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2篇血清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纵隔
  • 2篇文献复习
  • 2篇腺癌
  • 2篇复习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多普勒超声检...
  • 1篇胸部
  • 1篇胸膜
  • 1篇胸膜孤立性纤...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血清铁
  • 1篇血脂

机构

  • 11篇长江大学
  • 6篇荆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1篇陈东祥
  • 7篇李明忠
  • 5篇冯勇军
  • 4篇何武
  • 1篇岳信
  • 1篇许汝清
  • 1篇胡小苗
  • 1篇盛波
  • 1篇孟冰
  • 1篇罗飞
  • 1篇文静

传媒

  • 7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医学新知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与乳腺癌的相关性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血脂及载脂蛋白与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82例患者及健康体检对照者80例的血清,分析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等情况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的测定值。结果乳腺癌组TC、TG、LDL-C、Apo-B分别为(6.20±0.24)mmol/L、(2.45±0.12)mmol/L,(4.58±0.20)mmol/L、(1.25±0.15)g/L,对照组为(4.00±0.20)mmol/L、(0.67±0.17)mmol/L、(2.14±0.22)mmol/L、(0.86±0.24)g/L,乳腺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HDL-C、Apo-A分别为(0.90±0.11)mmol/L、(1.20±0.22)g/L,对照组为(1.98±0.21)mmol/L、(1.36±0.20)g/L,乳腺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小≥2 cm组TC显著高于<2 cm组(P<0.05)。淋巴结转移者TC、TG、HDL-C、LDL-C、Apo-A、Apo-B与无转移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腺癌低分化组血清TG水平高于高分化组,而高分化组血清HDL-C、Apo-A水平低于低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G、LDL-C、Apo-B异常升高,HDL-C、Apo-A的异常下降与乳腺癌的发生及恶变有相关性。
蒋圣早陈东祥
关键词:乳腺癌血脂载脂蛋白
血清铁与乳腺癌化疗后脂肪肝形成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清铁与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脂肪肝形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2年中因乳腺癌接受术后化疗的80例患者,采取定期血清铁检测和肝脏B超检查,了解血清铁及肝脏结构的变化。化疗前肝脏超声表现和实验室指标异常者除外。酶联免疫定量测定血清铁水平。结果:化疗第3疗程完成后,本组80例中,经B超检查全部诊断为脂肪肝,每次化疗后5d内血清铁(59.1±6.5)μmol/L,和化疗前(7.1±3.5)μmol/L比较明显升高(P<0.01)。8d后恢复正常,化疗后半年、1年、2年分别有42例、32例和18例提示脂肪肝。结论:化疗后可出现一过性血清铁升高,铁可能与化疗药物在脂肪肝形成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
李明忠冯勇军陈东祥
关键词:血清铁脂肪肝乳腺癌化疗多普勒超声检查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的应用体会
2015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的方法及体会。方法21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健侧单肺通气。所有操作过程均在胸腔镜下完成肺叶切除+系统淋巴结清扫。结果2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术后肺不张2例,乳糜胸 1例,无围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175±56)min,术中出血量(150±50)ml,每例摘除淋巴结(14.2±2)枚。结论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安全、可行,值得临床应用。
陈东祥岳信李明忠
