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精神卫生机构的社会职能 本文结合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的工作实践,谈谈对精神卫生机构社会职能的粗浅认识.精神卫生机构应发挥精神病学发展的引领作用,承担建立精神病防治网络重任,组织指导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积极开展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积极营造良好的精防氛... 孙立忠关键词:精神卫生机构 社会职能 心理干预 文献传递 鱼藤酮诱导PC12细胞损伤作用途径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鱼藤酮诱导PC12细胞损伤作用的可能途径,为神经防护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培养的PC1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0.5μmol.L-1鱼藤酮实验组,持续作用72 h后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33342观测细胞凋亡、提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总蛋白,应用荧光差异凝胶电泳系统(Differential Gel Electrophoresis,DIGE)获得差异蛋白点的表达信息,通过MALDI-TOF质谱鉴定差异蛋白点。结果MTT法显示鱼藤酮实验组较正常对照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显示鱼藤酮实验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IGE分析软件提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发现三个有意义的差异蛋白。通过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鉴定分别为γ-烯醇化酶(γ-enolase)、磷酸丙糖异构酶1(Tpi1)和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A(eIF4A)。结论γ-enolase、Tpi1和eIF4A参与细胞损伤,可能成为神经防护药物作用的靶点。 韩威 孙立忠 霍红艳 姜世闻 常明 胡林森关键词:PC12细胞 鱼藤酮 蛋白质组学 2006年我国十省市抗精神病药处方方式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28 2010年 目的 调查2006年我国10省市抗精神病药处方方式 分析4年间我国抗精神病药处方方式的变化趋势.方法 按照作者2002年的调查方法,选择10省市41所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的5898例精神分裂症门诊和住院患者,于2006年5月22-28日使用自制修订的调查问卷进行精神分裂症处方方式的现况调查.结果 (1)5898例患者中,门诊患者为2716例(46.0%) 住院患者为3182例(54.0%) 男3041例(51.6%),女2803例(47.5%),缺失54例数据.(2)99.1%的患者接受了抗精神病药治疗,使用频率在前7位的药物依次为:氯氮平(31.7%),利培酮(30.5%),舒必利(14.5%),氯丙嗪(10.8%),奋乃静(9.2%)、喹硫平(7.2%),氟哌啶醇(5.8%).换算为氯丙嗪等效剂量后,住院患者平均药物剂量显著高于门诊患者.(3)72.7%的患者使用第2代抗精神病药治疗 第1代抗精神病药的使用频率为38.3% 6.19%的患者接受了长效药物治疗.(4)75.6%的患者接受了单一非长效抗精神病药治疗 24.4%的患者联合使用2种或2种以上抗精神病药.(5)54.1%的患者联合了抗胆碱能药、苯二氮革类、β-受体阻断剂、抗抑郁药和心境稳定剂,主要用于控制不良反应或增效治疗.结论 第2代抗精神病药已经成为我国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流药物,反映出精神分裂症治疗理念和治疗技术的进展. 司天梅 舒良 于欣 马崔 王高华 白培深 刘协和 孙立忠 师建国 陈宪生 梅其一 栗克清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抽样研究 抗精神病药 鱼藤酮与帕金森病 被引量:14 2011年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影响中老年人运动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僵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等。病理特征为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缺失、残存神经元内出现路易小体(LB)。至今散发性PD的病因不清。流行病学调查提示环境因素中的杀虫剂接触可能是PD潜在的危险因素,经常接触农药的人群PD患病率明显高于非暴露人群。鱼藤酮作为一种自然存在的化合物,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一直是最广泛应用于农业除害和鱼塘清理的杀虫剂。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鱼藤酮可能对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产生影响,尤其是与PD之间可能存在潜在联系。 韩威 孙立忠 胡林森关键词:鱼藤酮 帕金森病 精神分裂症亚型10年随访分析 2006年 目的:了解影响精神分裂症亚型转归结局的有关因素。方法:按照CCMD-2-R,并使用精神现况检查第九版(PSE-9)及BPRS,对1985~1986年出院,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100例进行随访。结果:随访的100例结局良好及较好者76例。结论:多数患者结局良好及较好,与近年来普遍使用精神药物及得到家庭社会的支持有关,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需全社会的支持。 陶治平 孙立忠 蔡芳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随访 实施人才培养建设神经精神病医院强势学科 作为吉林省神经精神病一所老院,由于精神卫生法尚未建立,从业人员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收入偏低,面临多重风险,加之超负荷工作,人才队伍不稳定等问题。通过积极探索,院领导带领职工研究、讨论发展方向,2003年制定了第一个“未来... 孙立忠 刘慧君 陈立金关键词:学科建设 文献传递 少年犯罪心理与家庭环境关系 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我国少年犯罪比例也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出现低龄化,因此,对少年犯罪研究日益引起重视,且对少年犯罪心理与家庭环境因素的关系研究越来越多,关心少年心身健康被整个社会重视,在不同的角度... 