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添

作品数:12 被引量:8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脓毒
  • 3篇脓毒症
  • 3篇阻塞性
  • 2篇单胞菌
  • 2篇多导睡眠监测
  • 2篇血流感染
  • 2篇医院获得性
  • 2篇睡眠
  • 2篇睡眠监测
  • 2篇铜绿
  • 2篇铜绿假单胞
  • 2篇铜绿假单胞菌
  • 2篇综合征
  • 2篇呼吸暂停综合...
  • 2篇获得性
  • 2篇假单胞菌
  • 2篇肺癌
  • 2篇肺炎
  • 1篇低通气
  • 1篇低通气指数

机构

  • 1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作者

  • 12篇邱添
  • 11篇梁志欣
  • 9篇赵志刚
  • 7篇陈良安
  • 1篇王凯飞
  • 1篇杨震
  • 1篇李玉柱
  • 1篇管希周
  • 1篇田庆

传媒

  • 3篇解放军医学院...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英国医学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6篇2016
  • 5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尽管真正的临床获益尚不能确定,老年肺炎患者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后90天病死率下降
2015年
背景当前,美国制定的正规医疗单位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指南推荐应用一种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一种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或联合一种呼吸氟喹诺酮类药物来进行疗程5~7天的治疗。
邱添梁志欣
关键词:老年肺炎患者阿奇霉素
基于多因素脓毒症早期预警诊断模型的构建及验证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通过比较脓毒症患者和普通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构建脓毒症的多因素联合早期预警诊断模型。方法将2010年6月-2015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215例感染患者根据疾病转归分为脓毒症组(86例),非脓毒症感染组(对照组,129例)。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并构建脓毒症早期预警诊断模型。绘制预警诊断模型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并通过临床病例验证,评价早期预警诊断模型的预警诊断效果。结果两组病例经多因素分析后筛选出的脓毒症危险因素有皮肤瘀点(OR=0.023,P=0.013)、血小板(OR=0.900,P<0.001)、降钙素原(OR=0.717,P=0.024)、肌酐(OR=1.076,P=0.001)和国际标准化比值(OR=9.842,P=0.009)。将危险因素组合后构建的早期预警诊断模型诊断脓毒症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7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8%、74.8%。30例感染患者初步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灵敏度72.7%,特异度89.5%,阳性预测值80.0%,阴性预测值85.0%,诊断符合率83.3%。结论皮肤瘀点、血小板计数、降钙素原、肌酐和国际标准化比值是感染患者发生脓毒症的危险因素,由这些危险因素构建的模型对脓毒症早期预警诊断有较好的效果,有助于临床早期快速鉴别感染和脓毒症患者。
莫振飞邱添梁志欣崔节伟陈良安
关键词:脓毒症
136例医院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医院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升高的趋势,本文通过分析该菌血流感染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感染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院内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的科室分布、基础疾病分布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培养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实验,使用WHONET 5.6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并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近几年该菌耐药率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1月—2014年12月共从血标本中分离出符合标准的铜绿假单胞菌136株,其中34株(25.00%)分布于重症监护室、23株(16.91%)分布于血液科、14株(10.29%)分布于消化内科、13株(9.56%)分布于呼吸内科,其他涉及科室还包括儿科、肝胆外科等;感染患者中,41例(30.15%)患恶性实体肿瘤,28例(20.59%)患白血病;136株血流感染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22株多重耐药菌(占16.18%);血流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素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表现出高的耐药率,分别为33.09%、26.47%;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13.24%、16.18%、18.38%。近几年来,血流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常见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头孢哌酮、氨曲南、亚胺培南、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有升高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在该院分布广泛,菌株对常用抗菌素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耐药,临床应加强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赵志刚邱添王凯飞梁志欣陈良安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耐药性
脓毒症预警诊断模型建立和初步应用研究
目的: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急性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是危重症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由于脓毒症早期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也缺乏可靠的早期诊断标准,患者病情往往迅速恶化,导致死亡率较高。本研究通过分析脓毒症患者危险因素,确定相...
邱添
关键词:脓毒症预警模型
文献传递
数字化信息监测与控制系统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5年
