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海

作品数:37 被引量:201H指数:9
供职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哈尔滨市青年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热证
  • 16篇泻心汤
  • 16篇黄连
  • 16篇大黄黄连泻心...
  • 15篇寒热
  • 15篇寒热证
  • 12篇理中丸
  • 11篇溃疡
  • 10篇胃溃疡
  • 7篇醋酸
  • 7篇醋酸涂抹
  • 6篇桂枝
  • 5篇消炎
  • 5篇消炎痛
  • 5篇桂枝甘草汤
  • 5篇甘草
  • 5篇甘草汤
  • 4篇益气
  • 4篇幽门结扎
  • 4篇结扎

机构

  • 25篇黑龙江中医药...
  • 14篇长春中医药大...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中山大学
  • 1篇福建中医学院
  • 1篇中山市人民医...

作者

  • 37篇于海
  • 21篇李冀
  • 20篇赵伟国
  • 17篇蒋蕾
  • 17篇柴剑波
  • 16篇毕珺辉
  • 13篇谢田
  • 5篇张文风
  • 4篇李胜志
  • 4篇李秀文
  • 3篇赵雪莹
  • 1篇吴泽民
  • 1篇李光
  • 1篇苏鑫
  • 1篇魏岩
  • 1篇徐峰
  • 1篇刘蔚雯
  • 1篇赵书锋
  • 1篇左军
  • 1篇王宏英

