气管内 Trachlight光索引导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2008年 刘具会 邓晓明 隋静湖 佟世义 罗茂萍 唐耿志 廖旭 胥锟琳关键词:困难气管插管 光索 插管成功率 气道损伤 导管置入 通气方式和麻醉环路对小儿预吸氧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995年 89例施择期整形手术的小儿随机分成六组。Ⅰ组和Ⅱ组各16例,于麻醉诱导前分别用麻醉机循环半紧闭环路自主吸氧2分钟和3分钟;Ⅲ组15例,Ⅳ组20例,于麻醉诱导后分别用麻醉机循环半紧闭环路加压预吸氧2分钟和3分钟;Ⅴ组和Ⅳ组各11例,于麻醉诱导前用MaplesonD环路分别自主吸氧2分钟和3分钟。结果发现,用循环半紧闭环路自主吸氧时,需3分钟才能达最大预吸氧效果,而用循环半紧闭环路加压给氧和用MaPlesonD环路自主吸氧时,2分钟即可达最大预吸氧效果。 薛富善 罗来葵 廖旭 唐耿志 邓晓明关键词:麻醉 通气方式 预吸氧 儿童 不同弯曲度导管芯用于Tosight~视频喉镜气管插管的比较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比较 Tosight视频喉镜气管插管时使用不同弯曲度导管芯的插管效果。方法120例18-55岁 ASA Ⅰ或Ⅱ级患者,无困难气道表征及病史,按导管芯的弯曲角度(弯折点在套囊上方的1 cm 内)随机均分为三组:A 组(弯曲为40°)、B 组(弯曲为60°)和 C 组(弯曲为80°)。快速诱导后采用 Tosight视频喉镜经口气管插管,观察记录三组 Tosight视频喉镜喉部显露分级、声门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和插管次数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插管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气管插管操作,A、B 和 C 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37例(92.5%)、39例(97.5%)和40例(100.0%),A、B 组分别有3例和1例在改变导管芯角度第2次完成气管插管。三组的声门暴露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 组插管总时间明显短于 A 组和 B 组(P 〈0.05);三组插管期间无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Tosight视频喉镜用于成人气管插管时,三种导管芯的弯曲角度均能完成气管插管,其中80°的一次成功率最高,插管时间最短。 王烨 温超 邓晓明 金锦花 王玉慧 徐文莉 刘具会关键词:气管插管 管芯 Cookgas气管插管型喉罩在其他插管方法失败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09年 邓晓明 杨冬 隋静湖 罗茂萍 魏灵欣 刘具会 胥琨琳关键词:困难气管插管患者 插管型喉罩 插管方法 纤维光导支气管镜 引导插管 盲探 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麻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14年 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是美托咪定的右旋异构体,为咪唑类衍生物,激动人体中枢与周围神经系统及其他器官组织的肾上腺素能受体,具有较强的镇静、镇痛和抗焦虑作用,且不抑制呼吸。由于DEX的独特药理特点,临床应用逐渐广泛,如全身麻醉可以降低最低肺泡有效浓度值,减少镇痛药物用量,降低不良反应,促进平稳拔管等。经静脉途径给药是DEX目前的常用方式,主应用于手术麻醉和监护室镇静,需专业医生的持续管理。与静脉用药相比,非静脉途径用药起效缓慢平稳,安全性较高, 夏伟鹏 邓晓明关键词: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