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喆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建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女性作家的作者身份建构
- 2014年
- 罗兰·巴特在《作者之死》一文中,宣告了作者的死亡;此后,米歇尔·福柯在《什么是作者》中,尖锐地抛出了"谁在说话真的重要吗?"这一著名议题。但是,在这两篇引发西方学思想革命的著作中,巴特与福柯均未能区分考虑"女性"这一特殊的性别因素,也没有给出任何单独有关女作者问题的阐发。回顾英关学界关于女性作家及女性写作的探索历程,重点关注其中女性作家的作者身份建构,探讨关于她们的"生死问题"。女性作家的作者身份研究应该成,也必将成为当代文学研究及作家理论中的一个崭新的分支领域。
- 王喆
- 关键词:作者之死作者身份女性作家女性主义
- 杰克·伦敦的“蛇鲨号”夏威夷叙事与异托邦构想被引量:3
- 2018年
- 杰克·伦敦凭借其早期北疆叙事作品闻名于世,然而在美国宣布边疆封闭后,其创作重心开始转向太平洋,包括夏威夷群岛等。学界尽管对其早期北疆叙事研究颇丰,但对其后期创作重心的转向关注不多。本文在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基础上,探讨伦敦的"蛇鲨号"叙事如何令夏威夷成为可供美国想象、消费的海外异托邦领地。在其自传体游记及短篇小说中,伦敦就疾病书写、种族联姻及资本扩张对夏威夷进行异托邦建构,将夏威夷与美国民族相认同,将两者"血液"紧密相连,展现夏威夷巨大的商业魅力,目的在于认可美国兼并之举的成功,促进美国对夏威夷的影响与开发,鼓舞其在太平洋地区进一步推行扩张政策。
- 马新王喆
- 关键词:异托邦
- 国内外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中“双性同体”观念的研究述评被引量:13
- 2017年
- 长久以来,双性同体观念就是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标志性术语,是国外诸多女性主义理论家,如英国女性主义理论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美国女性主义理论家伊莱恩·肖瓦尔特及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埃莱娜·西苏所长期关注的一种基本文学观念。基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对双性同体观念的历史嬗变及其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中的流变轨迹进行较为详实的再次书写记录与重新定位,有助于更好地审视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本质,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 王喆马新
- 关键词:双性同体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伍尔夫
-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假日》被引量:1
- 2013年
- 《假日》是美国当代女作家凯瑟琳·安·波特的一部较少被提及的优秀短篇小说,延续了波特一贯的女性主义写作主题。通过对穆勒家中的女性、文中第一叙述者—女艺术家"我"的形象塑造;及对其"第二自我"—哑女奥蒂莉这一女性人物的精巧设计,波特全景展现了父权制社会中当代女性艰难的自我实现之路。《假日》蕴含了波特对自我女性身份、职业选择的真实反思,带有极强的自传色彩。
- 王喆
- 关键词:波特女性主义父权社会自我实现
- 基于PAD模式的研究生英语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以安徽建筑大学研究生英语阅读课程为例
- 2022年
- 基于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理论,对分教学法对传统的讲授式课堂和讨论式课堂进行了科学的融合,是一种较为符合中国国情的先进教学理念。本文以笔者所在学校研究生英语阅读课程为案例研究,探索如何将对分课堂的先进教学理念融入教学实践与课堂设计之中。在此基础上,从理论角度讨论对分课堂的教学效果,以促进土建类地方高校研究生英语教学工作的实效性。
- 王喆
-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教学课堂设计教学效果
- 解读《铁蹄》中的帝国话语被引量:1
- 2017年
- 杰克·伦敦的《铁蹄》是一部无产阶级革命作品,体现了以埃弗哈德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实现"大同世界"的理想。作品中对白人埃弗哈德男性气概的塑造、对美国"铁蹄"统合全球的构想、对美国社会主义者作为"大同世界"主宰力量的暗示受到了20世纪初美国海外扩张、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隐含了作者对种族、民族与阶级等问题的思考。通过将《铁蹄》置于历史和地缘政治视域下,探讨世纪之交帝国话语政治对作家身份、民族叙事的塑形作用,追溯伦敦社会主义思想的局限性之源。
- 马新王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