传媒

  • 11篇中医药信息
  • 5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中医药学报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光明中医
  • 2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11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7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复方组分配伍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通过中药有效成分及有效组分进行组方配伍研究,探讨中药复方有效组分配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特点,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徐峰蒋蕾于海李冀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中药复方
桂枝甘草汤及其提取物组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本实验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研究入手应用现代中药化学方法提取分离桂枝甘草汤组分,通过对其药效药理的观测,以确定桂枝甘草汤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组分及其基本机制。 方法: 通...
于海
关键词:桂枝甘草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DACKLDH
文献传递
张锡纯“大气说”浅析被引量:5
2007年
就张锡纯所谓"大气"的概念、生成与作用及大气下陷的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将其升陷汤与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进行比较,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启示。
李冀于海
关键词:大气下陷升陷汤补中益气汤
桂枝甘草汤及其提取物组分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探讨桂枝甘草汤及其提取物组分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分别用氯化钡,乌头碱,哇巴因三种药物制备三种心律失常模型,观察桂枝甘草汤及其提取物组分对心律失常的作用。结果:桂枝甘草汤及其提取物的水组分、30醇组分对多种实验性心律失常有明显的对抗作用。结论:桂枝甘草汤抗心律失常作用有效物质群(组)主要为水组分、30醇组分。
李冀赵伟国李胜志于海
关键词:桂枝甘草汤氯化钡乌头碱哇巴因心律失常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臁疮腿1例
2014年
病例孟某某,女28岁,商场售货员,6月29日来诊,自述一年前左小腿胫骨内侧被毒虫咬伤,抓挠后皮肤破损,后至创口扩大、破溃,久不收口,不断有液体渗出,颜色暗淡,西医诊断为慢性溃疡,内服及静注抗生素,外用激素类药物,治疗半年无效。证见:左胫骨内侧有一创面,火柴盒大小,创口略凹陷,创面有灰红色液体附着,周围皮肤颜色略深,创口无明显疼痛,反见轻微麻木感,小腿略肿。现兼见头晕乏力,食少纳呆,面色萎黄,皮肤干燥搔痒,搔抓后脱屑,抓痕明显,久不消退,头皮屑严重增多,自述不用强力祛屑洗发水则头皮屑脱落如雪片。月经量少,色淡,有间断性闭经。舌淡少苔,脉虚涩无力。
于海李秀文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臁疮中医药疗法
方剂学“谨守病机,前后贯通”教学法探讨
2013年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方剂组成及运用的一门科学,是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然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即使学生对方剂学教材中的所有考点,如组成、功效、主治及方解都已熟记,但面对患者时仍然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无法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临证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瓶颈。如何提高学生的中医临床能力,已成为方剂学教学的当务之急。因此,笔者提出"谨守病机,前后贯通"的方剂学教学方法,探讨如下。
于海
关键词:中药方剂学教学方法
吴有性《温疫论》之“证、法、方”浅析被引量:5
2021年
《温疫论》作为我国第一部论述急性传染性疾病的专著,体现了吴有性在疫病辨证及论治方面的诸多独到见解,即在病因上明确提出“异气”致病,创造性地以膜原为主要病位,提出“治疫以逐邪为第一要义”,倡导治疗以攻邪为主兼顾扶正,重视“汗法”“下法”的使用,运用灵活多变的药物配伍创达原饮、三消饮等名方,奠定了疫病辨证治疗的理论基石。
马金玲于海魏岩张文风
关键词:《温疫论》吴有性辨证治法达原饮
基于血液流变学和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复方筛选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以血液流变学和坐骨神经传导速度为药效学指标,评价和筛选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有效中药复方。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复方1组、复方2组、复方3组,并另设正常对照组。观察不同中药复方对并发DPN的大鼠体重、血糖、血液流变学、坐骨神经传导速度(MNCV)的影响。结果治疗8周后,糖尿病大鼠体重、血糖、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加快,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三组中药复方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不同中药复方均对DPN均有一定防治作用,但以益气活血通络的中药复方最优。
王宏英苏鑫于海张文风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神经传导速度
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幽门结扎型、醋酸涂抹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血清NO、ET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幽门结扎型及醋酸涂抹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形成机制及寒热方剂对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基本作用机理和方证相应的客观规律。方法:采用寒热因素结合幽门结扎、醋酸涂抹法,分别建立大鼠胃溃疡寒、热证模型,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及酶联免疫法检测受试大鼠血清中NO、ET的含量。结果:NO在幽门结扎、醋酸涂抹型溃疡寒证中含量降低,而在热证中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大黄黄连泻心汤可显著降低热性溃疡组大鼠血清NO的含量,理中丸可显著升高寒性溃疡组大鼠血清NO的含量(P<0.05或P<0.01)。ET在幽门结扎和醋酸涂抹型胃溃疡寒热证中含量升高,但寒证组明显高于热证组(P<0.05或P<0.01)。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能分别降低热、寒证组ET含量(P<0.05或P<0.01)。结论:通过"方证相应"理论验证了"病证结合"的胃溃疡寒热模型复制成功,大黄黄连泻心汤对热性胃溃疡、理中丸对寒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可通过改变大鼠血清中NO和ET的含量而实现。
李冀柴剑波毕珺辉于海赵伟国蒋蕾谢田
关键词:幽门结扎醋酸涂抹胃溃疡寒热证
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消炎痛型及水浸应激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血清NO和ET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消炎痛型及水浸应激型胃溃疡中医寒热证模型的形成机制,以及寒热方剂对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基本作用机理和方证相应的客观规律。方法采用寒热因素结合腹腔注射消炎痛法和水浸应激法,分别建立大鼠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受试大鼠血清中NO和ET含量的影响。结果 NO在水浸应激型胃溃疡和消炎痛型溃疡寒证中含量降低,在热证中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大黄黄连泻心汤可显著降低热性溃疡组大鼠血清NO的含量,理中丸可显著升高寒性溃疡组大鼠血清NO的含量(P<0.05或P<0.01)。水浸应激型和消炎痛型溃疡寒证中ET含量升高,热性方剂理中丸能降低ET含量。结论 通过"方证相应"理论验证了"病证结合"的胃溃疡寒热模型复制成功。大黄黄连泻心汤对水浸应激型胃溃疡热证、理中丸对水浸应激型胃溃疡寒证的预防作用,及二者对消炎痛型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可通过调节大鼠血清中NO的水平,降低ET的含量而实现。
李冀谢田于海蒋蕾柴剑波赵伟国毕珺辉
关键词: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寒热证消炎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