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
- 作品数:46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常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厅产学研前瞻性项目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低分子量聚四氢呋喃二苯甲酸酯的增塑性能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以传统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聚醚型二甘醇二苯甲酸酯(DEDB)增塑剂作对比,对聚四氢呋喃二苯甲酸酯(PTMGDB_(500))增塑剂增塑的聚氯乙烯(PVC)材料进行研究。本文对增塑剂增塑的PVC材料进行了FTIR和TG表征,并考察了其力学性能、耐乙醇抽出性及耐迁移性。结果表明,增塑剂PTMGDB_(500)增塑的PVC材料在力学性能上介于DOP和DEDB两者之间,而PTMGDB_(500)与PVC间的相互作用更强,在耐迁移、耐乙醇抽出、耐热及耐压等性能方面均优于DOP及DEDB,因此PTMGDB500可作为部分替代DOP和DEDB的增塑剂。
- 钱俊峰吴中孙中华张洋洋何明阳陈群
- 关键词:聚氯乙烯
- 负载型Ru/Al2O3催化剂催化加氢制备氢化双酚A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采用负载型Ru/Al2O3催化剂对双酚A(BPA)加氢制备氢化双酚A(HBPA)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煅烧温度、煅烧时间、还原温度、还原时间、催化剂负载量等制备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确定催化剂最佳制备条件为:煅烧温度200℃、煅烧时间5 h、还原温度100℃、还原时间1 h,Ru负载量(w)3%。同时考察了溶剂类型、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等条件对催化加氢反应的影响,确定催化加氢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选用异丙醇、催化剂用量3%、反应温度160℃、反应压力4.5MPa、反应时间4 h。在上述最佳条件下,双酚A的转化率为100%,氢化双酚A的选择性为97.08%。
- 梁胜彪吴中谢京燕钱俊峰
- 关键词:双酚A加氢
- 一种以硝基苯制备对氨基酚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硝基苯制备对氨基酚的方法,其中主要步骤包括:主要是用以Pt为主要活性组分,以Mg、Cr、Ni为助剂的固体酸催化剂,于在CO<Sub>2</Sub>/H<Sub>2</Sub>O体系,在高压反应釜中氢还原反...
- 何明阳张宇钱俊峰 孙中华吴中
- 文献传递
- 用于连续化制备氢化双酚A的设备及氢化双酚A的连续化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连续化制备氢化双酚A的设备及氢化双酚A的连续化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将双酚A与溶剂进行混合,物料经计量泵、预热器,与氢气一起加入塔式固定床反应器中采用负载型镍基加氢催化剂进行加氢反应生成氢化双酚A粗产...
- 何明阳钱俊峰孙中华孙富安吴中陈群
- 文献传递
- 用于制备N-甲基苯胺和N,N-二甲基苯胺的铜锌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N‑甲基化领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备N‑甲基苯胺和N,N‑二甲基苯胺的铜锌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铜锌催化剂中铜、锌摩尔比为3:1~1:4,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控制在15~30m<Sup>2</Su...
- 何明阳王震孙中华钱俊峰吴中陈群
- 文献传递
- 一种动态铜锌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铜锌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配置浓度呈梯度增加的铜盐和锌盐混合液;配置铝盐溶液;将铜锌混合液按照由低至高的浓度依次加入到铝盐溶液中,同时持续加入碱性沉淀剂形成铜锌铝前驱体;对铜锌铝前驱...
- 陈群钱俊峰何明阳吴中韦梅峻
- 一种烷基环己醇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属于催化加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烷基酚催化加氢生产烷基环己醇的方法,采用烷基酚为原料,在钌基催化剂的作用下,采用间歇釜催化加氢工艺,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力、一定空速下进行烷基酚加氢反应,得到烷基环己醇。本发明中催化剂的...
- 何明阳王钘钱俊峰孙中华孙富安吴中陈群
- 一种乙二醇的加氢精制方法及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二醇的加氢精制方法及设备,精制方法包括,将需要精制的粗乙二醇原料与氢气混合后预热;氢气和粗乙二醇在铜基加氢催化剂作用下进行一级加氢反应,得到加氢产物;将加氢产物冷却后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乙二醇液体进行...
- 陈群钱俊峰何明阳 孙中华陈圣春周维友吴中 韦梅峻
- 一种用于制备间苯二甲胺的催化剂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间苯二甲胺的催化剂及应用,属于加氢催化剂领域,载体为氧化铝或镁铝混合物,活性元素为Ni,助剂1为Co、Mn中的一种,助剂2为Na、K中的一种,通过催化剂载体的制备、活性组分的浸渍以及助剂浸渍,催化...
- 何明阳钱俊峰孙中华孙富安吴中陈群
- 文献传递
- 一种利用乙醇酸甲酯连续氧化制备乙醛酸甲酯/乙醛酸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乙醇酸甲酯连续氧化制备乙醛酸甲酯/乙醛酸的方法。其技术要点如下: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S1、将乙醇酸甲酯气化;S2、将气化后的乙醇酸甲酯与氧化剂共同连续通入反应器中反应;S3、...
- 周维友王祥何明阳钱俊峰吴中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