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雅丽

作品数:10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医疗卫生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菌病
  • 5篇神经型
  • 5篇布氏杆菌
  • 5篇布氏杆菌病
  • 4篇神经型布氏杆...
  • 3篇电生理
  • 3篇影像
  • 3篇神经系
  • 3篇神经系统
  • 2篇影像学
  • 2篇影像学研究
  • 2篇神经系统损害
  • 2篇神经影像
  • 2篇生活质量
  • 2篇中枢型
  • 2篇周围神经
  • 2篇癫痫
  • 2篇活质量
  • 2篇发病
  • 2篇布鲁菌

机构

  • 10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10篇廖雅丽
  • 8篇赵世刚
  • 5篇张哲林
  • 5篇任彩云
  • 2篇仝秀清
  • 2篇李芳
  • 2篇曹志
  • 1篇殷旭华
  • 1篇程焱
  • 1篇魏芳
  • 1篇薛韬
  • 1篇马琳
  • 1篇孙艳冬

传媒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托吡酯联合拉莫三嗪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2
2020年
目的:探讨托吡酯联合拉莫三嗪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8年2月我院诊治的癫痫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托吡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拉莫三嗪治疗。两组均治疗观察3个疗程,记录和比较其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6%vs.73.3%,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精神症状、全身反应等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满意度、生活打扰、积极影响、身体健康、心理应对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托吡酯联合拉莫三嗪用于治疗癫痫患者能显著改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薛韬赵世刚曹志廖雅丽李芳马琳
关键词:托吡酯拉莫三嗪癫痫生活质量
免疫球蛋白联合B族维生素对癫痫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联合B族维生素对癫痫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癫痫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2治疗,观察组给予免疫球蛋白联合维生素B12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后症状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腹胀、嗜睡、胃痛、发热等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含量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也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联合B族维生素在癫痫患者的应用能促进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抑制Hcy的释放,且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曹志仝秀清魏芳任彩云廖雅丽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B族维生素癫痫同型半胱氨酸生活质量
27例神经型布鲁菌病患者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神经型布鲁菌病(neurobrucellosis,NB)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内蒙古自治区CDC及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27例NB患者,并完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27例患者中24例(88.89%)有牛羊接触史。发热24例(88.89%),大汗18例(66.67%),头痛16例(59.26%);神经系统症状伴有脑膜炎和脑膜脑炎14例(51.85%),听神经损害4例(14.81%),脊髓损害3例(11.11%)。白细胞计数升高2例(7.41%),血清C反应蛋白升高3例(11.11%),降钙素原升高2例(7.41%),ESR升高15例(55.56%)。27例行腰椎穿刺脑脊液均有异常,蛋白升高17例(62.96%),单核细胞比例升高14例(51.85%),压力升高14例(51.85%),氯化物降低14例(51.85%),糖降低6例(22.22%),脑脊液培养阳性1例(3.70%)。白质损害8例(29.63%),脑膜强化5例(18.52%),脊髓病变3例(11.11%),脑水肿2例(7.41%),脑脓肿2例(7.41%)。四肢感觉神经受损10例(37.04%),听神经损害4例(14.81%),运动神经损害2例(7.41%)。所有患者经抗布鲁杆菌治疗6周,疗程结束后均随访1年(每3个月1次)。痊愈19例(70.37%),遗留后遗症7例(25.93%),死亡1例(3.70%)。结论NB临床特点多样,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结合神经电生理检测对NB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苏艳赵世刚何涛廖雅丽任彩云
关键词:神经影像神经电生理
“神经传导通路体表投影”在神经系统定位诊断教学中的应用
2023年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是神经病学见习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及难点。准确的神经系统定位诊断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基础[1]。神经病学本科阶段见习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神经系统定位诊断授课中常用的教学手段[2,3]。然而,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不仅需要准确、熟练的查体方法,还需要掌握神经解剖及神经传导通路知识。由于神经系统解剖及神经传导通路走行复杂,使得神经系统定位诊断难懂、难学、难记,甚至使得学生对神经病学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意学习神经病学,不去掌握神经系统查体这一基本技能。
郭宇宙焦立影李芳廖雅丽仝秀清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神经病学
