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容

作品数:7 被引量:120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导水率
  • 2篇干旱
  • 2篇半干旱
  • 1篇地理
  • 1篇对植
  • 1篇叶脉
  • 1篇植物
  • 1篇森林生物
  • 1篇森林生物量
  • 1篇生理
  • 1篇生理功能
  • 1篇生态位
  • 1篇生态位宽度
  • 1篇生物量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水力
  • 1篇水力学
  • 1篇水力学特性
  • 1篇碳平衡
  • 1篇土地利用

机构

  • 7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市地理信...

作者

  • 7篇龚容
  • 3篇徐霞
  • 3篇高琼
  • 2篇王亚林
  • 1篇李霞
  • 1篇吴凤敏
  • 1篇江红蕾
  • 1篇范文武
  • 1篇田晓宇

传媒

  • 3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退耕还林(草)政策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以内蒙古太仆寺旗为例被引量:15
2018年
基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太仆寺旗1995、2000、2005和2008年四期土地利用现状和同时期社会经济统计数据,CLUE-S模型理论框架,结合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和生态系统过程模型,设定生态效益最优、经济效益最优、综合效益最优、现状及预测五种情景,并基于五种情景,对太仆寺旗的土地利用数量需求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优化配置。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导致区域土地利用的剧烈变化,但其综合效益与生态效益变化趋势一致。从用地结构来看,太仆寺旗的土地利用现状还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通过综合最优目标的优化,耕地、草地和其他用地在优化后的比例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30.34%、35.33%和12.48%,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分别提高了6.2%、2.1%和3.89%,并且向着更加生态与集约的方向发展。从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上来看,其东北部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显著,退耕还林(草)政策仍是导致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发生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今后,只有以综合效益最优为目标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才能保证在现状土地利用效益不减少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增加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土地利用既满足生态环境的要求,又能提高其经济产出,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田晓宇徐霞江红蕾龚容龚容
关键词:退耕还林(草)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围封对温带半干旱典型草原群落种间关联的影响被引量:19
2016年
为明确围栏封育对温带典型草原群落物种种间关系的影响,运用方差比率法、基于2×2列联表的χ^2检验、Ochiai指数、Spearman相关分析,对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封育6年的围封样地及围栏外样地的主要优势种及伴生种进行了种间关联和相关性分析。同时运用生态位宽度指数分析围栏内外物种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及种间竞争情况。结果表明:1)基于2×2列联表的χ^2检验结果表明围栏内9个种对显著正联结,4个种对显著负联结(p≤0.05),围栏外有19个种对显著正联结,8个种对显著负联结;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围栏内有10个种对显著正相关,16个种对显著负相关,围栏外有12个种对显著正相关,30个种对显著负相关。χ2检验和Spearman检验结果表明围栏内群落处于稳定发展状态,而围栏外群落处于退化阶段。2)围栏内外的优势种Ochiai指数都较高,但χ^2检验并不显著,表明优势种之间的关联程度高,但存在相对独立的分布格局。3)围栏内主要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大于围栏外,说明围栏封育保护了主要优势种的生长。
龚容高琼王亚林
关键词:种间联结生态位宽度
2001-2013年中国灌木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13
