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姣 作品数:5 被引量:21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 无锡市科技计划项目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HIF-1α信号在大鼠不同程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表达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信号在不同程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选4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高脂饮食4周组、8周组、12周组及16周组),每组8只。通过高脂饲料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取血及肝组织,进行血脂、肝功能指标、空腹血糖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运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中HIF-1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α(PPARα)及核转录因子-κB (NF-κB)的mRNA转录水平,多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两两比较采用LSD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各模型组空腹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在高脂饮食第12周、16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显著下降(P〈0.05)。在高脂饮食8周后,HIF-1α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在高脂饮食4周后,PPARα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NF-κB表达随着高脂饮食的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升高(P〈0.05)。HIF-1α mRNA表达与PPARα具有相关性(r=0.82, P〈0.05),与NF-κB亦具有相关性(r=0.67,P〈0.05),PPARα mRNA与NF-κB具有相关性(r=0.78, P〈0.05)。结论 HIF-1α信号可能通过PPARα/NF-κB途径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进展。 沈卫东 陈海姣 许庆华 张伟 刘鹏飞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缺氧诱导因子-1Α 自拟活血化瘀方抑制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进展的研究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自拟活血化瘀中药方抑制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进展的影响。方法将48只大鼠按随机分层抽样法分为正常组(8只)、模型组(8只)和处理组(32只),正常组予以基础饲料饮食,模型组及处理组予以高脂饮食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其中处理组每日予以自拟中药活血化瘀方灌胃两次,模型组给于同量生理盐水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在实验第16周留取大鼠血清及肝组织,并进行血脂、肝功能指标检测及病理组织检查,处理组分别在干预后第4周、8周、12周、16周按随机抽样法分别留取8只大鼠血清及肝组织标本进行检测。运用Realtime-PCR法检测不同组大鼠肝组织中HIF-1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m RNA表达差异。结果正常组无肝脏脂肪变性及纤维化发生。处理组在干预8周后,大鼠肝脏脂肪变分期指数为(1.58±0.14),炎症分级指数为(0.69±0.38),与模型组的(2.28±0.34)和(1.36±0.44)比较均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组HIF-1α表达与模型组相比亦得到显著抑制[(0.892±0.068)vs(1.413±0.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12周后,处理组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三酰甘油(TG)水平分别为(75.17±20.54)U/L、(0.59±0.29)mmol/L,较模型组的(103.17±18.76)U/L、(1.11±0.18)mmol/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肝脏纤维化程度分级指数(0.69±0.31)较模型组(1.76±0.84)也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PPARα的m 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上升[(1.875±0.187)vs(1.429±0.132)],而NF-κB的m RNA表达则显著下降[(0.983±0.089)vs(1.139±0.0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活血化瘀方能明显延缓实验性脂肪肝大鼠的进展,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IF-1α信号有关。 焦建华 陈海姣 孙怡燕 沈卫东关键词:活血化瘀汤 缺氧诱导因子-1Α 非酒精性脂肪肝 巴佛洛霉素A1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中VEGF-C的表达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巴佛洛霉素A1(Bafilomycin A1)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巴佛洛霉素A1(10 nmol/mL)处理SGC-7901细胞后,检测液泡-ATP酶(vacular-ATPases,V-ATPases)活性及培养液pH值,并分别用CCK-8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ELISA法检测对SGC-7901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蛋白能力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对细胞中VEGF-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收集巴佛洛霉素A1处理后SGC-7901细胞的培养上清液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共培养,观察血管成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用巴佛洛霉素A1处理后,SGC-7901细胞的V-ATPase活性受到抑制(P<0.05),细胞外培养液的pH值升高(P<0.05),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被抑制(P值均<0.05),分泌到细胞外的VEGF-C蛋白明显减少(P<0.05),细胞中VEGF-C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值均<0.05);HUVECs的成管能力减弱(P<0.05)。结论:巴佛洛霉素A1能够通过抑制V-ATPase的活性来调控胃癌SGC-7901细胞外的酸性微环境,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影响VEGF-C的表达、分泌和新生血管的形成。 陈海姣 吴淼淼 刘鹏飞 张婷 朱琳 江柯炜 沈卫东关键词:胃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ATP6V1A在食管癌及食管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空泡型质子泵的A亚基(ATP6V1A)在食管慢性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食管癌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病理学诊断为慢性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鳞状细胞癌的食管病理蜡块标本,使用免疫组化法测定ATP6V1A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ATP6V1A在食管慢性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鳞癌组织中表达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P6V1A的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分期、是否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结论:ATP6V1A在食管癌的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其表达有助于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邹陈蔚 张季 吴淼淼 高昳 陈海姣 刘鹏飞 沈卫东关键词:食管癌 上皮内瘤变 免疫组化 HIF-1α、NF-κB在大鼠不同程度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表达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 a p p a B,N F-κB)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 o nalcoholic fat liver diseases,NAFLD)进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脂饮食4、8、12及16 wk组),每组10只.通过高脂饲料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取外周血及肝脏组织,进行血脂、肝功能、空腹血糖及病理组织学检查.Real-time-PCR法检测肝组织中HIF-1α、NF-κB的m RNA水平,多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两两比较采用LSD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高脂饮食第12周、16周,模型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otransferase,ALT)、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和胆固醇(c h o l e s t e r o l,C H O L)水平与正常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的表达则显著下降(P<0.05).HIF-1α和NF-κB表达随着高脂饮食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升高(P<0.05),与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呈正比,且HIF-1α的表达与NF-κB具有相关性(r=0.67,P<0.05).结论:HIF-1α/NF-κB信号在大鼠NAFLD的进展中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陈海姣 刘鹏飞 张伟 郁心圃 高昳 沈卫东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 缺氧诱导因子-1Α 核转录因子-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