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琦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鄂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靛胭脂
  • 2篇靛胭脂染色
  • 2篇早期胃癌
  • 2篇染色
  • 2篇胃癌
  • 2篇文献复习
  • 2篇复习
  • 2篇醋酸
  • 1篇低剂量
  • 1篇低危
  • 1篇低危骨髓增生...
  • 1篇地西他滨
  • 1篇血友病
  • 1篇胰腺
  • 1篇异常综合征
  • 1篇异位胰腺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幽门螺杆菌根...
  • 1篇远端

机构

  • 8篇鄂州市中心医...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陈文习
  • 8篇李建琦
  • 5篇刘传才
  • 3篇龚素琴
  • 3篇邵敏
  • 3篇蔡丽
  • 2篇张弘
  • 1篇任宏宇
  • 1篇李红萍
  • 1篇刘俊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癌症进展
  • 1篇第二十六届全...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血友病并发消化道出血一例被引量:1
2014年
患者 男,26岁,主诉大便带血半月入院。患者3岁时开始出现皮肤、黏膜、牙龈、鼻腔自发性出血,20多年来均在当地医院诊治,经止血处理后出血停止。
陈文习蔡丽龚素琴邵敏李建琦刘传才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血友病并发自发性出血大便带血止血处理
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采用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的生存随访及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采用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的生存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MDS患者66例,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低剂量地西他滨组和支持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资料、不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反映两组患者预后的差异。结果截止疗程结束,低剂量地西他滨组有25例患者达2个疗程以上;支持治疗组29例患者治疗达2个月以上,经Mann-Whitney秩和检验(Z=-2.902,P=0.00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完成随访52例,低剂量地西他滨组存活12例,支持治疗组存活7例。低剂量地西他滨组无进展生存情况优于支持治疗组,两组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显著性(χ~2=3.911,P=0.048)。两组完成随访52例患者3级以上血红蛋白、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绝对数减少差异无显著性(P>0.05)。3级以上感染、因不良反应死亡例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危MDS患者接受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均优于接受支持治疗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后者,有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刘传才李建琦陈文习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地西他滨
醋酸靛胭脂染色在根治Hp前后辅助诊断早期胃癌效果的比较
李建琦程梦华陈文习任宏宇刘俊
孤立性肉芽肿性胃炎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4年
一、病例摘要 患者男,55岁,因“上腹部饱胀不适并恶心、呕吐1周”收入院,1周来呕吐症状逐渐加重,有时呕吐隔宿食,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每次量不多,无咖啡色胃液,无腹痛、腹泻、反酸、嗳气、发热等症状。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无肝炎、血吸虫、梅毒、肺结核病史,无过敏史。体格检查:生命体征稳定,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明显异常,腹部平软,未见胃肠蠕动波,全腹部未触及明显包块,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上腹部可闻及明显振水音,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粪便隐血阴性,血常规正常,嗜酸性细胞计数正常,血红蛋白120.2 g/L,总蛋白58.1 g/L,白蛋白30.1 g/L ,球蛋白28.0 g/L ,白蛋白/球蛋白为1.08。CA19-966.60 U/mL (正常值0.8~25 U/mL),CEA 3.48 ng/mL,(正常值吸烟者0~10 ng/mL,非吸烟者0~5 ng/mL),结核抗体阴性,血沉正常,术前4项均为阴性(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胃镜检查:食管、胃底及胃体形态及黏膜色泽基本正常,胃窦腔较小,胃蠕动差,胃窦黏膜呈花斑样改变及斑片状充血,未见明显糜烂、溃疡及新生物,幽门类圆,开闭欠佳(图1),十二指肠球腔变形,前壁局部隆起,黏膜明显充血肿胀,失去正常黏膜结构及色泽,有灰白和黄白色粘液性渗出物覆盖,未见明显糜烂、溃疡形成(图2),胃镜可以通过,通过时稍感阻力,十二指肠降部黏膜未见明显异常,建议行超声内镜检查(EUS)和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检测。胸部CT未见异常,腹部CT示肝胆胰正常,胃窦壁增厚,增强后胃窦壁明显强化,CT值平均66 HU,(平均CT值36 HU),胃窦腔变形、狭小,十二指肠球部、降部肠壁明显增厚,厚度约14 mm,增强后明显强化,浆膜层模糊
陈文习蔡丽张弘龚素琴邵敏李建琦刘传才
