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军

作品数:85 被引量:291H指数:10
供职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科研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8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9篇关节
  • 24篇关节置换
  • 21篇膝关节
  • 15篇置换术
  • 14篇膝关节置换
  • 13篇骨折
  • 12篇股骨
  • 11篇髋关节
  • 9篇全膝关节
  • 8篇全膝关节置换
  • 8篇膝关节置换术
  • 7篇动脉
  • 7篇髋关节置换
  • 6篇外翻
  • 6篇膝外翻
  • 6篇骨头
  • 6篇股骨头
  • 6篇关节炎
  • 5篇手术
  • 5篇坏死

机构

  • 52篇宁夏回族自治...
  • 28篇宁夏自治区人...
  • 6篇宁夏医科大学
  • 3篇宁夏医科大学...
  • 3篇宁夏医学院附...
  • 2篇东南大学
  • 2篇兰州大学第一...
  • 2篇海南医学院
  • 2篇苏州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山东省立医院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北海道大学

作者

  • 81篇马军
  • 41篇牛东生
  • 28篇孙玺淳
  • 22篇白志刚
  • 19篇李立新
  • 18篇郭崇军
  • 15篇杨绿林
  • 12篇黄朋
  • 11篇哈若水
  • 9篇郭舟桐
  • 8篇尚小可
  • 7篇李勇
  • 6篇温鹏
  • 5篇陈大治
  • 5篇杨利莉
  • 5篇张多强
  • 4篇张志远
  • 4篇蔡中
  • 4篇巩凡
  • 3篇朱蓉蓉

