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忠霞

作品数:7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心理
  • 5篇乳腺
  • 5篇乳腺癌
  • 5篇腺癌
  • 4篇心理体验
  • 3篇乳腺癌患者
  • 3篇癌患者
  • 2篇青年乳腺癌
  • 2篇青年乳腺癌患...
  • 2篇家庭
  • 2篇家庭角色
  • 2篇角色功能
  • 2篇父母
  • 2篇癌症
  • 2篇癌症诊断
  • 1篇心理干预
  • 1篇心理社会
  • 1篇在职
  • 1篇在职博士生
  • 1篇披露

机构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王忠霞
  • 6篇刘均娥
  • 2篇韩静
  • 2篇罗世香
  • 1篇吴瑛
  • 1篇陈双琴
  • 1篇岳鹏
  • 1篇闯冬梅
  • 1篇刘溢思
  • 1篇唐丽丽
  • 1篇郭蕊
  • 1篇汪艳

传媒

  • 4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乳腺癌患者告知父母癌症诊断前后的心理体验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调查乳腺癌患者告知父母癌症诊断前后的心理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的开放性访谈问卷对19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个体化深入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多数访谈对象经历了由不告知到告知的过程。告知前的心理体验包括担心增加父母心理负担、担心影响父母身体健康、认为父母帮不上忙、心里委屈、心累;告知后出现正性和负性的心理体验,正性心理体验包括父母比想象中坚强、亲密感增加、心理负担降低;负性心理体验包括愧对父母、束缚感。结论:乳腺癌患者告知父母癌症诊断前的负性心理体验较多,告知后的心理体验较复杂,但以正性心理体验为主。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感受,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
张娜芹刘均娥王忠霞
关键词:乳腺癌父母心理体验
青年乳腺癌患者的家庭角色功能变化及其心理体验的研究被引量:34
2017年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患者诊疗期间的家庭角色功能变化及相应的心理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5例青年乳腺癌患者进行个体化深度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诊断期患者的家庭角色功能减弱,出现贬低自我价值、担忧和牵挂子女、愧对父母、担忧婚姻关系等感受;治疗期家庭角色功能出现调整,出现角色压力和角色动力;康复期家庭角色功能逐渐恢复,出现喜悦、满足、担心复发的感受。随着家庭角色功能的不断变化,患者出现不同的心理体验,逐渐由负性转向正性。结论:在疾病诊疗的不同阶段,患者的家庭角色功能和心理体验是不同的,护理人员应了解其不同阶段的家庭角色功能和心理体验,为其提供专业支持,促进其早日回归家庭,提高生活质量。
王忠霞刘均娥韩静张娜芹
关键词:青年乳腺癌心理体验
心理社会肿瘤学的专业发展进展被引量:10
2015年
心理社会肿瘤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研究内容涉及肿瘤学、社会学、心理学及伦理学。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心理社会肿瘤学的发展,并指出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及以后努力的方向,旨在为我国心理社会肿瘤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罗世香汪艳唐丽丽刘均娥王忠霞张娜芹
关键词:心理干预
青年乳腺癌患者的家庭角色功能变化及其心理体验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患者从诊断期到康复期的家庭角色功能变化及相应的心理体验。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的开放性访谈问卷对15例青年乳腺癌患者进行个体化深度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住院期间,患者的家庭角...
王忠霞刘均娥韩静张娜芹
关键词:青年乳腺癌心理体验
乳腺癌患者家庭调适状况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6年
本文从家庭调适的定义、测量工具及研究现状等方面对乳腺癌患者家庭调适状况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制定家庭干预措施,提高家庭应对癌症能力,促进家庭角色和功能恢复提供信息。
王忠霞刘均娥陈双琴
关键词:乳腺癌家庭支持
乳腺癌患者告知父母癌症诊断的质性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是否告知父母癌症诊断的原因.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的开放性访谈对13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并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所有访谈对象已将癌症诊断告知父母,时间分别是癌症确...
张娜芹刘均娥王忠霞
关键词:乳腺癌父母
护理在职博士生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深入了解护理在职博士生的心理体验和感受,探讨护理在职博士生的合理培养机制。方法对10名护理在职博士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现象学的分析方法分析资料。结果护理在职博士生的心理体验可以归纳为4个主题群:压力感普遍,正负向感知并存;兴趣感及自我提升感;信心和遗憾感并存;感恩及愧疚感并存。结论我国护理在职博士生教育在科研选题时应重视博士生自身的优势和兴趣,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导师与学生的定期沟通,同时,社会和学校提供在职博士生良好的支持系统,建立一套符合在职博士生特点的培养管理体系,以保证护理在职博士生培养质量。
刘溢思岳鹏张娜芹王忠霞罗世香郭蕊闯冬梅吴瑛
关键词:护理在职博士生心理体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