目的评价数字化全病区医学信息监测与控制系统(digital area medicine information cybernetic system,DAMICS)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5年4月在我院呼吸内科就诊的76例打鼾患者,男64例,女12例,年龄18~81(46.58±14.32)岁。对每名患者同时进行1次7 h的DAMICS监测和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以PSG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为诊断OSAHS的金标准,对PSG和DAMICS监测所得出的AHI做比较,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以PSG所测AHI分组,DAMICS-AHI和PSG-AHI在轻度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DAMICS所测AHI分组,两者在鼾症组和轻度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MICS-AHI和PSG-AHI呈正相关(r=0.967,P=0.000),以PSG-AHI≥5作为诊断金标准绘制ROC曲线,得出DAMICS-AHI≥7.6时,约登指数最大,灵敏度93.8%,特异度100%。以PSG-AHI≥15绘制ROC曲线,得出中重度患者DAMICS-AHI最佳诊断点为14.15,灵敏度93.9%,特异度96.3%。结论 DAMICS对OSAHS的诊断准确性高,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邱添赵志刚李玉柱管希周陈良安梁志欣
关键词: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导睡眠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远程监护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与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远程监护作为远程医疗的一种方式已在国内部分试行。它多应用于心血管、产科及慢性呼吸系统等疾病中。本文主要介绍对于COPD,远程监护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研究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并预测了我国远程监护的发展趋势。
邱添赵志刚陈良安梁志欣
关键词:远程监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医院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为临床救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和死亡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6例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男性96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为(52.9±23.36)岁。130例(95.59%)发热,86例(63.24%)伴寒战;100例(73.52%)白细胞升高或减少,121例(88.97%)C反应蛋白升高。32例死亡,病死率23.53%,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APACHEⅡ评分、肺部感染、入住ICU、有创机械通气、多重耐药、血红蛋白<90g/L和白蛋白<35 g/L与死亡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有创机械通气为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发热、寒战、白细胞升高或减少、C反应蛋白升高等为医院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的主要临床特征;高APACHEⅡ评分、有创机械通气为其死亡独立危险因素。
赵志刚邱添梁志欣陈良安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死亡危险因素医院感染
22例肺炎型肺癌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肺炎型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肺炎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中咳嗽13例、咳痰10例、胸闷6例、发热3例。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10.0×109/L者7例,白细胞≤10.0×109/L且中性粒细胞>70%者3例,白细胞≤10.0×109/L且中性粒细胞≤70%者12例;C反应蛋白升高者9例;肿瘤标记物异常者18例。影像学检查发现,22例患者均表现为实变样、斑片样、磨玻样阴影,9例病灶中出现支气管充气征。组织病理显示,肺腺癌21例、腺鳞癌1例。化疗12例、分子靶向治疗8例、化疗后试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2例。8例患者死亡。结论肺炎型肺癌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感染指标不高或仅轻中度升高,肿瘤标记物多升高,影像学多表现为片影或斑片影,最终诊断需依据组织穿刺的病理结果,发现时多为晚期,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大多预后较差。
赵志刚邱添梁志欣
关键词:肺肿瘤肺炎型肺癌支气管充气征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联合检测对脓毒症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7
2016年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联合检测对脓毒症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62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后28 d转归分为生存组(83例)和死亡组(79例)。比较两组间PCT、CRP、IL-6、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和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mortality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sepsis,MEDS)差异,并比较PCT、CRP和IL-6评估预后的能力。结果 162例年龄19~83(57.06±15.37)岁,男102例(63.0%),女60例(37.0%)。死亡组并发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疾病和消化道疾病例数高于生存组(P〈0.05)。死亡组的PCT、CRP、IL-6、SOFA、APACHEⅡ和MEDS评分数值高于生存组(P〈0.05)。将PCT、CRP和IL-6联合检测时用于判断脓毒症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为0.955,大于PCT(AUC=0.941)、CRP(AUC=0.780)和IL-6(AUC=0.884)单独检测时的面积。联合检测的敏感度(86.5%)、特异度(96.4%)、阳性预测值(95.6%)和阴性预测值(85.1%)均大于单独检测PCT(敏感度77.2%,特异度95.2%,阳性预测值93.8%,阴性预测值81.4%)、CRP(敏感度72.2%,特异度83.1%,阳性预测值80.2%,阴性预测值75.8%)和IL-6(敏感度86.1%,特异度72.3%,阳性预测值74.7%,阴性预测值84.5%)。结论 PCT、CRP和IL-6联合检测较单独检测能更有效地评估脓毒症预后。
邱添赵志刚杨震梁志欣陈良安
关键词:脓毒症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
多导睡眠监测在OSAHS轻中重度患者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多导睡眠监测(PSG)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各分型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呼吸内科进行PSG监测后诊断为OSAHS的患者175例,分别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呼吸事件和血氧饱和度相关参数,分析轻中重3种分型OSAHS患者的差异。结果 175例中男137例,女28例,3种分型在身高、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呼吸事件和血氧饱和度相关参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患者体质量指数、呼吸事件和血氧饱和度与疾病严重程度高度相关,在临床上应充分重视。
邱添赵志刚梁志欣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导睡眠监测血氧饱和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