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思振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腰椎
  • 2篇腰椎滑脱
  • 2篇双节段
  • 2篇节段
  • 2篇滑脱
  • 1篇腰椎滑脱症
  • 1篇植骨
  • 1篇植骨融合
  • 1篇生理曲度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曲度
  • 1篇椎间高度
  • 1篇椎间融合
  • 1篇椎间隙
  • 1篇椎间隙高度
  • 1篇综合评价
  • 1篇滑脱症
  • 1篇骨融合
  • 1篇百分率

机构

  • 2篇青岛大学

作者

  • 2篇杨思振
  • 1篇王德春
  • 1篇马进峰

传媒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融合修复双节段腰椎滑脱:椎间高度与骨盆倾斜角及骶骨倾斜角的随访被引量:2
2015年
背景: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内固定术目前在临床上已成熟应用于治疗单节段的腰椎滑脱症,目前针对于双节段腰椎滑脱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治疗双节段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双节段腰椎滑脱患者20例,均采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治疗,即后路腰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治疗。固定前1 d、固定后1周,固定后3,6个月及固定后1年并以后每隔一年均行腰腿痛目测类比评分,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调查表评价临床功能恢复情况,并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滑脱恢复情况、椎间高度、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和植骨融合情况,综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患者2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目测类比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得分固定后及末次随访较固定前降低(P<0.05);固定后及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均较固定前明显增高(P<0.05),固定后及末次随访时滑移百分率、骨盆倾斜角及骶骨倾斜角均较固定前有所改善(P<0.05),无内固定松动或断钉断棒,所有病例复位满意,所有患者植骨融合良好,无假关节形成。结果证实,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双节段腰椎滑脱效果满意,该术式具有复位良好,固定牢靠,融合率高等优点并可重建脊柱-骨盆矢状面正常的生理序列,增加脊柱稳定性。
杨思振马进峰王德春
关键词:腰椎双节段腰椎滑脱椎间融合椎间隙高度
双节段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后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双节段腰椎滑脱的手术疗效。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收集从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并确诊为双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共20例,均采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手术治疗,即后路腰椎...
杨思振
关键词:手术治疗综合评价植骨融合生理曲度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