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手术
  • 3篇腺癌
  • 3篇超声
  • 2篇亚甲蓝
  • 2篇腋窝
  • 2篇乳房
  • 2篇前哨
  • 2篇前哨淋巴结
  • 2篇前哨淋巴结活...
  • 1篇带蒂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信号
  • 1篇修复外科
  • 1篇修复外科手术
  • 1篇血流
  • 1篇血流信号
  • 1篇腋窝淋巴结
  • 1篇腋窝淋巴结清...

机构

  • 7篇三明市中西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林杰
  • 3篇王玉燕
  • 2篇丰小英
  • 1篇杨艳芳
  • 1篇郝雅婷
  • 1篇方志沂
  • 1篇刘君
  • 1篇顾林
  • 1篇林明

传媒

  • 3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交通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乳腺癌及乳腺增生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小乳腺癌患者作为小乳腺癌组,同期收治的70例乳腺增生结节患者作为乳腺增生结节组。所有患者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鉴别诊断,比较两组患者血流信号状况[阻力指数(RI)、平均收缩期流速(SPV)]、声像情况(边界模糊、病灶形态不规则、病灶边缘不光滑、回声不均匀、内部微钙化)。结果小乳腺癌组RI[(0.93±0.35)cm/s]、PSV[(22.17±4.09)cm/s]均高于乳腺增生结节组[(0.59±0.27)、(13.39±3.79)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乳腺癌组病灶形态不规则率(54.29%)、回声不均匀率(64.29%)、边界不清率(31.43%)、内部有微钙化率(21.43%)均高于乳腺增生结节组(20.00%、37.14%、14.29%、7.14%),病灶边缘光滑率(7.14%)低于乳腺增生结节组(2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分析血流信号状况及声像情况,可有效鉴别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结节,从而为临床医师的早期确诊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提高小乳腺癌及乳腺增生结节的临床疗效。
王玉燕庹露妮林杰
关键词:小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
前哨淋巴结活检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在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我院仅行SLNB的早期乳腺癌患者20例为观察组,与同期行ALND的乳腺癌患者28例为对照组,匹配条件为年龄、肿瘤大小和病理类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腋窝淋巴结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SLNB患者与ALND患者配对后,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6个月及30个月,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6.2±1.6)d和(9.7±1.6)d。两组均未出现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复发、转移。SLNB组和ALND组患肢感觉异常发生率分别为0%和25%;ALND组患肢水肿8例(28.57%),而SLNB组无一例患者出现患侧上肢水肿。结论在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中,仅行SLNB与ALND相比,手术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而且仅行SLNB组的疗效与ALND相同。
林杰范章连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腋窝淋巴结清扫并发症
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与治疗(附10例报告)
2010年
曾惠英林明林杰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
超声引导下亚甲蓝注射定位在不可触及乳腺结节切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亚甲蓝注射定位在不可触及乳腺结节(non palpable breast lesions,NPBL)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乳腺超声检查发现的BI-RADS评价分类在3级以上的NPBL 11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亚甲蓝注射定位后手术切除,对照组采用超声体表定位后手术切除。回顾性分析两种定位方法在手术时间、切除病灶准确率以及切除组织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1次切除结节率94.6%,对照组81.7%;手术时间方面,观察组(21.2±3.6)min,对照组(35.4±9.6)min;切除组织量方面,观察组(15.8±6.6)g,对照组(28.5±9.3)g。结论与体表定位相比,超声引导下亚甲蓝注射定位可帮助术者在手术中快速找到NPBL,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切除组织量,并具有便捷、价格低廉、技术难度低、学习曲线短的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林杰丰小英王玉燕辜美琴张韬
关键词:乳腺结节超声定位亚甲蓝手术
带蒂脂肪瓣在保乳术后局部缺损整形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采用乳房皱襞下带蒂脂肪瓣修复乳腺癌保乳手术后缺损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5月至2011年7月对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8例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房的局部广泛切除术,随后采用乳房皱襞下带蒂脂肪瓣修复局部缺损。全组均为女性,年龄33—59岁(中位43岁),肿瘤均位于乳房下方象限,最大径为2.0—3.0cm(平均2.5cm),术后给予全乳放射治疗及辅助化疗,并对其中10例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行内分泌治疗。术后第1个月、辅助化疗完成后及全乳放疗后门诊各随访1次,观察手术后局部美容效果及放化疗对局部的影响,观察双侧乳房是否对称、有无水肿、坏死或瘢痕挛缩等情况,以后每4个月门诊随访1次观察局部复发及美容效果。结果全组18例脂肪瓣全部成活,术后中位随访15个月,全部无病生存。2例出现脂肪液化,全乳放射治疗对脂肪瓣未见明显影响,乳房外观优良率88.9%,患者主观评价满意度为100.0%。结论采用乳房下皱襞带蒂脂肪瓣修复保乳手术后的局部缺损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和美容效果。
刘君林杰郝雅婷杨艳芳方志沂顾林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房成形术修复外科手术
亚甲蓝联合超声造影双示踪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 探索亚甲蓝联合超声造影示踪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8月至2022年5月就诊我院、术前经组织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具有前哨淋巴结活检适应证,且同意接受SLNB的所有患者共84例,根据是否接受超声造影分为研究组40例、对照组44例。研究组术前先行前哨淋巴结超声造影,并将前哨淋巴结在体表标记,转送手术室行亚甲蓝示踪SLNB手术;对照组行亚甲蓝单示踪SLNB手术。以造影剂与亚甲蓝示踪的符合度,淋巴结增强模式与病理状态的关系以及手术时间之间的差异等为观察指标。结果 造影剂与亚甲蓝示踪的符合度为94.7%;非转移性淋巴结大多表现为均匀增强,而转移性淋巴结多表现为不均匀增强。研究组SLN检出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超声造影可动态、实时绘制乳腺肿瘤淋巴引流方向,准确找到SLN,通过不同的增强模式可以预测淋巴结的病理状态,联合亚甲蓝可缩短手术时间。
林杰丰小英王玉燕辜美琴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超声造影亚甲蓝
充气式非溶脂法单孔腋窝入路腔镜下乳房重建术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充气式非溶脂法单孔腋窝入路腔镜下皮下腺体切除联合钛网补片+假体Ⅰ期乳房重建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接受充气式非溶脂法单孔腋窝入路腔镜下皮下腺体切除联合钛网补片+假体Ⅰ期乳房重建术的10例乳腺癌患者设为观察组,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比较术前、术后乳腺癌患者报告结局量表(Breast-Q)评分。将同期接受保乳根治术治疗的10例乳腺癌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Breast-Q评分。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151.3 min,术中出血40~100 mL,术后10~16 d拔管,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与手术时间具有相关性(P<0.05)。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术后胸壁疼痛、乳头乳晕或皮瓣缺血坏死、“波纹征”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对乳房满意度评分为81.30±7.45分,明显高于术前的61.40±11.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理健康、胸部躯体健康、性健康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乳房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健康、胸部躯体健康、性健康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有保乳手术适应证患者,保乳手术仍为首选术式;而无保乳手术适应证、美容意愿较强患者可选择充气式非溶脂法单孔腋窝入路腔镜下皮下腺体切除联合钛网补片+假体Ⅰ期乳房重建术,该术式具有器械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乳房外形更自然、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
林杰辜美琴吴凯钦
关键词:腔镜手术假体植入乳房重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