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 作品数:29 被引量:135H指数:7
-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 跨期决策中自我控制的形成机制被引量:9
- 2015年
- 跨期决策中的自我控制是指个体在决策中面对短期结果和长期目标的冲突时,抑制对短期结果的偏好而选择与长期目标相一致的行为。本文从心理学和神经经济学的角度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解释。心理机制主要包括双重自我模型和解释水平理论。近年来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与跨期决策中自我控制的产生有关的脑区主要定位于背外侧前额皮层。未来研究可以从深化心理机制研究,探索自我控制能力差异的来源以及拓展其应用研究方面进行探讨。
- 李燕徐富明史燕伟刘程浩罗寒冰
- 关键词:跨期决策自我控制解释水平理论脑机制
- 行为经济学中的信任: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9
- 2015年
- 信任是指个体以对他人意图和行为的积极预期为基础,自愿使自己处于易被对方伤害的地位的一种心理状态。而行为经济学中的信任是指交易双方在博弈、谈判、消费及经济贸易等特定环境下,在有限信息和经验基础之上,对对方履行承诺的积极预期及能力的认可。目前,研究者对这一现象形成机制的解释主要包括心理机制及生物基础,其中心理机制主要包括反思-冲动模型和社会偏好理论,生物基础主要涉及杏仁核、脑岛等结构以及催产素和睾丸酮等激素。影响经济信任的因素主要包括交流、经验、声誉及面部特征等。未来需从经济信任的理论解释及生物基础、跨文化研究以及生态效度和应对策略等方面展开进一步的探讨。
- 史燕伟徐富明罗教讲李燕刘程浩
-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信任博弈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妇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实施
- 2023年
-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妇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实施效果。方法 根据QCC(品管圈)活动步骤选定主题、拟定活动计划书、把握现状、设定目标、分析原因、拟定对策、确认效果、标准化。由5人组成品管圈,分析妇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系统性培训计划,讲解手卫生必要性、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制作并张贴手卫生时机及标准防护贴纸标识。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妇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80.3%,提升至92.7%,目标达成率115.9%,进步率12.4%。结论 品管圈活动应用到提高妇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管理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提高了妇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增强了科室人员的团队精神,提高了科室医务人员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
- 李燕李燕刘蓉周雪何静
- 关键词:手卫生依从性妇科品管圈
- 用孔隙分布曲线预测压实黄土非饱和渗透曲线及其适用范围的探讨被引量:12
- 2021年
- 土体非饱和渗透曲线受其孔隙分布的控制,因此可以用孔隙分布曲线预测渗透曲线。为了探讨这一方法对压实黄土的适用范围,制备了3组不同干密度的压实黄土样,通过压汞试验测得土样的孔隙分布(pore-size distribution,简称PSD)曲线,用课题组设计的小型土柱设备测定了其非饱和渗透曲线。利用PSD曲线预测渗透曲线,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压实黄土的渗透曲线可分为由毛细水主导的低基质吸力阶段和由吸附水主导的高基质吸力阶段。在低吸力段,3组土样的渗透曲线差异较大,而在高吸力段3组土样的渗透曲线重合,表明高吸力段的渗透性和干密度无关。此外,3组土样的预测结果和实测数据在低吸力段吻合较好,在高吸力段预测结果小于实测结果。从PSD曲线的预测原理可见,该方法适合毛细水不适合吸附水。为此对高吸力段渗透曲线提出了修正方法,修正后的曲线可描述全基质吸力范围内的渗透曲线。
- 李燕李燕李同录李华张杰
- 关键词:压实黄土
- 情绪影响框架效应的眼动研究初探被引量:4
- 2015年
- 框架效应是指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描述导致人们的选择发生转变的现象。自Tversky和Kahneman(1981)提出框架效应以来,研究者主要从认知和情绪两方面对框架效应进行解释。本研究结合使用情绪启动与眼动记录,采用2(框架:获益、损失)×3(情绪:愉快、平静、悲伤)的实验设计,探讨情绪对框架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框架和情绪启动的主效应均不显著,但是两者的交互作用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消极情绪(悲伤)引起被试出现明显的风险寻求倾向;消极情绪(悲伤)启动下被试对损失框架的认知加工程度和积极情绪(快乐)启动下被试对获益框架的认知加工程度均显著增强,具体表现为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的增加。