关键词:肉芽肿性炎文献复习HELICOBACTER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十二指肠球部上腹部饱胀
醋酸靛胭脂染色在根除幽门螺杆菌前后辅助诊断早期胃癌效果的比较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 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 )对传统白光胃镜(white light endoscopy, WLE)及醋酸靛胭脂(acetic acid,AI)染色诊断早期胃癌准确率的影响。方法收集80例成功根除 H.pylori 的早期胃癌患者( H.pylori 根除组)及80例感染 H.pylori 的早期胃癌患者(对照组),分别行WLE检查及AI染色检查,比较两组间不同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的差异。结果 WLE在 H.pylori 根除组及对照组中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66.25%(53/80)和81.25%(65/8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9,P= 0.031);AI染色在 H.pylori 根除组及对照组中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57.50%(46/80)和93.75%(75/8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15,P <0.001);此外在对照组中,AI染色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率(93.75%)要明显高于WLE(81.25%)(χ^2= 5.714 ,P =0.017),而在 H.pylori 根除组中,AI染色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率(57.50%)对比WLE(66.25%)并无明显优势(χ^2= 1.298 ,P =0.255),且AI染色诊断早期胃癌的不确定性与早期胃癌的表面出现非肿瘤上皮或分化型肿瘤上皮的覆盖密切相关(χ^2= 12.890 ,P <0.001)。结论根治 H.pylori 可明显影响WLE及AI染色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率,且对AI染色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率影响更明显,可能与肿瘤表面出现非肿瘤上皮或分化型肿瘤上皮的覆盖密切相关。
李建琦程梦华陈文习任宏宇刘俊
关键词:醋酸靛胭脂幽门螺杆菌根除早期胃癌
ME-NBI辅助诊断胃异位胰腺的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索NBI放大胃镜(ME-NBI)在辅助诊断胃异位胰腺的效果。[方法]收集80例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其病变标本行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异位胰腺的患者,ESD前均行超声内镜(EUS)和ME-NBI检查,EUS检查和ME-NBI检查无先后顺序,随机进行;比较EUS与ME-NBI诊断胃异位胰腺准确率的差异。[结果]80例中76例病变位于胃窦部,4例病变位于胃体部,EUS诊断胃异位胰腺的准确率为93.75%(75/80);ME-NBI诊断胃异位胰腺准确率为85.0%(68/80),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25,P=0.073);[结论]ME-NBI可显示胃异位胰腺表面微小导管开口,对辅助诊断胃异位胰腺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李建琦李红萍李红萍陈文习任宏宇
关键词:异位胰腺超声内镜
孤立性肉芽肿性胃炎1例并文献复习
肉芽肿性胃炎较少见,其特点是肉眼上常形成肿瘤样损害,组织学上有多少不等的肉芽肿形成。本文患者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以及病理特征可以排除感染性肉芽肿,没有发现其他部位肉芽肿性病变,应该考虑为孤立性肉芽肿性胃炎,肉芽肿病变可累及...
陈文习蔡丽张弘龚素琴邵敏李建琦刘传才
关键词:发病机制疾病诊断
文献传递
TP53的表达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生存情况的评估价值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TP53的表达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生存情况的评估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187例诊断为DLBCL并接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或表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或CHOP联合利妥昔单抗(R-CHOP)方案治疗的DLBCL患者。根据TP53表达情况,将患者分为TP53阳性组(n=71)和TP53阴性组(n=116)进行统计。通过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DLBCL患者总体生存情况及TP53阳性组和TP53阴性组患者的生存情况,并比较TP53阳性组和TP53阴性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本组187例患者3年、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70.6%、65.9%。至随访结束共有58例(31.0%)患者因PD死亡,TP53阳性组因PD死亡患者的比例(49.3%)明显高于TP53阴性组(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85,P=0.000)。TP53阳性组患者3年、5年生存率均低于TP53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YC阳性在TP53阳性组所占比例(77.5%)明显高于TP53阴性组(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P53的表达对DLBCL预后评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刘传才陈文习李建琦
关键词:TP5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