关键词:胸腔镜肺癌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1例并文献复习
2012年
孤立性纤维性瘤(SFT)是一类临床上较少见的问质细胞肿瘤。SFT生长缓慢,多数无临床症状,其临床体征和影像学表现很难与肺部的恶性肿瘤鉴别,确诊有赖于病变部位的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SFT的治疗以手术整体切除为最佳,本院于2011年10月收治1例SFT患者,现报道如下。
何武李明忠许汝清陈东祥冯勇军盛波
关键词:手术
陈旧性创伤性膈疝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陈旧性创伤性膈疝的预防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分析2013年5月收治的陈旧性创伤性膈疝1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围手术期顺利,痊愈出院,随访未发生膈疝复发。创伤性膈疝表现错综复杂,常易误诊、漏诊。结论:凡是胸腹部严重直接或间接暴力损伤的急诊患者,均要考虑创伤性膈肌破裂可能,X线检查时常规CT3D有助于诊断。陈旧性创伤性膈疝一旦确诊应早期进行手术治疗。
陈东祥冯勇军李明忠
关键词:膈疝创伤性手术
外伤性左侧腹股沟斜疝并肠破裂1例分析
2012年
外伤性腹股沟斜疝并肠破裂临床并不常见,且易漏诊和误诊。临床上应该仔细观察病情变化,正确分析辅助检查结果,不过分依赖某项检查。腹部诊断性穿刺(DPP)、X线检查阴性结果不能作为否定的依据,必要时短期内反复检查。一旦明确诊断,以急诊手术为主。手术重点是对肠破裂、疝和腹腔感染的处理,肠破裂的处理要放在首位。
何武陈东祥李明忠罗飞文静孟冰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肠破裂手术
腹部非胃手术术后胃瘫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总结腹部非胃手术术后胃瘫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腹部非胃手术术后胃瘫病例1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均经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综合治疗治愈,无1例再手术,胃镜检查的患者可加快胃功能恢复。结论:腹部非胃手术术后胃瘫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综合治疗效果较好,尤其要重视适时的胃镜检查使用,早期配合中药内服或灌肠,避免盲目地再次手术。
李明忠陈东祥冯勇军
关键词:术后胃瘫非胃手术诊治
Sturge-Weber综合征1例
2014年
1病例 患儿男,3个月,因"半天内抽搐4次"入院。患儿为第2胎第2产足月剖腹产,出生体质量3000g,Apgar评分1min 8分,5min 10分。出生即发现患儿左侧颜面、前胸、后背及上肢可见巨大红斑,边缘清楚,压之褪色,左上肢明显粗于右上肢。行母乳喂养,2个月时垂直位时能抬头,可协调地注视物体,三个月会抬头,头可转向声源,有时会微笑。3个月时,患儿受凉后下午3:00出现右下肢的抖动,持续约数分钟自行缓解。无双眼凝视,无发热,无呕吐、腹泻。家属未予重视。下午4:00患儿右下肢再次出现抖动,夜间12:00点左右患儿出现抽搐,表现为双眼向右侧凝视,上肢强直抖动,随后右下肢强直抖动,无面色发绀,持续数分钟自行缓解。
侯金波陈东祥
关键词:STURGE-WEBER综合征血管瘤青光眼癫痫
免拆线技术加阴茎根部皮肤环切在矫治包皮过长中的应用
陈东祥陈洪俊何武熊炜张东平胡小苗许汝青张立军
利用畸形较正原理,寻求最佳手术方式,对包皮过长患者采用免拆线技术加阴茎根部皮肤环切,使之达到临床正常或生理正常状态,明显降低了并发症,且外形美观。具体方法:常规备皮,消毒,铺巾。皮下浸润麻醉,于阴茎根部标出环形切口线,将...
关键词:
关键词:阴茎根部
闭合型外伤性纵隔气肿28例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总结分析闭合型外伤性纵隔气肿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及预后,提高对闭合型外伤性纵隔气肿疾病本质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医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诊治的28例外伤性纵隔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为行纵隔切开引流,胸腔闭式引流及保守治疗,均行针刺排气。结果:13例为坠落伤,9例为车祸伤,6例为钝器击伤。28例均首发表现为纵隔气肿,最常见的症状为颈、胸部皮下气肿25例(89.3%)、胸骨后不适3例(10.7%)。外伤性纵隔气肿可根据患者呼吸困难的程度和纵隔气肿扩散情况分为张力性和非张力性两种。28例患者均恢复良好,随访5月至2年,无纵隔气肿复发。结论:颈、胸部皮下气肿及影像学检查是诊断闭合型外伤性纵隔气肿的主要依据,纵隔切开引流、针刺排气和胸腔闭式引流术等个体化综合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措施。
陈东祥冯勇军何武李明忠
关键词:纵隔气肿外科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