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心病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冠心病
  • 2篇反应蛋白
  • 1篇单胞菌
  • 1篇蛋白水平
  • 1篇蛋白原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呼吸
  • 1篇悬浮法
  • 1篇血浆
  • 1篇血浆纤维
  • 1篇血浆纤维蛋白
  • 1篇血浆纤维蛋白...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感染性
  • 1篇血脂
  • 1篇药物治疗

机构

  • 9篇石嘴山市第二...

作者

  • 9篇张彩霞
  • 2篇卫娟
  • 2篇方萍
  • 1篇陈小凤
  • 1篇王桂芬
  • 1篇李晓茹
  • 1篇刘勇
  • 1篇李莺

传媒

  • 4篇宁夏医学杂志
  • 2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3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冠心病的关系与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正常组,共4组,每组各25例;再将75例冠心病患者依据病变血管数目分为一只组26例、二只组23例、三只组26例;100例均行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化验检查,对各结果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各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对了解冠心病的分型、危险程度及疗效均具有极大价值。
卫娟张彩霞王桂芬
关键词:冠心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
回族冠心病患者血脂及C-反应蛋白水平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检测100例回族冠心病患者血脂及C-反应蛋白,探究其相关性。方法:奥林帕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100例回族冠心病患者血脂、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TG、TC、LDL-C、apo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HDL-C、apoA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CRP与TG、TC、LDL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回族冠心病患者往往CRP也增高。结论:血脂、C-反应蛋白均为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两者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意义更大。
李晓茹张彩霞方萍
关键词:冠心病血脂C-反应蛋白
Cys-C、HbA1C、hs-CRP联合U-mALB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U-mALB)、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肾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4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早期肾损伤分为2组,合并早期肾损伤为观察组60例,未合并早期肾损伤为对照组34例。采集2组患者空腹静脉血或尿液,测定HbA1C、Cys-C、U-mALB、hs-CRP水平,分析2组4项指标水平差异以及4项指标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T2DM早期肾损伤阳性率。结果观察组Cys-C、U-mALB、hs-CRP水平分别为(2.38±0.82)mg/L、(113.39±20.59)mg/24 h、(4.32±0.48)mg/L,高于对照组的(1.28±0.54)mg/L、(12.68±1.94)mg/24 h、(3.11±0.6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C、Cys-C、U-mALB、hs-CRP联合检测T2DM早期肾损伤阳性率为96.67%,高于4项指标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C、Cys-C、U-mALB、hs-CRP联合检测可提高T2DM早期肾损伤检出率,指导临床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张彩霞席灵娟杜宗孝
关键词:早期肾损伤胱抑素尿微量白蛋白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的检测对新生儿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细菌耐药是当今抗菌治疗的一个重要问题。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是所有的炎症指标,而PCT明显优于这些指标,PCT提供了是一种客观而且易检测的实验室指标,有独特的诊断优势。
张彩霞李莺陈小凤
关键词: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呼吸系统感染白细胞新生儿
300份临床微生物标本的病原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中影响检验准确率的因素,并对病原耐药性进行分析,为感染性疾病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将300份微生物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进行细菌培养以及耐药性试验,对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及汇总。结果300份微生物标本的准确率为86.00%(258/300),其中尿常规标本的准确率最高;300份标本分离出34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80份(52.79%)、革兰阴性菌143份(41.94%)、真菌18份(5.28%);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与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的耐药性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喹诺酮类药的耐药性高。结论临床微生物检验中,需规范标本采集、处理并进行细菌培养及病原菌耐药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参考。
席灵娟张彩霞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病原菌耐药性
168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分析
2013年
目的:了解临床各种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正常选用抗菌药物和有效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微生物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高度耐药性,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已高达96.8%、头孢呋辛钠96%、头胞曲松95%、头孢噻肟72%。结论:必须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物。
方萍张彩霞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
瑞氏染色法与悬浮法检测白带常规项目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比较采用瑞氏染色法与悬浮法在白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阴道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对阴道分泌物分别进行瑞氏染色法与悬浮法检测,比较2种检查方式对滴虫、真菌及线索细胞的检出情况,同时评价检查方式对阴道清洁度的检查效果。结果瑞氏染色法对滴虫、真菌及线索细胞的总检出率为92.50%,悬浮法总检出率为70.00%,瑞氏染色法明显高于悬浮法(P<0.05);瑞氏染色法检出Ⅲ度阴道清洁度为55.56%,Ⅳ度为9.4%,悬浮法检出Ⅲ度为51.09%、Ⅳ度为2.17%,瑞氏染色法检出率明显高于悬浮法(P<0.05)。结论在白带项目检测中,使用瑞氏染色法可有效检出滴虫、真菌及线索细胞等病菌,并且还可准确判断阴道的清洁度。
张彩霞王玲华杜宗孝
关键词:白带瑞氏染色法悬浮法
石嘴山某医院住院患者输血前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石嘴山某医院近年住院患者输血前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为临床防控输血感染性疾病提供可借鉴的依据。方法收集住院治疗时需输血的6 932例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肝病毒抗体(抗-HCV)、梅毒特异性抗体(抗-TP)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结果 6 932例检测标本中,共发现感染性指标阳性594例,阳性率为8. 57%,其中HBsAg(+) 442例、抗-HCV(+) 52例、抗-TP(+) 93例、抗-HIV(+) 7例,阳性率分别为6. 38%、0. 75%、1. 34%、0. 10%,HBsAg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3项检测指标(P <0. 05)。40~60岁年龄组感染性指标阳性率为10. 46%,显著高于其他各年龄组(P <0. 05)。HBsAg、抗-HCV阳性率在外科和内科最高,HBsAg阳性率分别达7. 88%和7. 91%,抗-HCV阳性率分别达0. 88%和0. 84%;抗-TP及抗-HIV阳性率在产科最高,分别达2. 68%和0. 71%。在594例感染性指标阳性患者中,14例患者合并有多项指标感染,占2. 36%。结论住院患者中输血前均有一定的感染率,输血前检测患者血清感染性指标,对于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做好医院感染控制,降低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张彩霞王玲华杜宗孝
关键词:输血医院感染控制
甲状腺疾病的探讨
2013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的原因、分类及治疗,为预防及控制治疗甲状腺疾病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甲状腺激素五项,分别对患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进行定期检查、随访。结果:预防及控制甲状腺疾病刻不容缓,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性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已得到认可。
张彩霞卫娟刘勇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甲状腺激素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核素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