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云峰

作品数:1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省结核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结核
  • 5篇腰椎
  • 4篇脊柱
  • 3篇胸腰椎
  • 3篇胸腰椎结核
  • 3篇腰椎结核
  • 3篇椎弓
  • 3篇椎弓根
  • 3篇椎弓根钉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骶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植骨
  • 2篇突出症
  • 2篇退行性
  • 2篇椎间盘
  • 2篇椎间盘突出

机构

  • 14篇吉林省结核病...
  • 1篇空军航空大学

作者

  • 14篇夏云峰
  • 6篇董亚军
  • 4篇王中吉
  • 3篇彭喜林
  • 2篇王雪冰
  • 2篇孙鹏
  • 1篇徐海成
  • 1篇刘学来
  • 1篇关志文
  • 1篇张海
  • 1篇张文武
  • 1篇韩兴龙
  • 1篇张金禄
  • 1篇于景来
  • 1篇陆旭
  • 1篇李莉
  • 1篇魏立军

传媒

  • 7篇医师在线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中外医疗
  • 1篇结核病与肺部...
  • 1篇世界复合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
2018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患,主要是因为患者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
夏云峰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退行性改变脊神经根
腰腿痛,未必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2018年
腰腿痛是骨科常见的临床症状,引起原因多达100余种,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其中的常见病因之一.由于部分医生对此类疼痛原因认识不足,诊疗思维固化,对患者主诉和病史分析不足,对体格检查不够重视或过分依赖影像学检查等,容易出现误诊.对此,医生应首先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依据,针对不同患者分析其疼痛来源及性质,结合病史及体征,给予合理的影像学检查,并与相关疾病进行鉴别.
夏云峰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影像学检查疼痛原因常见病因诊疗思维
非典型特点,非典型诊断
2016年
脊柱结核是除肺结核以外最严重且最常见的结核病,占所有骨关节结核病的50%。近年来,脊柱结核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而且临床表现趋于非典型化,即不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疼痛、活动受限,伴有乏力、盗汗甚至低热)、X线表现(相邻或者多节段骨破坏,椎间隙狭窄或消失,脊柱变形或畸形,存在寒性脓肿或钙化)的脊柱结核。这种非典型的病变难以通过临床及X线表现进行诊断,有时会由于延误治疗而并发截瘫。
夏云峰董亚军
关键词:骨关节结核病脊柱结核X线表现椎间隙狭窄脊柱变形寒性脓肿
尺桡骨骨折,分类别治疗重锻炼
2017年
尺桡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前臂骨折,可由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及旋转暴力等造成,具有骨折移位明显、复位困难、易损伤血管神经、易形成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特点。
夏云峰
关键词:尺桡骨骨折骨筋膜室综合征锻炼前臂骨折间接暴力
诊断脊柱结核,不再仅靠X线和病史
2016年
脊柱结核是肺结核之外最严重且最常见的结核病,占所有骨结核病的50%。上个世纪,脊柱结核单单靠一张x线片、一段病史就能诊断,但随着结核杆菌出现变异耐药,加上抗生素滥用,典型的脊柱结核已经很难看到。针对这种情况,目前国内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化验和免疫检查相结合进行综合诊断。可以看出,脊柱结核的诊断是大量辅助诊断的归纳和总结,很考验基层医生对脊柱结核的经验积累。
夏云峰
关键词:脊柱结核病史X线抗生素滥用影像学特征结核杆菌
后路病灶清除混合颗粒骨打压植骨并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腰骶椎体结核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探讨后路病灶清除混合颗粒骨打压植骨并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腰骶椎体结核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5年吉林省结核病医院骨科收治的,行后路病灶清除混合颗粒骨打压植骨并椎弓根钉固定术的腰骶椎体结核患者35例.其中30例患者完成了18个月的随访,男17例,女13例,年龄29~68岁,平均(49.33±10.98)岁.通过手术治疗情况,术前、术后植骨融合时间,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腰骶角度的改善情况,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者术后均无血管损伤、切口感染及尿便障碍等并发症;3例出现单侧下肢放射痛,2个月后缓解.术后摄X线正侧位平片进行随访,23例患者6个月融合,2例9个月融合,2例12个月融合,3例18个月融合.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由术前的E级15例,D级13例,C级2例,提高至术后18个月的E级27例,D级3例.患者术后18个月随访VAS评分、腰骶角度分别为(0.83±0.59)分、(27.10±3.16)°,与术后1周[分别为(2.23±0.63)分、(29.20±3.48)°]及术前[分别为(5.03±1.99)分、(22.49±3.85)°]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1.14,P<0.001;F-142.79,P<0.001);其中,术后1周腰骶角度较术前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9,P<0.001),术后18个月较术后1周腰骶角度有所丢失,但与术前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t=-5.08,P<0.001).结论 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并后路病灶清除混合颗粒骨打压植骨治疗腰骶椎体结核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成为临床实践中选用的手术方法.