孙立忠 张凤芝 才世辉奥美拉唑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洛赛克)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并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12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预防组、西米替丁预防组、无抗酸药组,于患者住院期间观察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例数。结果3组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奥美拉唑预防组2.70%、西米替丁预防组17.07%、无抗酸药组23.26%。奥美拉唑预防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西米替丁预防组(P<0.05)和无抗酸药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后预防性使用奥美拉唑,能有效地防止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宁启鹏 孙立忠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应激性溃疡 奥美拉唑 西米替丁 2006年我国十省市双相障碍患者药物使用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调查2006年我国10省市双相障碍患者药物治疗现况。方法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按照方便取样原则,在我国10省市41所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选择760例年龄16~65岁,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双相情感障碍诊断标准,接受精神药物治疗的双相障碍门诊和住院患者,于2006年5月22—28日使用自制修订的调查问卷调查双相障碍患者药物治疗的处方方式。结果(1)760例患者中,门诊患者为329例(43.3%);住院患者为431例(56.7%);男436例(57.4%),女318例(41.8%),缺失6例(0.8%)数据。(2)〉2/3的患者表现为情感高涨(481例,63.3%)、活动增多(513例,67.5%)及思维奔逸(436例,57.4%),162例(21.3%)患者以抑郁表现为主,60例(7.9%)患者伴有精神病性症状,48例(6.3%)患者有自杀观念或行为。住院患者处于急性治疗期、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门诊患者,并且功能损害更严重。(3)671例(88.3%)患者接受心境稳定剂治疗,主要是碳酸锂和丙戊酸盐;593例(78.0%)患者接受了抗精神病药治疗,按照使用频率高低前5种药物分别是:氯氮平、利培酮、氯丙嗪、奎硫平和氟哌啶醇;142例(18.7%)患者接受了抗抑郁药治疗,其中78例(63.4%)选择新型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4)住院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的比例明显高于门诊患者(87.0%VS66.3%,χ2=46.835,P=0.000),门诊患者接受抗抑郁药治疗的比例显著高于住院患者(22.5%vs15.8%,χ2=5.538,P=0.019)。(5)606例(79.8%)的患者联合2种或3种药物治疗,主要治疗方案是心境稳定剂联合抗精神病药,双相抑郁发作以心境稳定剂联合抗抑郁药治疗为主。(6)患者对治疗药物(抗精神病� 司天梅 舒良 于欣 马崔 王高华 白培深 刘协和 孙立忠 师建国 陈宪生 梅其一 栗克清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 抽样研究 2012年我国十省市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的性别差异分析 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分析2012年我国10省市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模式与药物副反应的性别差异。方法延续本课题组2002年和2006年的调查方法,于2012年7—8月连续收集10省市的45家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的门诊和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自制修订的调查问卷进行人口学信息及处方方式的现况调查,并对男女患者之间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对处方模式和药物副反应的影响。结果最终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4239例,其中男2260例、女1979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女性患者比较,男性患者年龄较小(t=5.398)、起病较早(t=5.662)、参加工作的比例较高(χ2=31.597);存在更显著的阴性症状(χ2=10.814)和攻击行为(χ2=5.816);使用氯氮平比率较高[23.9%(472/1979)与28.5%(645/2260),χ2=11.955],使用抗精神病药的剂量较高(476 mg与514 mg,F=14.003),而合并抗抑郁药[7.9%(156/1979)与6.0%(136/2260),χ2=5.722]和苯二氮类药[23.9%(472/1979)与20.0%(451/2260),χ2=9.396]的比率较少;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的频率较高[1.3%(25/1979)与2.1%(47/2260),χ2=4.212],而体重增加[11.0%(218/1979)与7.7%(173/2260),χ2=14.233]和催乳素水平升高[3.2%(63/1979)与1.7%(39/2260),χ2=9.548]的发生率较低(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更多使用氯氮平(OR=1.268,P=0.001),更少使用苯二氮类药(OR=0.841,P=0.025)和抗抑郁药(OR=0.78,P=0.045),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OR=1.879,P=0.014),较少出现体重增加(OR=0.669,P=0.001)和催乳素水平升高(OR=0.527,P=0.003)均与男性独立相关。结论性别是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药物处方模式和药物副反应的独立贡献因素之一;在临床研究和实践中应该对性别差异进行更多的关注。 苏允爱 李茜 舒良 于欣 宁玉萍 王高华 张克让 李涛 孙立忠 师建国 陈宪生 梅其一 栗克清 司天梅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 处方 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