2017年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主要来源,NPP的变化反映了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及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在我国广泛地分布着相当于国土面积20%的灌木林,其NPP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利用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估算了中国6类主要灌木生态系统2001–2013年的NPP,并分析了其季节和年际间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灌木生态系统的年平均NPP为281.82 g·m^(–2)·a^(–1),其中亚热带常绿灌木年平均NPP最高为420.47 g·m^(–2)·a^(–1),而高寒荒漠灌木半灌木年平均NPP最低为52.65 g·m^(–2)·a^(–1)。在2001–2013年间,中国灌木生态系统的NPP以1.23 g·m^(–2)·a^(–1)的速度显著增加,其相对变化速率达到了5.99%,其中高寒荒漠灌木半灌木、温带荒漠灌木半灌木、温带落叶灌木以及亚热带常绿灌木的NPP都显著增加,温带落叶灌木的NPP增长最快,达到3.05 g·m^(–2)·a^(–1),亚高山常绿灌木则以0.73 g·m^(–2)·a^(–1)的速率显著下降,亚高山落叶灌木则无显著变化趋势。不同灌木生态系统的NPP对不同季节气候变化的响应不同,但总体上中国灌木生态系统NPP的变化更多受到降水变化的影响,此外,春季气温升高也对NPP的增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王亚林王亚林龚容吴凤敏
关键词:CASA模型净初级生产力灌木碳平衡气候变化
沿气温梯度中国森林生物量分布特征被引量:3
2017年
基于长期定位监测的森林生物量数据以及气象数据,利用生物量加权计算法和空间关联法,研究气温梯度下中国森林生物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森林总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随着温度梯度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随着气温的增加而持续升高,当气温达到一定值,森林总生物量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继而又逐渐上升最后下降趋势.地上生物量随着温度梯度变化有微小差别,随着气温的增加而直接下降,继而又逐渐上升,最后呈下降趋势,在低温前期没有上升的趋势.2)植物地上生长与地下生长对温度有不同的响应机制,具有滞后效应.3)对森林生物量总贡献,地上生物量比地下生物量贡献大,茎生物量比枝叶生物量贡献大.以上结果表明了我国森林生物量随着气温的变化有明显规律可循,气温对生产力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
李霞徐霞龚容江红蕾田晓宇
关键词:森林生物量
叶片结构的水力学特性对植物生理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3
2015年
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呼吸、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水分在叶片中的运输路径,而对叶脉结构及其生态学意义研究甚少。近年来关于叶片叶脉结构、气孔结构的功能及叶片水力学特性的意义研究已经成为植物生理生态的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叶脉的结构性状的指标(叶脉密度、直径、间距等),叶片水力学结构特性对植物生长、水分运输、气体交换、光合作用等生理功能的影响,及其与植物对干旱适应性之间的关系。叶脉结构是决定叶片生理功能的基础,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分析比较不同种类植物叶脉结构形态与导水、光合、呼吸、同化作用之间的关系,建立植物茎干-枝-叶系统水力传导的机理性模型,用以探索不同植物功能结构和高效用水生理生态学机制,据此评估不同种类植物在未来气候情景下的地位。
龚容高琼
关键词:导水率生理功能
干旱半干旱区三种锦鸡儿植物导水结构的特征差异
龚容高琼
关键词:抗旱性
三种锦鸡儿属植物水力结构特征及其干旱适应策略被引量:19
2018年
水分胁迫是干旱半干旱区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以干旱半干旱区的3种锦鸡儿属植物为研究对象,从生态适应策略角度来分析3种锦鸡儿植物产生生态分离的原因。对三种锦鸡儿属植物茎干叶片的显微结构、生理功能(导水率、光合速率以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测定,并统计了3种锦鸡儿植株的形态特征,如一、二级枝的直径、长度、末端叶面积。结果表明:三种锦鸡儿属植物都能形成较小的导管直径来适应旱生环境,但是在导水结构上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中间锦鸡儿的导管直径最小,次脉密度和最大净光合速率最大;柠条锦鸡儿的导管直径、叶片厚度和比叶重(LMA)最大。小叶锦鸡儿在导水率下降50%时的水势(P_(50))最大,水分胁迫时极易发生栓塞,但正是由于导管的栓塞降低了水分运输效率,使其在旱生环境中能够通过减少水分的供应来降低水分的丧失,从而保证自身生长的水分需求;而中间锦鸡儿则主要通过减小导管直径来适应旱生环境;柠条锦鸡儿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抗栓塞能力最强,抗旱性最好,同时柠条锦鸡儿可以通过减少蒸腾面积来减少水分的丧失。植物的导管直径大小、叶片厚度、LMA、叶脉密度对植物导水速率、光合速率等生理功能都有一定的影响。
龚容徐霞徐霞江红蕾李霞关梦茜
关键词:导水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