夏云峰彭喜林董亚军孙鹏
关键词:清创术内固定器
自体颗粒植骨与髂骨块植骨在单节段胸腰椎结核中的应用对照研究
2023年
目的比较自体颗粒植骨与髂骨块植骨在单节段胸腰椎结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吉林省结核病医院收治的64例单节段胸腰椎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与研究组(32例)。两组均开展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自体颗粒植骨,对照组采用自体髂骨块植骨。针对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并发症,术前与术后7 d时疼痛及神经功能、术前与术后6个月时椎间高度与Cobb角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手术操作时间(140.52±18.65)min、术中失血量(426.65±55.56)mL较对照组(156.32±30.42)min、(514.65±48.60)m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5、6.774,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3%,与对照组的9.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7,P>0.05)。术后7 d时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研究组椎间高度(15.30±3.00)cm与Cobb角(8.32±2.02)°较对照组(17.60±2.98)cm、(10.46±2.1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7、4.073,P<0.05)。结论相较于自体髂骨块植骨,自体颗粒植骨能够有效缩短单节段胸腰椎结核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促进椎间高度与Cobb角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夏云峰
骶髂关节结核手术方式比较
目的总结骶髂关节结核的手术方式,并对其进行比较。方法 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吉林省结核病医院收治并得到随访的骶髂关节结核共40例,其中男16例,女24例。术前抗结核治疗2至4周,治疗方案为3HRZE/9至15H...
王中吉董亚军夏云峰
关键词:手术方式
文献传递
新型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复合抗结核药物和钛网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新型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复合抗结核药物和钛网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吉林省结核病医院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中接受了新型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复合抗结核药物和钛网内固定治疗并完成随访的患者共50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结核病变位于胸椎28例,腰椎22例,术前神经功能分级按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其中A级1例,B级1例,C级6例,D级9例,E级33例。术前抗结核治疗2周,治疗方案为3HRZE/9-15HRE。患者术后第2周及出院后每3个月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椎间融合情况、脊柱畸形程度、ASIA神经功能分级,分析统计患者治愈情况。结果50例患者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随访(20±8)个月;术后无死亡,无严重脊髓神经、大血管及重要脏器损伤,无并发症出现。病椎疼痛症状均消失、椎间融合优良率(I级+Ⅱ级)为94.0%(47/50),后凸畸形平均即时矫正(20.0±0.7)°,末次随访平均丢失(1.2±0.3)°,内固定取出后平均丢失(0.5±0.2)°,术后ASIA分级E级50例。本组患者均于手术后1~2周内离床下地行走。总治愈率为100.0%(50/50)。结论新型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复合抗结核药物和钛网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临床疗效肯定、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脊柱结核的有效方法。
王中吉陆旭于景来李莉夏云峰王雪冰
关键词:结核羟基磷灰石类骨黏合剂抗结核药脊柱融合术
前路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效果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前路病灶清除联合钛笼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thoraco-lumbar spinal tu⁃berculosis,TLSTB)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吉林省结核病医院收治的90例TLSTB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内植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小切口前路病灶清除术,对照组术中使用髂骨支撑植骨联合钢板内固定,研究组使用钛笼植骨联合钛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植骨融合时间、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住院时间、植骨融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Cobb角为(4.78±0.75)°,ODI评分为(17.05±2.5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42±0.90)°、(20.12±2.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5、5.492,P均<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STB患者在前路病灶清除中使用钛笼植骨内固定治疗能够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抑制Cobb角丢失,促进患者椎体功能恢复。
夏云峰
关键词:前路病灶清除胸腰椎结核内固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