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秋

作品数:19 被引量:24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紫杉
  • 7篇紫杉醇
  • 7篇红豆杉
  • 4篇云南红豆杉
  • 4篇细胞
  • 3篇银杏
  • 3篇银杏内酯
  • 3篇愈伤
  • 3篇愈伤组织
  • 3篇内酯
  • 3篇组织培养物
  • 2篇丹参
  • 2篇悬浮细胞
  • 2篇悬浮细胞培养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银杏内酯B
  • 2篇诱导子
  • 2篇真菌诱导子
  • 2篇色谱

机构

  • 19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湖北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19篇胡秋
  • 17篇朱蔚华
  • 6篇陈永勤
  • 3篇戴均贵
  • 2篇李新兰
  • 1篇邱德有
  • 1篇朱兆仪
  • 1篇程克棣
  • 1篇徐贵祥
  • 1篇王慕邹
  • 1篇王玉萍
  • 1篇赵剑
  • 1篇樊红霞
  • 1篇王淑芳
  • 1篇陆俭
  • 1篇章观德

传媒

  • 3篇药学学报
  • 3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中草药
  • 2篇湖北大学学报...
  • 2篇中药材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01
  • 6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4
  • 2篇1990
  • 2篇1980
  • 1篇197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薄盖灵芝菌种的保藏
1990年
本文报告了4种方法保藏薄盖灵芝工业化生产菌株GC_1的实验结果。通过对发酵菌丝干重、菌丝中尿嘧啶核苷、腺嘌呤核苷等有效成分的测定,表明常温石蜡油加橡胶塞的方法保藏薄盖灵芝菌种是简便可靠的。
徐贵祥胡秋岳德超王淑芳
关键词:菌种保藏
银杏再生根和不定根的形成及其中银杏内酯的产生被引量:4
2000年
附加 0 .5mg/ L 2 ,4 - D的 DCR培养基较适合愈伤组织再生根的形成 ,从子叶上能直接诱发不定根 ;根培养物的生长速度远比愈伤组织慢 。
戴均贵朱蔚华吴蕴祺胡秋
关键词:银杏不定根银杏内酯离体培养
毛花洋地黄栽培群体的类型及其初步选择
1980年
毛花洋地黄良种选育工作,在国外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本工作初步研究了毛花洋地黄栽培群体的类型,并进行了初步选择;从中分出:阔披针、披针、线披针、长叶和长卷叶五个类型,其中以阔披针和披针型叶片中毛花甙C的含量较高。选择高含量类型的植株留种,可以提高下一年栽培生产的原料中毛花甙C等的含量,是有其实际意义。本工作结果可供毛花洋地黄选种工作的参考。
朱蔚华吕瑞绵胡秋王慕邹章观德
关键词:产量统计高含量单株选择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豆杉组织培养物中SINENXANS的含量被引量:6
1998年
报道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豆杉组织培养物中sinenxans含量的方法,其操作简便,可快速、准确地进行样品测定.样品以石油醚(60~90℃)—丙酮(520)提取后,用Sep-PakC18进行柱前预处理.采用SpherisorbC18柱,以甲醇—乙腈—水(65152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于227nm处进行检测.被检测成分的色谱峰分离完全,方法线性良好.
吴蕴祺朱蔚华胡秋陈永勤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红豆杉植物组织培养紫杉醇
银杏单细胞克隆研究被引量:12
2000年
目的 :利用银杏单细胞克隆系 ,探索银杏内酯生产的稳定性与细胞均一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植物细胞平板技术培养。结果 :L 谷氨酰胺能大大促进银杏细胞的植板率 ;植板率在 0 .5~ 5 .0× 10 4 cell·ml-1随密度的增加而升高。获得的 48个克隆株系中G 2 2株系银杏内酯B(GKB)含量高达 0 .0 99% ,且大部分克隆株系在继代培养过程中能保持相对稳定。结论 :在银杏组织培养过程中 ,利用单细胞克隆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银杏内酯生产不稳定性的问题。
戴均贵朱蔚华吴蕴祺胡秋张大勇
关键词:银杏银杏内酯B
前体及真菌诱导子对银杏悬浮培养细胞产生银杏内酯B的影响被引量:48
2000年
目的:探索前体及真菌诱导子对银杏悬浮培养细胞产生银杏内酯B的影响。方法:通过向培养基中补加前体及真菌诱导子,考察它们对悬浮培养细胞生物量及银杏内酯B产量的影响。结果:于培养基中添加100mg·L-1异戊二烯及低浓度(10mg·L-1,50mg·L-1)的牛儿醇能提高GKB的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69%,138%和114%。从10种真菌诱导子中筛选出效果较好的日本根霉诱导子,当添加浓度为5mgGE·L-1,诱导培养3d时,悬浮细胞的GKB产量比对照增加约1倍。结论:在银杏悬浮细胞培养过程中,添加前体物质及应用真菌诱导子是提高银杏内酯B的有效手段之一。
戴均贵朱蔚华吴蕴祺胡秋张大勇
关键词:前体诱导子悬浮细胞培养银杏内酯B银杏
丹参组织培养物中二萜类成分的研究被引量:6
1998年
从丹参组织培养物中首次分离得到2个二萜类成分。经理化常数测定、光谱分析。
束昱朱蔚华胡秋
关键词:丹参
西洋参组织培养初报被引量:3
1980年
利用三年生西洋参嫩茎截段,在67-V琼脂培养基上诱导发生愈伤组织,3个月以后从母体剥离进行继代培养。愈伤组织在67-V培养基上生长比在MS培养基上为好。在67-V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的生长调节剂和不同的天然补充物,不仅影响到愈伤组织的生长,而且还明显地影响到其中皂甙的含量,在加有大豆粉0.5%的67-V培养基上培养的西洋参愈伤组织干物中皂甙含量达8.5%。
朱蔚华李新兰齐玲敏胡秋张荫鳞程克棣
关键词:愈伤组织西洋参继代培养
浙贝北引
1979年
浙贝栽培历史悠久,主产我国浙江鄞县樟村,由于老产区地少人多,扩大种植面积困难。近年来,在气候相似的江南地区如上海、江苏、湖南、湖北等地相继引种浙贝,已取得一定成绩。北京地区从1973年引种浙贝,到1978年为止,由减产到增产,证明江南的浙贝,能在北京安家落户,为浙贝进一步扩大引种地区,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李志亮刘玉琇徐昭曦吕瑞绵宋洪涛胡秋
关键词:生长期物候期
丹参组织培养研究被引量:19
1994年
本文介绍中药丹参组织培养研究简况,包括愈伤组织的诱导发生,通过诱变、驯化与选择,获得含丹参酮的红色愈伤组织的新无性系,及其试验培养的初步结果。
朱蔚华胡秋朱兆仪王玉萍
关键词:丹参丹参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