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莉

作品数:1 被引量:34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多糖
  • 1篇药用
  • 1篇药用菌
  • 1篇粘数
  • 1篇散射
  • 1篇色谱
  • 1篇特性粘数
  • 1篇气相
  • 1篇气相色谱
  • 1篇相色谱
  • 1篇光散射
  • 1篇分子
  • 1篇分子量

机构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江汉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1篇张玫
  • 1篇林雨露
  • 1篇金勇
  • 1篇张志强
  • 1篇陈立国
  • 1篇张俐娜
  • 1篇陈莉
  • 1篇韩宏伟

传媒

  • 1篇高分子学报

年份

  • 1篇200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人工培养菌种茯苓菌丝体多糖的分离、组成和分子量被引量:34
2003年
由人工培育的茯苓菌种 (5·78号 )在含麸皮的培养液中于 2 5℃培养 1 8天得到茯苓菌丝体 .分别用9g LNaCl水溶液、热水、0 .5mol LNaOH和 88%甲酸从菌丝体中提取 7种多糖依次为 :ab PCM1、ab PCM2 I、ab PCM2 II、ab PCM3 I、ab PCM3 II、ab PCM4 I、ab PCM4 II,并从培养液中提取一种多糖ab PCM0 .红外光谱 (IR)、气相色谱 (GC)和1 3C NMR分析结果表明ab PCM0至ab PCM3 I多糖主要由α (1→ 3 ) D 葡萄糖、α D 甘露糖、β D 半乳糖和乙酰葡萄糖胺组成 ,而且随提取过程进行 ,葡萄糖含量逐渐增加 ,即从杂多糖到α 葡聚糖 .ab PCM3 II、ab PCM4 I和ab PCM4 II则主要是 β (1→ 3 ) D葡聚糖 .有趣的是 ,α 葡聚糖和 β 葡聚糖共存在该菌丝体的碱水提取液中 .由粘度法和光散射法测定了多糖的特性粘数 [η]和重均分子量Mw .ab PCM0、ab PCM1、ab PCM2 I、ab PCM2 II、ab PCM3 I和ab PCM4 II多糖的Mw 值分别为 7 7× 1 0 4、5 2× 1 0 4、5 0× 1 0 4、2 4 3× 1 0 4、65 2×1 0 4和 2 5 5× 1 0 4.
林雨露张俐娜金勇陈莉张玫韩宏伟张志强陈立国
关键词:多糖分子量气相色谱特性粘数光散射药用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