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肝炎
  • 8篇乙型
  • 8篇乙型肝炎
  • 3篇疗效
  • 3篇慢性
  • 2篇叶下珠
  • 2篇叶下珠属
  • 2篇乙肝
  • 2篇疗效观察
  • 2篇病毒
  • 1篇毒性肝炎
  • 1篇多疗程
  • 1篇性病
  • 1篇性病毒性肝炎
  • 1篇血源
  • 1篇血源性
  • 1篇血源性乙肝疫...
  • 1篇药理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机构

  • 10篇河南省医学科...
  • 1篇安阳地区医院

作者

  • 10篇王美霞
  • 5篇熊诗松
  • 4篇秦定一
  • 4篇巴秋菊
  • 3篇单英
  • 2篇周灵杰
  • 2篇陈洪涛
  • 1篇赵翠林
  • 1篇田随安
  • 1篇杨改霞
  • 1篇杨荟玉
  • 1篇金志宏
  • 1篇朱金风
  • 1篇赵慧玲
  • 1篇孙爱民
  • 1篇万亚明

传媒

  • 4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05
  • 1篇1995
  • 2篇1994
  • 4篇1991
  • 1篇1989
  • 1篇198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硒与乙型肝炎关系的初步探讨
1995年
硒与乙型肝炎关系的初步探讨王美霞,孙爱民,陈洪涛,孟林敏,买凯,田随安,杨改霞(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肝病研究室郑州450052河南省卫生防疫站郑州450053)关键词乙型肝炎;硒;分析七十年代后期,我国的科学家证实硒可以预防克山病、大骨节病[1],1...
王美霞孙爱民陈洪涛孟林敏买凯田随安杨改霞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因
百赛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百赛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02年元月-2004年9月的27乙型肝炎患者,男23例,女4例,年龄19-65岁,另有12、18岁各1例。血清学HBsAg阳性27例,HBeAg阳性1例,HBV...
王美霞赵翠林杨荟玉
文献传递
90例乙肝患者服药情况的回顾性调查报告
1991年
我室乙型肝炎门诊1990年9月对收治的90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服药情况的回顾性调查。90例乙肝患者共服用23种药物,同时服用2种者27例,3种者30例,口服肝必复者51例,灭溴灵44例,肌肉注射聚肌胞25例,λ-干扰素9例,口服复肝宁者13例。用药时间达半年者62例,一年者17例,另有2例各2~3年。结果90例HBsAg阳性、53例HBeAg阳性无一例转阴,与上述药物说明的疗效完全不符。
王美霞孟林敏
关键词:聚肌胞携带者慢性病毒性肝炎
胎儿存放时间及胎儿引产时间的长短与胎肝细胞活力的关系
1991年
对胎儿存放时间和胎儿引产时间的长短与胎肝细胞活力的关系分别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内,胎儿存放的时间与胎肝细胞活力无明显关系,而胎儿引产时间与胎肝细胞活力呈负相关。提示在临床应用中,自胎儿娩出到胎肝细胞悬液制备的时间可适当延长,以充分利用胎肝标本。
秦定一熊诗松王美霞张卫星巴秋菊单英
关键词:胎儿引产
印度、海南、河南产叶下珠属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1994年
采用河南省蜜柑草PhyllanthusurinariaL.海南省小返魂P.niruriL.及印度提供的苦味叶下珠P.amarusL.治疗乙肝患者各35例、42例、11例。结果P.urinariaL.组对HBeAg有转阴作用,对HBeAb有转阳作用,其余2种皆无这种作用。上述3种对HBsAg转阴皆无作用。
王美霞程豪为李艳军孟林敏买凯
关键词:乙型肝炎叶下珠药理
云芝肝泰冲剂、复肝宁治疗乙型肝炎双盲法疗效评价
1989年
对云芝肝泰冲剂、复肝宁采用随机的双盲对照方法和敏感的Abbott试剂进行了临床观察后测试,初步结果显示该二药对肝功能无明显改善,对HBsAg、HBeAg、HBV-DNA阴转亦无明显效果。
王美霞熊诗松单英巴秋菊周灵杰王力争汤金斌王进义万亚明申德林买凯
关键词:乙型肝炎
小剂量、多疗程无环鸟苷对HBV复制影响的观察
1991年
应用国产无环鸟苷(ACV)300mg加入10%葡萄糖300ml静脉点滴,每日二次,十天一疗程,间歇十天,共用三疗程,治疗HBsAg和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10例。疗程结束时,HBeAg阴转者3例,其中两例抗-HBe阳转,对照组9例,HBeAg无一例阴转,提示小剂量、短时间间歇、多疗程治疗,副作用小,亦可取得与大剂量相似疗效。
熊诗松王美霞秦定一王力争查秀兰李岱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无环鸟苷抗病毒药
某中学藏汉学生对国产血源性乙肝疫苗的免疫反应性研究
1991年
本文对95名HBV血清标志物均阴性的藏、汉族中学生,采用0.1.6方案经臀部肌肉接种乙肝疫苗并随访九个月,以观察国产血源性乙肝疫苗对藏、汉学生的免疫反应性。结果显示:首次接种后九个月藏族学生抗-HBs阳性率和保护率分别为90%和76%。汉族学生为82%和73%。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抗-HBs阳性率随着接种次数的增加而增高(P<0.005)。提示:国产血源性乙肝疫苗在种族间的免疫反应性无差异,而且安全可靠。
单英熊诗松赵世祯赵慧玲朱金风周灵杰秦定一巴秋菊买凯王美霞
关键词:乙型肝炎免疫接种
HBsAg免疫复合物与HBeAg、HBV-DNA关系的观察被引量:1
1987年
本文采用聚乙二醇--胰酶--反向血凝法对慢性活动性肝炎(CAH)46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143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35例及健康人41名测定了乙型肝炎抗原免疫复合物(HBsAg-IC).发现CAH阳性率最高为60.9%,依次CPH为41.9%,HBsAg携带者为25.7%,健康人为阴性.HBsAg-IC阳性率和SGPT异常、血清HBeAg及HBV-DNA阳性有密切相关,提示血清HBsAg-IC与病毒复制有一定关系.
金志宏熊诗松王美霞赵世祯寇平原巴秋菊陈洪涛秦定一买凯
关键词: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乙型肝炎抗原免疫复合物胰酶
印度、海南、河南产叶下珠属植物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1994年
1989~1990年我所应用自采的河南省叶下珠(phyllanthusnirunariaL)、海南省叶下珠(phyllanthusniruriL)以及由印度Thyagarajan提供的叶下珠(phyllanthusamarusL)治疗乙型肝炎患者分别为35例、42例及11例。结果phyllanthusnirunariaL组对HBeAg有转阴作用,对HBeAb有转阳作用,其余两种皆无这种作用。上述三种对HBsAg转阴皆无作用,与文献报道phyl-lanthusamarusL治疗乙型肝炎患者30天有59%(22/37)的患者HBsAg可转阴的结果完全不一致,而与Leelarasamee[6]及RameshRajagopal[7]的报道一致。
王美霞程豪为李艳军孟林敏买凯
关键词:乙型肝炎中医药疗法叶下珠植物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