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艳
- 作品数:9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花生壳对水土污染物吸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5年
- 花生壳是花生加工的副产物,资源十分丰富。为探讨花生壳对水土污染修复的利用现状,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综述了花生壳作为生物吸附剂在重金属、工业添加剂、抗生素等污染的应用进展,并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提高花生壳及其它农业废弃物的环境污染修复效率提供参考,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 李玲全沁果敖艳谭力段丽萍徐思敏闫旭宇
- 关键词:花生壳水土污染生物吸附剂
- 响应面法优化江永香柚皮多糖的提取工艺被引量:9
- 2015年
- 以我国具有地域特色的江永五香之"香柚"作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香柚皮多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料液比、超声波处理时间、水浴温度、水浴时间。通过响应面设计,对柚皮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在提取料液比(m/V)1∶25,超声波处理时间(t)3.8 min,水浴温度为(T)70℃,水浴时间(t)2.6 h的条件下,提取效果最佳。此条件下柚皮中水溶性多糖平均提取率为5.629%。超声波辅助与传统热水醇沉法比较,耗能较少,提取效率较高,可作为江永香柚皮多糖提取的一种有效方法。
- 刘小文敖艳全沁果徐思敏王宗成齐成媚何福林
- 关键词:江永香柚多糖响应面
- 食用油中苯并(a)芘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4年
- 概述了食用油中苯并(a)芘残留现状,介绍了当前在食用油苯并(a)芘残留分析中应用的液液萃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样品前处理技术和色谱法、光谱法等检测方法的应用进展。提出了我国食用油中苯并(a)芘检测技术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 刘小文全沁果敖艳程梅徐思敏齐成媚何福林
- 关键词:食用油苯并(A)芘前处理技术
- QuECh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番茄中噻虫嗪、噻虫胺、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残留被引量:35
- 2017年
- 建立了QuEChERS-UPLC-MS/MS法快速同时检测番茄中噻虫嗪及其代谢产物(噻虫胺)、螺虫乙酯及其4种代谢产物(BYI08330-enol-glucoside、BYI08330-mono-hydroxy、BYI08330-enol和BYI08330-ketohydroxy)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NaCl和无水Mg SO4除水后,经N-丙基乙二胺(PSA)和C18粉末净化,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采用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MRM)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7种目标物质在0.2~2 0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2),在0.002、0.02、0.20、2.00 mg/kg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9.9%~1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4%~6.4%,方法定量下限(LOQ)为0.002 mg/kg。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满足番茄中噻虫嗪、噻虫胺和螺虫乙酯及其代谢产物残留的快速检测和确证要求。
- 刘炎欧阳迪庆叶玉凤王成秋焦必宁焦必宁张耀海赵其阳张耀海
-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番茄
- 玉米须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被引量:10
- 2017年
- 为进一步开发玉米须资源,以废弃的玉米须为原料,探讨不同萃取剂、超声时间、表面活性剂、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搅拌转速对类胡萝卜素提取量的影响,同时研究光照、pH、营养元素、超声时间对玉米须类胡萝卜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须类胡萝卜素最适提取工艺条件:以丙酮为萃取剂,超声预处理6 min,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用量1.6%,提取温度35℃,提取时间45 min,液料比13m L·g^(-1),搅拌转速125 r·min^(-1),此条件下的提取量为311.21 mg·kg^(-1),与理论预测值(313.96 mg·kg^(-1))相近。玉米须类胡萝卜素对光照,提取温度,酸碱环境,Ca^(2+)、Mg^(2+)、Fe^(2+)、Fe^(3+)、Zn^(2+)元素和超声处理较为敏感,而在避光、中性环境、Na^+和K^+元素条件下有利于其储存,适度的超声处理在提高玉米须类胡萝卜素提取率的同时对其稳定性无显著影响,节约时间成本。综上,高效利用玉米须中的类胡萝卜素对玉米须深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 敖艳全沁果马良
- 关键词:玉米须类胡萝卜素稳定性
- 果蔬中螺虫乙酯的检测技术及消解动态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7年
- 为全面了解水果、蔬菜和土壤中螺虫乙酯的残留水平及代谢情况,合理评价螺虫乙酯的用药安全性,文章从登记情况、限量标准、检测技术、消解动态、残留现状等方面综述了螺虫乙酯的研究进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 叶玉凤周杰刘炎敖艳朱丽莎张静焦必宁
- 关键词:螺虫乙酯登记情况消解动态
- 外来植物豚草入侵对土壤碳氮转化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选取撂荒田地为试验样地,以入侵植物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为对象,以土著优势物种窃衣(Torilis scabra Thunb.)为参照,通过对入侵植物和土著植物根际土壤的采样分析,研究了入侵植物对入侵地土壤特性及土壤碳氮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土著物种窃衣相比,豚草入侵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89.13%,全氮含量增加42.15%,铵态氮含量增加43.69%,硝态氮含量增加35.36%,微生物量碳增加52.08%,微生物量氮增加61.26%,氮净矿化速率增加1.41倍,氮净氨化速率增加2.06倍,但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变化不明显。由此可见,豚草显著改变了入侵地土壤的理化特性,加速了土壤碳氮转化过程。
- 刘小文何福林齐成媚全沁果敖艳李园骆鹰颜冬冬曹坳程
- 关键词:豚草入侵植物
- 零陵红衣葱葱油树脂的提取与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以零陵红衣葱为原料,探讨不同萃取剂、料液比、时间、温度、提取次数对葱油树脂产品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零陵红衣葱葱油树脂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检测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零陵红衣葱葱油树脂最适提取工艺条件为:以石油醚为萃取剂,提取温度47℃、提取时间100 min、料液比1∶8、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零陵红衣葱葱油树脂的产品得率为0.638 4%。在零陵红衣葱葱油树脂样品中共检测出18种挥发性化合物成分,占其色谱流出总量的97.81%,其中,含硫化合物占3.83%,酸类占24.47%,酮类占2.71%,醇类占17.06%,酯类占10.81%,醛类占0.36%,包括二甲基二硫醚、1,3-二噻烷、己醇、二十烯醇、2-甲基-2-戊醇、3-羟基-2-丁酮、5,7-二甲基色酮-3-甲醛、棕榈酸、十八二烯酸、十八烯酸、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 刘小文盘俊陈雄全沁果敖艳胡莎段丽萍齐成媚何福林袁志辉
- 关键词:GC-MS
- 油茶不同部位黄酮的提取及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6年
- 油茶黄酮是油茶中重要活性成分,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为进一步实现油茶产业链的延伸,推动油茶产业的发展,本文综述了油茶籽、籽壳、油茶饼和油茶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组成、提取分离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油茶黄酮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 覃佐东全沁果敖艳夏雄李治章罗小芳
- 关键词:油茶黄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