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姜归桂汤对寒凝血滞型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基质金属蛋白酶-9、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附姜归桂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内皮素(ET-1)、血清基质蛋白酶-9(MMP-9)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142例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滞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西医及附姜归桂汤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浆一氧化氮(NO)、ET-1、MMP-9、hs-CRP水平变化,记录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浆ET-1、MMP-9、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或缩短(P均<0.05),血浆NO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各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更明显(P均<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附姜归桂汤联合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滞证可提高临床有效率,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治疗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血浆ET-1、NO、hs-CRP、MMP-9水平有关。 邢风雷 邓鑫 魏民敏 祁永福关键词:冠心病 心绞痛 内皮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高敏C反应蛋白 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对其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并观察二者联合用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血脂、肝肾功能、心功能、血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趋化因子CX3CL1、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TC、LDL-C、CK-MB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C[(2.4±0.3)mmol/Lvs (2.7±0.3)mmol/L]、LDL-C[(2.9±0.7)mmol/L vs (3.2±0.4)mmol/L]、CK-MB(0.02±0.00 vs 0.06±0.01)水平显著降低,PAI-1、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LVEF以及胱抑素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0.01);t-PA水平显著降低(P<0.01);2组血清CX3CL1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6.7%vs 58.3%,P=0.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0%vs 30.0%,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值得继续研究,尝试推广。 孟庆旻 邓鑫 杨晓琴关键词:冠心病 纤溶酶原激活剂 血脂异常 高海拔地区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分布及与检验指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高海拔地区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分布及与检验指标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中西医结合中心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47例,采集症、舌、脉等症候进行辨证。测定患者血清脑钠肽(BNP)、CKMB、LDH、CK、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cTnI)、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管紧张素II(Ang II)水平,及EF%值。统计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分析证型与检验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心血瘀阻证38例(15.38%),气虚血瘀证33例(13.36%),气滞血瘀证35例(14.17%),痰阻心脉证30例(12.15%),阴寒凝滞证28例(11.34%),气阴两虚证31例(12.55%),心肾阴虚证25例(10.12%),阳气虚衰证27例(10.93%)。各组间性别、民族、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痰阻心脉证、阴寒凝滞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阳气虚衰证患者血清BNP、CKMB、LDH、CK、AST、Mb、cTnI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且各证型患者间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患者间EF%值呈降低趋势,且各证型患者间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肾阳虚证和阳气虚衰证患者VEGF、hs-CRP、TNF-α、Ang II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证型患者,但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痰阻心脉证、阴寒凝滞证、气阴两虚证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CKMB、LDH、CK、AST、Mb和cTnI水平及EF%可以作为高海拔地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的客观化参考指标。 胡金萍 邓鑫 李振 王玲 邢风雷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证型 肾玄府理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肾玄府理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糖尿病肾病健康宣教、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常规给予降压、降糖、调脂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5mg/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论治,根据肾玄府理论口服中药粉剂。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肌酐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提高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改善肾功能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玄府理论能够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肾功能,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 邓鑫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温阳益气活血方对慢性心功能不全神经体液的影响 2015年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活血方对慢性心功能不全神经体液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温阳益气活血方治疗,疗程均为15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功能及心率变异(HRV)和脑钠肽(BNP)的变化。结果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功能及心率变异(HRV)和脑钠肽(BNP),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功能均有改善,心率变异(HRV)参数(时域法)均延长,心率变异(HRV)参数(频域法)均缩短,脑钠肽(BNP)含量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治疗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功能及心率变异(HRV)和脑钠肽(BNP),中药治疗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功能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中药治疗组心率变异(HRV)参数和脑钠肽(BNP)较对照组降低,二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益气活血方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具有改善心功能,改善心率变异(HRV)和降低脑钠肽(BNP)的作用。对心率变异(HRV)和脑钠肽(BNP)等神经体液的影响可能是该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作用机制之一。 祁永福 邓鑫 邢风雷 胡金萍 兰娜关键词:慢性心功能不全 以文献指导青海地区医者开具糖尿病患者膏方的辨证思路 被引量:2 2021年 膏方具有滋补强身、延缓衰老的作用,常被认为是补药。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多种并发症,因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保健意识有所增强,在发达城市运用膏方防治疾病具有流行趋势,特别是在糖尿病等慢性病方面。目前,膏方在青海地区仍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很多观点尚未成熟,期待通过文献研究指导本地区医者开具糖尿病膏方的辨证思路。 王文娟 邓鑫 蒲蔚荣 陆灝 韩旭关键词:膏方 糖尿病 辨证 参附汤对高海拔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室构型的影响 2021年 观察参附汤对高海拔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和心室构型的影响。方法:我院10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基于心力衰竭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附汤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记录治疗前后NYHA分级变化;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全部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min窦性R-R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SDNN均值(SDNNI)、全部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差>50ms的相邻RR间期占RR间期总数的百分比(PNN50)心率变异性指标;行超声心动图测量并计算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心室构型指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心功能指标(LVEF、LVEDd)、心率变异性指标和心室构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均显著升高,LVEDd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SDNN、SDANN、RMSSD、SDNNI和PNN50指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IVST、LVPWT、LVM、LVMI心室构型指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显著降低。结论:参附汤能有效改善高海拔地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心率变异性和心室构型。 李振 胡金萍 李萍 邓鑫 邢风雷关键词:参附汤 心率变异性 参附益肾胶囊治疗高海拔地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参附益肾胶囊治疗高海拔地区阳虚血瘀型糖尿病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附益肾胶囊,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患者血生化改变情况,如血肌酐(creatinine,SCr)、谷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血尿酸(uric acid,UA)、尿微量蛋白(urinary microalbumin,MALB)、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81.8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ALT无差异,治疗前后两组的CR、UA、MALB、GFR有差异,且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附益肾胶囊具有改善主要临床症状,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CR、GFR、UA、MALB水平,从而保护肾功能,延缓糖尿病性肾病进程的作用。 王文娟 邓鑫关键词:糖尿病性肾病 高海拔地区 阳虚血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研究中回归分析的应用概况 被引量:1 2021年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目前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将现代统计学方法运用于CHD临床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回归分析方法由于相对成熟的算法和容易解释的统计结果,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研究中,故本文检索近五年在CHD临床研究中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的文章并将其进行归纳总结,发现临床医学工作中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分析和Cox风险回归模型的运用较为广泛,并分别应用于研究疾病与理化指标相关性、危险因素及预后评估等,为广大临床工作者在选择统计分析方法时提供一定参考。 欧阳银 谭烨 邓鑫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胸椎脊膜瘤合并糖尿病一例 2015年 脊膜瘤是常见的椎管内良性肿瘤之一,起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或硬脊膜的纤维细胞,多发于40~70岁女性,主要见于胸段,颈段次之,腰段少见。脊膜瘤生长缓慢,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脊髓压迫症状,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该文报道1例胸椎脊膜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其有糖尿病史5年,因下腹部及双下肢麻木就诊,初诊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经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无好转。其后再行 MRI 检查发现其胸椎2~3椎体后方髓外硬膜下有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脊膜瘤,接受椎管内肿瘤摘除术治疗,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胸椎脊膜瘤。术后随访患者无再出现下腹部及肢体麻木,胸椎脊膜瘤无复发。由此可见,对于伴有肢体麻木的糖尿病患者,不能仅考虑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可能,应注意排除脊膜瘤。 王文娟 邓鑫 王界成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脊膜瘤 胸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