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静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电力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沙坦
  • 2篇氯沙坦
  • 2篇患病
  • 2篇骨密度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异常
  • 1篇心力衰竭
  • 1篇血压
  • 1篇血症
  • 1篇乙酰半胱氨酸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哮喘
  • 1篇肾病
  • 1篇衰竭
  • 1篇酸血症
  • 1篇糖代谢
  • 1篇糖代谢异常
  • 1篇糖尿

机构

  • 7篇四川电力医院

作者

  • 7篇廖静
  • 7篇林建华
  • 4篇周晓梅
  • 3篇朱可
  • 3篇马林
  • 3篇谭斌
  • 2篇张丽华

传媒

  • 4篇四川医学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某单位职工糖代谢异常患病情况分析
2011年
目的了解成都市某单位职工糖代谢异常患病情况,为制定适宜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用2011年4至2011年5月在我院健康体检的成都市某单位职工人群,分别进行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血压,糖耐量实验及生化指标等并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糖代谢异常的诊断依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段标准。结果①糖代谢异常总检出率为41.7%,其中DM的检出率11.5%,糖调节受损总的检出率为28.2%,各亚组的检出率分别为:I-IFG7.2%,I-IGT13.5%,IFG/IGT7.5%。②糖代谢异常组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三酰甘油,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尿微量白蛋白,尿素氮,血肌酐测值均较NGT组高,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成都市某单位职工糖代谢异常率高。
周晓梅谭斌马林廖静林建华朱可
关键词:糖代谢异常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难治性支气管哮喘40例
2007年
目的探讨难治性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新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0例难治性支气管哮喘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乙酰半胱氨酸辅助治疗的疗效。结果本组40例全部临床治愈。结论加用N-乙酰半胱氨酸辅助治疗难治性支气管哮喘,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林建华廖静
关键词:难治性支气管哮喘N-乙酰半胱氨酸
氯沙坦和福辛普利降压、降尿酸作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比较氯沙坦和福辛普利的降压疗效及两者对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影响。方法将88例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氯沙坦50mg/d和福辛普利10mg/d治疗,疗程6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压和血尿酸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氯沙坦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尿酸水平明显降低(P<0.05),福辛普利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和福辛普利降压疗效相似,氯沙坦除降压外,还可降低血尿酸水平,对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应首选氯沙坦。
廖静林建华
关键词:高血压高尿酸血症氯沙坦福辛普利
贝那普利用于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68例入选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予以糖尿病教育、合理饮食、常规降血糖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贝那普利。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显著下降,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运用贝那普利可显著降低UAE、HbA1c,有利于延缓和阻止疾病的自然进程。
廖静林建华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贝那普利疗效
氯沙坦钾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5例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钾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方法把35例CHF患者在用药前按NYHA(纽约心脏病协会)标准心功能分级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沙坦钾25—50mg/d,平均观察4个月。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压、SV(每搏输出量)、CO(心排出量)、LVEF(室射血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钾用于CHF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一线用药。
林建华周晓梅廖静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成都地区普通人群骨密度检测与骨质疏松流行病学分析
文章通过分析成都地区普通人群骨密度的流行情况,得到不同年龄和性别骨质疏松的患病率情况,为本地区骨质疏松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及参考。
廖静马林周晓梅林建华朱可谭斌张丽华
关键词:骨密度检测骨质疏松流行病学患病率
健康管理干预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干预的作用。方法 421例年龄>20岁的体检者为观察对象,为期1年的健康管理,干预内容包括:健康知识讲座,健康问题咨询,健康资料发放;生活方式调整,包括平衡饮食,日晒,有氧运动,每天补钙。进行1年自身对比研究,干预前后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对观察者的骨密度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前后腰椎骨量变化有显著性提高,干预前骨量(0.861±0.123)g/cm2,干预后骨量(0.880±0.130)g/cm2,P值<0.05。结论以教育和生活方式调整为主的健康管理干预1年,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骨密度得到了有效改善。
廖静马林周晓梅林建华朱可谭斌张丽华
关键词:骨质疏松健康管理骨密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