传媒

  • 23篇宁夏医学杂志
  • 5篇中国矫形外科...
  • 5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8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2篇2017
  • 9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41例
目的:评价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1年2月对41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半髋或全髋置换术,年龄77-92岁,平均81.7岁,术后以Harris评分进行...
白志刚牛东生李立新孙玺淳马军杨绿林首尚小可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外科治疗老年患者
文献传递
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仿真内镜成像在膀胱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仿真内镜成像在膀胱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纤维膀胱镜或手术病理证实为膀胱癌患者75例.对患者术前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图像和仿真内镜图像进行分析,比较多层螺旋CT分期与病理分期的准确率.结果 75例患者共发现病灶94个.螺旋CT分期:T1 26例、T2a 27例、T2b 13例、T3 12例、T4 16例;病理分期:pT1 28例、pT2a 24例、pT2b 14例、pT3 12例、pT4 16例.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膀胱癌准确率为89.4%(84/94);腔内息肉样病变,仿真内镜诊断敏感性96.6%(84/87);膀胱壁无蒂隆起性病变诊断敏感性为90.9%(10/11).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仿真内镜诊断膀胱癌分期准确率为94.5%(91/94),当肿瘤局限于膀胱壁内(≤T2b)时,诊断准确率为91.2%(51/56);肿瘤侵犯膀胱壁外结构时(≥T3),诊断准确率达100.0%(28/28).结论 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仿真内镜成像对膀胱癌术前临床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马军寻正为哈若水郝宏毅杨利莉陈大治李勇
关键词: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肿瘤分期
组合式外固定架结合解剖钢板治疗Ⅲ型Pilon骨折被引量:5
2008年
白志刚王一农牛东生马宁孙玺淳郭舟桐马军郭崇军
关键词:胫骨骨折内固定
个体化软组织平衡技术在膝外翻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膝外翻畸形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个体化软组织平衡技术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方法。[方法 ]膝外翻患者,术前X线测量股骨和胫骨解剖轴线夹角(FTA角),根据膝外翻畸形Keblish分级(轻度<15°;中度15°~3...
牛东生马军
关键词:关节成型术膝外翻软组织平衡
文献传递
TIPS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进展与展望被引量:2
2022年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随着支架技术及临床实践技术的发展,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技术日臻完善。从过去单一使用裸支架到裸支架联合覆膜支架应用或专用Viatorr支架术式,支架通畅性得到了显著提高。此外通过支架口径的选择、分流道穿刺部分的选择等,逐渐减少了因为分流过大引起的肝性脑病、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技术具有微创、安全、降低门静脉压力的确切优点,在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顽固性腹水等方面逐渐成为主要的手术方式之一。
马军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微创陶瓷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
目的 对股骨头早期坏死行微创方法治疗,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增加髋关节活动,避免股骨头坏死方法'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rosisi of the Femoral Head,ANFH)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股骨头...
郭崇军牛东生马军李立新梁钰琪杨绿林黄朋
关键词:CT随访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Hungerford分期,筛选经临床和影像学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48例(68髋),采用超选择灌注扩血管溶栓术,将导管插入患髋旋股内、外动脉及髂内动脉注入扩管溶栓药物。治疗前后6个月分别进行患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0-Ⅱ期有42髋,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评分有统计学差异。Ⅲ-Ⅳ期有26髋,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介入治疗后,41例(83%)髂外动脉造影显示旋股内、外动脉的分支血管轮廓不同程度增粗且分支数目增加;44例(占91%)患者髋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不适得到缓解或消失。治疗后X线、CT、MRI复查坏死骨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新骨形成及修复。结论髂外动脉灌注溶栓、扩血管药物能有效增加股骨头和关节的供血。介入治疗对0-Ⅱ期患者,能够延缓病变的发展,避免或延迟行髋关节置换术。对Ⅲ期、Ⅳ期患者,只能作为姑息疗法,缓解髋关节疼痛症状。
马军张志远
关键词: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疗效评价
不典型肝癌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典型肝癌的CT特征,提高不典型肝细胞肝癌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不典型肝细胞癌完整的手术病理资料和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病例的CT平扫表现为:(1)边缘"晕环"征;(2)囊壁局限性增厚和/或囊壁结节征。增强扫描:(1)动脉期囊壁和/或囊壁结节征早期强化征;(2)门静脉期"晕环"的晚期强化征。所有病例均无典型肝细胞性肝癌的CT特征。结论上述征象为不典型肝癌的特征性CT表现,为不典型肝细胞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李勇马军哈若水蔡中
关键词:CT特征
骨质疏松患者术中假体周围骨折处理思考
目的 对长期卧床,既往患侧有钢板螺钉固定病史,术前骨密度提示:重度骨质疏松患者在行髋关节置换术中,尽管已经轻柔的操作,但是在复位的过程中发生了假体周围骨折,术中如何处理及术后预后情况。
牛东生马军郭崇军杨绿林李立新黄朋梁钰琪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
个体化的软组织平衡技术在膝外翻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在膝外翻畸形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应用个体化软组织平衡技术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方法。方法膝外翻患者,术前X线测量股骨和胫骨解剖轴线夹角(FTA角),根据膝外翻畸形Keblish分级(轻度<15°;中度15°~30°;重度>30°),分为轻、中、重三级并认真评估患者软组织状况。软组织平衡术分为三步,第一步切开关节囊前行髂胫束苹果派样延长,第二步自胫骨结节骨膜下松解骼胫束止点和外侧副韧带,第三步自股骨侧松解外侧副韧带及后外侧关节囊。手术方法采用髌旁外侧入路,不同分级个体化的应用上述3步软组织平衡方法行TKA手术。术后测量FTA角,术后定期随访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价标准KSS评分及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2008年1月~2011年12月,20例(23膝)膝外翻患者,Keblish分级轻度8例8膝,中度7例10膝,重度5例5膝;轻、中、重三级患者应用个体化的软组织平衡方法实施TKA手术;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术前术后FTA角及KSS评分、功能评分结果经SPSS14.0统计学软件做配对样本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部患者术后外翻畸形均得到完全矫正,关节稳定性良好。结论膝外翻畸形TKA术中选择个体化的软组织平衡方案,可以有效地矫正软组织失衡而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同时又可以避免矫枉过正导致术后关节不稳。
马军牛东生孙玺淳白志刚尚小可
关键词:关节成型术膝外翻软组织平衡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