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雪娜

作品数:7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北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水热
  • 4篇四唑
  • 4篇配合物
  • 3篇水热法
  • 3篇热法
  • 3篇甲酸
  • 3篇间苯二甲酸
  • 3篇二甲酸
  • 3篇苯二甲酸
  • 2篇性能表征
  • 2篇双核
  • 2篇氢键
  • 2篇
  • 1篇一维链
  • 1篇一维链状
  • 1篇三唑
  • 1篇水热合成
  • 1篇铜配合物
  • 1篇镍配合物
  • 1篇配体

机构

  • 7篇中北大学

作者

  • 7篇郝雪娜
  • 4篇胡拖平
  • 4篇郑宝花
  • 2篇安博

传媒

  • 1篇广州化工
  • 1篇山西化工
  • 1篇四川化工
  • 1篇化工中间体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6
  • 5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苯并咪唑构筑的镍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015年
利用常温扩散法,基于苯并咪唑(BIM)、2,4,6-三甲基苯甲酸(HTMBA)和氯化镍合成一种新型金属有机配合物[Ni(BIM)2(TMBA)2]n。使用TG、IR、X射线单晶衍射和元素分析对该配合物进行表征,进一步分析得出:该配位聚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金属Ni(II)原子为六配位,形成扭曲八面体构型。
郝雪娜
关键词:苯并咪唑
配位聚合物[Cu(OPT)_2]_n的合成及表征
2015年
利用水热法,以3-(3-羟基)-5-(吡啶-2-基)-1,2,4-三唑和硝酸铜为原料,合成一个结构新颖的3D超分子配位聚合物[Cu(OPT)2]n(1)。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检测及热稳定性分析等结构测定和表征。结果表明,该配位聚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中心Cu(Ⅱ)离子与四个氮原子配位,形成四配位的平面正方形结构,其中两个氮原子来自两个配体的三唑环,另两个氮原子来自两个配体的吡啶环。配合物中存在分子内三中心氢键,并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3D超分子结构。
安博郑宝花郝雪娜胡拖平
关键词:水热法超分子配位聚合物分子间氢键
一维链状铜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表征
2016年
采用水热合成法,用5-(5-四唑基)间苯二甲酸(H_3TZI)、1,4-二(1-咪唑基)苯(BIMB)和氯化铜合成一种结构新颖的配合物[Cu(H_3TZI)_(1.5)(BIMB)_(1.5)(H_2O)_6]_n。经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XRD)、热失重测定(TG)及红外光谱(IR)四种测试方法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从晶体学参数可知:该配合物所属晶系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中心金属Cu原子是六配位,分别与四个N原子和两个O原子相连接,构成了变形八面体构型。配位聚合物为一维链状构型,结构中存在的氢键使其进一步扩展成三维网络结构。
郝雪娜
关键词:氢键
基于四唑基间苯二甲酸构筑的两个镧金属有机框架物及性能表征
利用水热法,以5-(3-(5-四唑基)苯基)间苯二甲酸(L)为配体,通过与稀土金属离子(La)自组装,合成两个结构新颖的金属有机框架物[(LaL(BIB)·2H2O)·H2O]n(1)(BIB=4,4'-二(咪唑基)联苯...
郑宝花郝雪娜胡拖平
关键词:水热法
基于四唑基间苯二甲酸构筑的两个镧金属有机框架物及性能表征
利用水热法,以5-(3-(5-四唑基)苯基)间苯二甲酸(L)为配体,通过与稀土金属离子(La)自组装,合成两个结构新颖的金属有机框架物[(La L(BIB)·2H2O)·H2O]n(1)(BIB=4,4’-二(咪唑基)联...
郑宝花郝雪娜胡拖平
关键词:水热法
文献传递
四唑基羧酸配体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表征
本研究选择用水热法以5-(5-四唑基)间苯二甲酸(H3TZI)和5-(3-(5-四唑)苯基)间苯二甲酸(H3TPIA)为主配体,与不同金属盐合成出了14种结构新颖的配合物,对其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IR和TG测试,...
郝雪娜
关键词:金属配合物
一种吡嗪基三唑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015年
利用水热法,基于3-(3-氧苯基)-5-(2-吡嗪基)-1,2,4-三唑(opt)和硝酸镍合成一种新型配位聚合物[Ni(opt)2(H2O)2]n。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其光谱及结构特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其中,a=0.849 54(16)nm,b=0.729 95(7)nm,c=1.831 3(2)nm,α=90.00°,β=93.412(12)°,γ=90.00°,V=1.133 6(3)nm3,Z=2。中心金属镍原子分别与2个opt中的4个氮原子和2个水分子的氧原子配位,形成六配位的变形八面体构型。
安博郝雪娜郑宝花胡拖平
关键词:水热合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