- 徐富明史燕伟王伟王伟李燕刘程浩
- 关键词:情绪
- 公共决策中的框架效应:理论解释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6
- 2014年
- 公共决策中的框架效应是指在公共决策情境中,人们的决策行为受媒体或领导人对同一问题的框架表述形式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决策偏好的现象。目前,研究者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主要有预期理论、查询理论和模糊痕迹理论。公共决策中框架效应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价值取向、知识水平、人际沟通、情绪以及框架的特征等。未来的研究需要从公共决策中框架效应的理论解释及神经机制、跨文化研究以及研究方式和应对策略等方面进一步探讨。
- 史燕伟徐富明李燕刘程浩李彬
- 关键词:公共决策模糊痕迹理论
- 基于预期理论的风险决策的神经机制被引量:5
- 2015年
- 预期理论基于对期望效用理论的批判与发展,提出了价值函数与权重函数,对以往风险决策研究中所发现的现象进行了很好的预测与解释。预期理论的核心概念包括参照依赖、损失规避与权重函数。基于预期理论的一些决策偏差包括框架效应、禀赋效应和默认偏差也部分揭示了与人们风险决策有关的脑区。近年来,通过采用功能性核磁共振等脑成像手段对预期理论的一些核心成分进行的研究表明,涉及到人们风险决策的脑区主要有前额叶、纹状体、脑岛与杏仁核。未来的研究可以从预期理论的产生根源、个体发展以及遗传基因等角度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 罗寒冰徐富明李彬张慧李燕
- 关键词:损失规避权重函数
- 不同应力路径下饱和重塑黄土的力学特性被引量:5
- 2022年
- 土体的力学特性往往因应力状态和应力路径而异。为了探讨垂直加载和等剪路径下饱和土的力学特性,制备饱和重塑黄土试样,通过固结不排水(CU)和常剪应力排水剪(CSD)三轴试验,分别测定并绘制其应力-应变曲线、孔隙水压力变化曲线和应力路径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饱和重塑黄土在2种路径下有明显不同的变形特点:CU路径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皆呈弱软化型,孔隙水压力先快速上升后逐渐趋于稳定;CSD路径下维持偏应力为一常量,施加孔隙水压力后的很长时间内试样变形很小,当孔隙水压力增大至试验围压的60%~75%时,试样迅速破坏。CSD路径无偏应力峰值,文中根据轴应变随平均有效应力变化曲线定义了等效峰值破坏线。通过对比发现,2种路径下饱和重塑黄土的有效峰值强度指标差异明显,而有效残余强度指标相近,表明有效残余强度指标是重塑黄土内在属性,受应力路径的影响不大。该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工程选取正确的应力路径试验提供参考。
- 赵丹旗付昱凯侯晓坤李同录李同录李萍张林
- 关键词:重塑黄土应力路径孔隙水压力
- 任务经验以及预测视角对规划谬误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规划谬误是指人们在估计未来任务的完成时间时,倾向于过度乐观,低估任务完成时间的一种现象。本文从任务经验的视角,采用问卷调查法为主,并结合行为实验的方法,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点钞实验,对规划谬误中参与者与观察者的预测偏差进行研究。实验1发现个体的任务经验水平越高,越容易低估任务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实验2发现:在不同任务经验的观察者与参与者的组合中,仅在高经验的观察者与高经验的参与者之间不存在着预测偏差的显著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任务经验以及时间预测视角(参与者或观察者预测)对规划谬误的影响显著,而且任务经验对时间预测的影响可能会掩盖由于预测视角不同而带来的时间预测准确度的改变。
- 徐富明刘程浩郑秋强李燕史燕伟
- 关键词:观察者参与者
- 光激活大鼠中脑腹侧被盖核投射至臂旁核多巴胺能通路促进全麻苏醒
- 2024年
- 目的本研究通过光遗传学技术特异性激活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中脑腹侧被盖核投射至臂旁核多巴胺能通路(VTA DA-PBN),探究该通路在丙泊酚麻醉苏醒中的作用。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hR2+Light on组、ChR2+Light off组、mCherry+Light on组和mCherry+Light off组,每组8只。各组大鼠经尾静脉以11 mg·kg^(-1)剂量进行丙泊酚麻醉诱导,以48 mg·kg^(-1)·h^(-1)剂量麻醉维持30 min,记录翻正反射消失(LORR)和翻正反射恢复(RORR)时间;通过免疫荧光染色验证病毒注射部位;通过在体脑电(EEG)记录麻醉诱导和苏醒期间的皮层脑电变化。结果光遗传学激活VTA DA-PBN通路,LORR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RORR时间缩短(P<0.001);与mCherry组相比,ChR2组VTA中c-Fos蛋白表达明显更高(P<0.001);EEG结果显示:RORR期间,光激活组β波功率百分比高于光对照组(P<0.05),而δ波功率百分比低于光对照组(P<0.01)。结论VTA DA-PBN通路参与调控丙泊酚麻醉苏醒阶段,激活这一通路起到促觉醒作用。
- 贾磊贾磊习羽殷姜文李燕
- 关键词:臂旁核多巴胺丙泊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