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东铭

作品数:11 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卒中
  • 2篇依达拉奉
  • 2篇依达拉奉治疗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 2篇疗效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脑卒中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梗死
  • 1篇单纤维肌电图
  • 1篇低钾
  • 1篇低钾性
  • 1篇低钾性周期性
  • 1篇低钾性周期性...
  • 1篇电图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机构

  • 10篇东莞市石龙人...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1篇朱东铭
  • 10篇罗成宏
  • 7篇崔玉真
  • 5篇冯泉
  • 3篇付伦姣
  • 2篇谢克亮
  • 2篇罗少红
  • 1篇陆伟恒
  • 1篇肖波
  • 1篇苏斌儒
  • 1篇李满棠
  • 1篇杨媚
  • 1篇赵敏
  • 1篇陈月富

传媒

  • 3篇海南医学
  • 2篇广东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层医院神经病学临床实习教学方法浅谈被引量:2
2009年
医学生毕业实习已成为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更是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个过程。为了提高基层医院临床实习教学管理水平,保障临床实习效果,结合目前医院的实际情况,在神经病学临床实习教学实践中,探索和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保证了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
朱东铭罗成宏
关键词:神经病学教学方法
急性脑梗死规范化治疗的临床评估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实施急性脑梗死规范化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费用的效果,为急性脑梗死规范化治疗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历史对照研究,对2004年7月~2005年7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规范化治疗组成规范化治疗组,2003年6月~2004年6月同条件的已实施常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分别登记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PittsburghComaScale,GCS)、日常生活行为能力Barthel指数,院内并发症发生率、院内病死率、平均住院费用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差别。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规范组治疗后可显著降低患者NIHSS,提高Barthel指数,降低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肺部感染,院内病死率亦有显著降低(8.2%vs15.2%),住院期间平均费用规范组较常规组节省2000元左右,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规范化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降低住院费用,值得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
罗成宏谢庆深谢克亮朱东铭朱珍棠冯泉罗少红高金环崔玉真李满棠赵敏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卒中单元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2006年
目的观察和验证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161例确诊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14天,余治疗同对照组。治疗前后定期(入院当日、第7天、第14天、第21天)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患者神经机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定,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2周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日常生活指数行为能力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朱东铭罗成宏崔玉真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自由基清除剂
单纤维肌电图在糖尿病亚临床周围神经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单纤维肌电图(SFEMG)在糖尿病亚临床周围神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5例,采用KEY POINT 4CH型肌电图仪,测定指总伸肌的颤抖(Jitter)和纤维密度(FD),同时进行常规神经传导检测(NCS)并测量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Jitter和FD具有相关性,且均与HbA1C、病程呈正相关。Jitter异常率66.2%,FD异常率61.5%,NCS异常率47.7%。结论Jitter所反映的神经肌肉接头异常及FD反映的失神经-神经再支配与代谢状况相关联,SFEMG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手段,可发现亚临床神经病。
罗成宏朱东铭朱珍棠崔玉真高金环陈庆深罗少红
关键词:单纤维肌电图颤抖纤维密度
GABRA3基因rs12688628位点G/T多态性与甲亢性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GABRA3基因rs12688628位点G/T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男性人群甲亢性低钾性周期性麻痹(Thyrotoxic 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THPP)遗传易感的相关性。方法以来自中国南方汉族人群的35例THPP患者,35例Graves’病不伴低钾瘫痪(Graves’Disease without 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GD)患者、25例非甲亢性低钾周期性麻痹(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HPP)患者及35例健康志愿者(healthy indiciduals,NC)为研究对象,均为男性,抽取外周静脉血提取DNA,巢式PCR扩增GABRA3基因,通过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和琼脂糖电泳显示GABRA3基因多态性。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TSH、FT4、FT3测定,THPP患者和HPP患者麻痹发作时测定血K+。结果 GABRA3基因3号内含子rs12688628位点G等位基因型THPP组高于其他3组(THPP 36%vsHPP组34%vs GD组3%vs正常对照组14%),与GD和正常组均有显著差异,但与HPP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中国南方汉族人群GABRA3基因rs12688628位点G/T多态性与THPP发病相关,该基因可能是THPP的易感基因。
罗成宏崔玉真朱东铭朱永瑶付伦姣杨媚苏斌儒陈月富陆伟恒许鹏杰肖波
关键词:巢式PCR
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20
2006年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依达拉奉组(34例)接受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14天;对照组(34例)予安慰剂生理盐水静滴,疗程同依达拉奉组。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5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结果治疗14天后依达拉奉组有效率为8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7%(P<0.05);依达拉奉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7±1.8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3±2.04)分(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
朱东铭罗成宏崔玉真
关键词:依达拉奉脑出血临床疗效
住院病人中抑郁症的漏诊情况分析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分析住院病人中抑郁症的漏诊原因。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所有住院病人查抑郁症自评量表并进行确诊。结果 342例病人中伴发抑郁症23例,其中只有2例获得诊断,21例漏诊,漏诊率91.3%。结论 住院病人中伴发抑郁症的漏诊相当普遍,原因是医生识别抑郁症的能力不足,只重视患者躯体疾病的诊治。今后加强医生专业知识的培训是主要的对策。
谢克亮朱东铭
关键词:住院病人抑郁症漏诊自评量表医生
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68例病因及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探讨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及高危因素。方法对68例住院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分析其血压、血脂、血糖、血黏度、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卒中的关系。结果有明确病因者60例,病因不清者8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45例,心源性脑栓塞12例,其他原因包括脑血管炎、烟雾病、偏头痛等共3例;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病(80.9%),高血脂(73.5%),高同型半胱氨酸(44.1%),吸烟(32.4%),家族史(29.4%),饮酒史(26.5%),栓塞性血管病(17.6%),糖尿病(14.7%)。结论动脉粥样硬化仍然是中青年人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饮酒、糖尿病、高HCY等危险因素是促发中青年人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
陈庆深付伦姣罗成宏朱东铭冯泉
关键词:青年脑卒中病因高危因素
脑血管病患者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对脑血管病伴发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方法通过选取近一年住院病人中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脑血管病伴发精神障碍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面的独特性。结果153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伴发症状不同的精神障碍56例,发病率占脑血管疾病的36.6%。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数在积极治疗基础病同时针对精神障碍进行治疗,精神症状在14~28天消失。结论脑血管疾病伴发精神障碍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细心鉴别及积极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陈庆深崔玉真罗成宏冯泉朱东铭
关键词:脑血管病
神经梅毒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的特点,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9例符合神经梅毒诊断标准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神经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9例患者中7例男性,2例女性,患梅毒性血管炎6例、梅毒性脑膜炎2例、脊髓梅毒1例;血清和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apidplasmareagin,RPR)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reponemapalliadumhemagglutinationassay,TPHA)均呈阳性;头颅CT显示大脑皮质梗死4例、基底节区梗死2例;TCD、颈动脉超声提示多发性血管炎;脑脊液检查2例呈炎性改变。结论:神经梅毒分型不同、发病形式多样,早期误诊率较高,冶游史及血清、脑脊液梅毒抗体阳性可协助确诊,大剂量青霉素治疗有效。
罗成宏朱东铭陈庆深冯泉
关键词:神经梅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