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5年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传染-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由布氏杆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布氏杆菌可侵犯人体各个系统,引起复杂多变、轻重不一的临床症状,若布氏杆菌侵犯神经系统,就会引起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神经型布氏杆菌病有脑膜炎、脑膜脑炎、脊髓炎、急性脑血管病、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等。为提高临床工作者对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的认识,现将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综述如下,并简述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前景。
任彩云赵世刚张哲林廖雅丽
关键词:神经型布氏杆菌病发病机制
布鲁菌病合并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特点被引量:1
2017年
布鲁菌病是最为常见的人畜共患疾病,全球每年新发病例超过50万,全球分布不均,在我国主要流行于东北及西北地区,其中内蒙古地区发病率在全国发病率中较高。神经型布鲁菌病占布鲁菌病的O~25%,根据临床症状不同,可将其分为中枢型和周围型。目前国内对神经型布鲁菌病的研究大部分仅见于病例个案报道,并发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的文献较少。本研究通过对31例周围神经系统损伤的神经型布鲁菌病患者进行临床及电生理特点研究,同时与正常人群进行神经电生理病例对照研究,以期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进行探索。
张哲林廖雅丽程焱赵世刚
关键词:周围神经系统损害布鲁菌病电生理特点地区发病率人畜共患疾病神经系统损伤
布氏杆菌病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5年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感染引起的最常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布氏杆菌病的高发区,近几年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很多患者常因在疾病早期阶段误诊而转成慢性,反复发作,长期不愈,部分患者甚至可致死亡。同时,本病对我区畜牧业发展有直接影响,造成役畜使役能力下降,肉用畜产肉量减少,乳用畜产奶量下降等。由于其感染途径及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所以本病极易漏诊及误诊,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难度。现将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特征及有关该病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廖雅丽张哲林任彩云赵世刚
关键词:布氏杆菌病病原特点致病机制流行病学
32例神经型布氏杆菌病(中枢型)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研究
目的归纳总结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表现的神经型布氏杆菌病(Neurobrecellosis,NB)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等临床特征,以期为进一步完善其诊断标准、防治措施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临床资料。方法收...
廖雅丽赵世刚
文献传递
32例神经型布氏杆菌病(中枢型)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归纳总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型布氏杆菌病(NB)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等临床特征。方法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10年9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NB患者32例,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整理收集其临床资料,治疗6月后随访。结果(1)男女发病比例为5.5∶1,平均发病年龄50岁。(2)以中枢系统感染症状起病24例,以脑血管疾病起病8例。(3)患者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头痛、恶心及呕吐,肢体无力等;出现的体征主要有病理征,肌力减退,脑膜刺激征等。(4)32例NB患者均行腰椎穿刺,其中15例脑脊液压力、常规、生化检查正常,4例出现不典型NB脑脊液改变,5例出现NB早期脑脊液改变,8例出现NB中晚期脑脊液改变。(5)23例患者影像学有阳性表现,病灶主要分布于皮质、半卵圆中心、底节区15例,椎管内3例,颈髓1例,胸髓2例,小脑半球1例,硬膜下1例。(6)经敏感抗生素治疗后,1例死亡,31例好转,其中9例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结论NB是布氏杆菌全身性感染的一部分,临床表现呈非特异性,脑脊液及神经影像学检查是确诊该病的重要证据。
廖雅丽赵世刚张哲林
关键词:神经型布氏杆菌病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神经影像
神经型布氏杆菌病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与电生理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神经型布氏杆菌病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特征,探讨电生理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神经型布氏杆菌病周围神经损害患者(病例组)和32名性别及年龄与病例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并对所得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在运动末梢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otor active potentials,CMAP)波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潜伏期(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 latency,SL)、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波幅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生理检查提示上下肢周围神经损害,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均受累,其中感觉神经占55.47%,运动神经占16.80%,上肢以正中神经(64条)最多见,下肢以腓肠神经(16条)最多见。四肢运动神经256条中43条传导速度减慢,占16.80%,四肢感觉神经256条中142条传导速度减慢,占55.47%,SCV较MCV改变明显,上肢病变重于下肢。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为神经型布氏杆菌病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
任彩云张哲林殷旭华廖雅丽孙艳冬赵世刚
关键词:神经型布氏杆菌病周围神经电生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