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董淼

董淼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护理
  • 2篇围术期
  • 1篇导管
  • 1篇端头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状况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指数
  • 1篇腰带
  • 1篇异位妊娠
  • 1篇异位妊娠破裂
  • 1篇引流
  • 1篇引流导管
  • 1篇孕产
  • 1篇孕产妇
  • 1篇妊娠
  • 1篇妊娠破裂
  • 1篇实时监控
  • 1篇手术
  • 1篇术期护理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董淼
  • 1篇陈淼
  • 1篇姜梅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三定”急救护理在异位妊娠破裂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9
2021年
目的探讨“三定”急救护理在异位妊娠(EP)破裂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EP破裂出血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三定”急救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及急救时间;比较干预后两组休克指数;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两组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救护时间及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休克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APTT及PT均短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三定”急救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EP破裂出血患者抢救成功率,缩短急救时间,并可预防休克发生,改善凝血功能。
吕元葳董淼
关键词:异位妊娠破裂出血抢救成功率休克指数
胎儿宫内输血临床疗效及护理经验总结
2023年
目的总结胎儿贫血病例接受宫内输血(intrauterine blood transfusion,IUT)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护理经验。方法收集2020–2022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接受IUT的4例胎儿贫血病例资料。4例孕妇年龄24~38岁,胎儿贫血原因不明。4例孕妇得知胎儿贫血后均产生焦虑情绪,因此在IUT术前对孕妇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术中进行一对一陪伴,且密切检测有无输血反应,术后观测穿刺部位并对新生儿进行24 h监护。结果4例孕妇分别于孕中期及孕晚期行1~3次IUT,最小输血孕周为25+周,输血量20~107 mL/次。除有2例孕妇曾在孕晚期IUT过程中出现不规律宫缩以外,其余IUT治疗过程均顺利。经IUT后胎儿血红蛋白、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心胸面积比明显改善,除1例孕妇未在本院分娩,无法得知胎儿结局外,其余3例胎儿均获得良好结局。结论术前对孕妇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术中术后进行严密的孕期监测及母胎并发症的预防,是提高IUT临床疗效,获得良好胎儿结局的关键。
董淼姜梅
关键词:胎儿贫血宫内输血围术期护理
基于风险评估策略的分级管理在高危孕产妇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基于风险评估策略的分级管理在高危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110例高危孕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风险评估策略的分级管理,两组均干预至分娩结束出院。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及不良妊娠情况;于分娩后6周,比较两组产后抑郁情况。结果干预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不良妊娠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风险评估策略的分级管理可缩短高危孕产妇住院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量,并降低不良妊娠和产后抑郁的发生风险。
董淼陈淼
关键词:高危孕产妇
围术期全方位护理联合放松疗法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前焦虑、手术并发症和切口愈合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围术期全方位护理联合放松疗法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前焦虑、手术并发症和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纳入2023年1-12月本院收治的拟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88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围术期全方位护理联合放松疗法)及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各44例。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术前心理状况[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入院时及出院时癌因性疲乏[Piper疲乏修正量表(RPFS)]、生活质量[国际肿瘤患者生命质量测定表(QOL-C30)],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统计并发症、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首次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无差异(P>0.05);干预后,术前观察组STAI评分状态焦虑(38.78±3.62分)、特质焦虑(37.31±3.46分)均低于对照组(41.09±3.25分、39.83±3.29分),RPFS评估出院时观察组轻度疲乏比例(36.4%)高于对照组(29.6%),中度疲乏(54.6%)及重度疲乏(9.1%)比例低于对照组(59.1%、11.4%),观察组QOL-C30各项评分及整体评分(70.57±6.18分)均高于入院时(58.41±6.40分)及同期对照组(65.67±6.35分),护理满意和非常满意占比(100.0%)高于对照组(90.9%)(均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切口愈合情况均良好。结论:围术期全方位护理联合放松疗法能够降低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前焦虑、癌因性疲乏,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赵琳莹董淼
关键词:宫颈癌根治术围术期全方位护理放松疗法术前心理状况
一种家庭式鼻氧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庭式鼻氧管,包括引导管路、呼吸端头、位置感应报警器和空气缓冲阀。位置感应报警器设置在呼吸端头上,位置感应报警器上设有一个以上的红外线探头。空气缓冲阀设置在呼吸端头的连接通道上。利用位置感应报警器可对...
董淼
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的临床护理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感染的发病因素与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2011年9月到2013年11月选择在我院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患者120例,对腹部切口感染进行判断并对临床相关资料进行了调查分析,同时积极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术后发生腹部切口感染9例,发生率为7.5%。经过积极应用抗生素与相关方法进行对症处理,同时配合积极的护理干预,所有切口感染患者都愈合出院。我们以术后发生腹部切口感染为因变量,以调查的内容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住院时间、合并糖尿病为导致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P<0.05)。结论妇产科子宫切除手术腹部切口的感染发生率比较高,多与年龄、住院时间、合并糖尿病等有关,要积极根据危险因素加强临床护理。
董淼
关键词:子宫肌瘤切除腹部切口临床护理
腹膜透析练习腰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膜透析练习腰带,包括一个腰带体和设置在腰带体前端的、用于模拟练习腹膜透析过程的密闭空腔。腰带体的前端设有通孔,密闭空腔上设有排气孔和引流导管,引流导管上设有开关,引流导管的端部设有鲁尔接头。通过佩戴...
董淼
门诊护理流程再造对门诊患者就诊时间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综合分析门诊护理流程再造对门诊患者就诊时间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本院(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200例门诊患者作为对照组,再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200例门诊患者作为实验组....
董淼
关键词:门诊患者就诊时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