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帆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铁皮石斛配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30例被引量:3
- 2014年
- 在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方剂中,常见采用石斛复方制剂研究[1],但较少有铁皮石斛单味中药降血糖的研究报道。本文研究单味石斛治疗2型糖尿病3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0年7月-2013年4月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住院号末位奇偶数随机分为2组。
- 黄帆陈晓帆
- 关键词:2型糖尿病铁皮石斛胰岛素
- 参芪降糖颗粒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益处探讨被引量:2
- 2010年
- 糖尿病,中医称”消渴”,因其病情复杂,病程迁延难愈,其合并症及伴随症较多,本人在临床工作中运用“一针一药”模式,选用参芪降糖颗粒联合长效甘精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较好.作用稳定,使血糖保持于较平稳的水平,不致引起血糖的波动,对早期血糖控制,安全用药治疗和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
- 程文辉黄帆
- 关键词:中西药联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
- 香丹PSS降纤酶联合应用治疗高粘滞血症疗效分析
- 2006年
- 目的:探讨对高粘滞、高脂血症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60例治疗组高粘高脂血症患者予静点香丹、PSS、降纤酶,并予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对比。结果:治疗组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对比不仅疗程短、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对比疗效显著。结论:三药联合应用治疗高粘滞、高脂血症,异曲同功,取得有别于传统或常规药物组合的治疗效果,但也面临相对较多副作用或并发症的风险,值得同仁们在医疗实践中借鉴与探讨。
- 陈健涂文瑞刘尧斌纪家镛黄帆
- 关键词:藻酸双脂钠降纤酶血瘀症高粘滞血症
- 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福建省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0例DM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观察组采用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较两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首次达标时每日胰岛素用量、停泵前每日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血糖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首次达标时每日胰岛素用量、停泵前每日胰岛素用量以及血糖达标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下降,但两组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DM,可改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且血糖控制效果更加理想,有助于患者血糖值趋于正常。
- 林新海黄帆郑翔林晶
- 关键词:胰岛素泵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血糖
- 初诊糖尿病治疗并发医源性低血糖原因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的医源性低血糖原因作一分析,以提高对医源性低血糖的认识和重视。方法对38例糖尿病患者在做空腹血糖后进一步用OGTT方式对其餐后2h血糖检测。结果大多数患者血糖值均明显大于诊断标准值,即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都大于诊断标准,并诊断为2型糖尿病。结论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的低血糖病例,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
- 程文辉黄帆刘捷
- 关键词:初诊医源性低血糖
- 中药沐足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析中药沐足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影响。方法:在我院就诊的DPN患者中选取120例(时间:2022年1月—2022年12月),120例入选者均行综合治疗,以治疗原则为依据分组,对照组6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行中药沐足+护理干预,分析组间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MCV、SCV等指标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DPN患者接受中药沐足及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足部神经传导功能改善,满意度提高,值得推荐。
- 赵琨夏普黄帆郑翔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沐足疗效满意度
- “杯指数体系”糖尿病饮食指导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探讨“杯指数体系”糖尿病饮食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2年7月至2024年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营养指导,观察组则实施“杯指数体系”糖尿病饮食指导,评价患者营养状态(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血糖控制情况[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及自我效能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同时其波动控制达标率、3个月HbA1c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营养状态数值(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比较可见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水平(FBG、2 hPBG、HbAlc)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组间患者接受干预前自我效能感无明显数据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为糖尿病患者实施“杯指数体系”糖尿病饮食指导对患者血糖控制及免疫功能的改善有积极作用,同时可促进营养状态及自我效能感的改善。
- 林新海黄帆郑翔林晶
- 关键词:糖尿病饮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