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林 作品数:38 被引量:121 H指数:7 供职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hTERC基因和C-MYC基因在宫颈病变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telomerase human gene,hTERC)和人髓细胞增生原癌基因(myelocytomatosis oncogene,C-MYC)的表达,探讨在宫颈病变的筛查和诊断中其所具有的实用价值。方法宫颈癌筛查患者均行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和C-MYC基因阳性表达的检测。结果(1)在正常组,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组,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宫颈浸润癌组,hTERC基因异常表达,且各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正常组,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组,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宫颈浸润癌组,各组间C-MYC基因的表达率比较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TERC基因在正常组及不同级别的宫颈病变组均异常表达,且阳性率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而上升,可作为检测子宫颈癌癌前病变的生物遗传学指标,可期望成为筛查早期宫颈癌的方法之一;(2)C-MYC基因在正常组及不同级别的宫颈病变组异常表达,且阳性率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可作为检测子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指标,且可期望成为早期宫颈癌筛查中一种新的检测手段。 刘洋 李岱株 孙春意 卿清 杨莹莹 周红林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 卵巢巧克力囊肿自发破裂致急腹症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卵巢巧克力囊肿自发破裂的误诊原因、治疗及复发,提高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的诊断率.方法研究65例卵巢巧克力囊肿自发破裂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以195例未破裂患者作为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组较未破裂组年龄、痛经发生率、术前确诊率、腹腔镜手术率及术后复发率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肿大小、手术范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时,子宫直肠窝内穿刺大多(21/24)能抽出具有特征性的暗褐色咖啡样液体.结论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50%以上患者无痛经史,误诊率高,正确诊断的关键在于对本病的认识,后穹窿穿刺出暗褐色咖啡样液体有助于诊断.本病一旦确诊多需手术治疗,手术范围应根据病变范围、患者年龄及生育要求等全面考虑后决定. 张素仙 顾涛 周红林 苏莹 聂胜洁关键词:卵巢巧克力囊肿 急腹症 宫颈癌筛查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20年 宫颈癌是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主要癌症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女性相关癌症中的排名仅次于乳腺癌、结直肠癌和肺癌,位居第四。在中国每年约有2~3万人次女性因患宫颈癌而死亡,因此宫颈癌的防治任务尤为艰巨。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能够通过宫颈癌筛查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宫颈筛查方式包括细胞学筛查(宫颈细胞学检查、人乳头瘤病毒检测)、阴道镜检查、肉眼观察法等单独或联合检测,如何针对特定地区和人群因地制宜选择最佳筛查策略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对国内外文献的复习并结合我国国情,探讨适合我国不同卫生资源区域的宫颈癌筛查方案。 卿清 刘洋 周红林关键词: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细胞学 长链非编码RNA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018年 现代生物学研究曾发现人类基因组中仅有不到2%的序列具有编码蛋白质的功能,而剩余没有蛋白质编码性能的区域被称之为非编码体系,其中含有约3/4的部分均具有转录产物,这些转录产物曾被认为大多数是没用的“暗物质”。但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许多研究表明这些非编码RNA可能在细胞的代谢、调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这些非编码RNA根据其转录本的大小可以主要分为两类:以miRNA、siRNA等为代表的短小RNA和长链非编码RNA。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出200核苷酸的RNA,存在于细胞核内或胞质中,由RNA聚合酶Ⅱ转录而来,缺乏明显的开放阅读框,早先在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中,其被视为是在基因发生转录过程中的一种“杂音”,但新近的深入探索与发现表明,lncRNA对基因的调控作用体现在了表观遗传学、转录及转录后等多个方面[1]。其中在肿瘤方面的lncRNA的研究是比较多的,也是相对来说比较成熟的。本文就近年来lncRNA在结构、功能、分类以及其在妇科肿瘤中的调控作用与影响作一综述。 李岱株 卿清(综述) 刘洋 周红林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 H19 妇科肿瘤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与宫颈癌及CIN的关系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关系.方法选取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科的患者1 200例,分为无柱状上皮异位组(A组)、轻度柱状上皮异位组(B组)、中度柱状上皮异位组(C组)和重度柱状上皮异位组(D组)4组,均行LCT检查和HC2检测.对任一项阳性者阴道镜下取活检后送病检.分别比较各组之间LCT、HC2结果、CIN及宫颈癌疾病构成比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并分析年龄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关系.结果从年龄分组来看,各年龄组间宫颈有无糜烂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各年龄组间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程度也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LCT、HC2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IN和宫颈癌的患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糜烂"与宫颈病变无必然的联系.不应该把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作为宫颈病变的高危因素. 孙春意 翟淑娟 曹青萍 杨莹莹 周红林关键词: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液体活检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2 2020年 妇科恶性肿瘤对女性的健康问题构成严重威胁,尚缺乏早期精准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方法。近10年来,液体活检技术及其临床应用均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步被应用到临床肿瘤领域,能早期发现肿瘤病变,实时监测肿瘤的异质性及耐药性变化,并实施精准药物和个体化治疗。液体活检逐渐显示其在妇科恶性肿瘤检测的独特优势和应用前景,可评估肿瘤异质性、监测耐药性、评价治疗反应,并在临床确诊前检测疾病的潜在进展。该文现就液体活检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展望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丁予露 刘洋 周红林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 卵巢癌 hTERC基因表达及其和HPV感染在宫颈病变中的关系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h TERC基因表达及其与HPV感染在宫颈病变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或入院自愿做宫颈癌筛查的患者1200例,每位患者均行LCT和HC2-HPV检测。LCT剩余标本用SPR法检测HPV分型、FISH技术检测h TERC基因的表达,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为金标准。结果:HC2-HPV在正常组、CINⅠ组、CINⅡ~Ⅲ组、宫颈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31.25%、65.79%、90.90%、92.86%,SPR-HPV在正常组、CINⅠ组、CINⅡ~Ⅲ组、宫颈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8.75%、44.73%、68.18%、92.86%,h TERC基因表达在正常组、CINⅠ组、CINⅡ~Ⅲ组、宫颈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2.50%、34.21%、53.03%、85.71%。结论:h TERC基因异常扩增可能是宫颈早期病变的表现,h TERC基因异常扩增和HPV感染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密切的关系。 杨莹莹 潘景 孙春意 周红林关键词: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臭氧治疗宫颈HPV感染降低宫颈癌发生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臭氧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疗效。方法:收治宫颈HPV感染者160例,随机分成臭氧组、干扰素组和对照组。比较3组干预效果。结果:臭氧组阴转率显著高于干扰素组(P<0.001);干扰素组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臭氧治疗宫颈HPV感染安全、经济,效果显著。 李云霞 周红林 黄东宁 赵娟 丁敏 李洁清 张颖 刘泽红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 c-Myc、hTERC基因检测及HC2-HPV分子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宫颈病变组织中人髓细胞增生原癌基因(myelocytomatosis oncogene,c-Myc)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高危型HPV感染的相关性,以寻找高效的宫颈癌筛检策略。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1200名行宫颈癌筛查患者,分别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行c-Myc、hTERC基因检测和杂交捕获II(hybrid captureⅡ,HC2)技术检测HPV感染情况,任意一项结果异常者(150例)行宫颈活检术。最后以病检结果分组,分析c-Myc、hTERT基因的诊断价值及其与HC2-HPV阳性率的关联性。结果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c-Myc基因、hTERT基因表达几率及高危型HPV感染率均呈上升趋势(P<0.05);ROC曲线示HC2-HPV、c-Myc基因、hTERT基因单独筛查宫颈病变的AUC分别为0.699、0.677和0.687,灵敏度分别为91.3%、62.5%和58.8%,特异度分别为48.6%、72.9%和78.6%;Spearman相关分析示c-Myc基因、hTERT基因表达率与HC2-HPV感染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1=0.576,P=0.000;r2=0.545,P=0.000)。结论c-Myc基因和hTERT基因与宫颈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二者可与HC2-HPV检测法联合筛检宫颈病变,对评估宫颈癌前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廖婧 许长俊 周红林 刘洋人乳头瘤病毒防治疫苗的研究进展 2014年 流行病学和生物学已经证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引起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必要因素[1,2]。尽管各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细胞学筛查曾使宫颈浸润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但现在宫颈癌的发病和死亡却处于稳定水平且有增长的趋势[3],尤其是年轻的宫颈癌患者逐渐增加,这可能与过早感染HPV有关。 严志凌 周红林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