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静

作品数:10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术后
  • 3篇心脏
  • 3篇镇痛
  • 3篇手术
  • 3篇疼痛
  • 3篇护理
  • 3篇氟比洛芬
  • 3篇氟比洛芬酯
  • 2篇动脉
  • 2篇心脏病
  • 2篇心脏病患儿
  • 2篇语音
  • 2篇语音播报
  • 2篇预设
  • 2篇注射液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先天性心脏
  • 2篇先天性心脏病
  • 2篇先天性心脏病...

机构

  • 10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李晓静
  • 6篇马红
  • 3篇张其霞
  • 2篇杨晔琴
  • 2篇金伟琼
  • 2篇金熙熙
  • 2篇郑晓燕
  • 2篇蒋伟红
  • 2篇徐欢
  • 1篇高岭燕
  • 1篇李军
  • 1篇周敏洪
  • 1篇李贤连
  • 1篇郑彬彬
  • 1篇郑晓倩
  • 1篇陈培培
  • 1篇蔡欢欢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浙江医学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医院管理论坛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发生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的预测因素探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患者在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发生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的预测因素。方法 300例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其中主动脉狭窄(AS)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患者各150例,观察和记录所有患者出现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的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术后有86例患者(28.6%)出现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其中AS患者39例(26.0%),AI患者47例(31.3%)。下列因素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的发生相关:AS术前因素包括高龄(OR=4.7)、术前肥胖(OR=1.8)、心力衰竭病史(OR=1.7)、收缩末期室间隔厚度(OR=5.5)、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OR=4.2)、左房内径(OR=1.6)、二尖瓣和三尖瓣反流(OR=1.9、1.5);术后早期因素包括LVEF≤50.0%(OR=5.4)、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OR=1.7)、舒张末期直径(OR=1.9)及二尖瓣反流(OR=4.1)。AI术前因素高龄(OR=1.9)、术前肥胖(OR=4.8)、心力衰竭病史(OR=1.7)、LVEF≤50.0%(OR=1.8)、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OR=4.5)和舒张末期直径(OR=6.4)、收缩末期室间隔厚度(OR=1.5)、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OR=1.6)、三尖瓣反流(OR=1.5)。术后早期因素,包括LVEF≤50.0%(OR=7.2)、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OR=4.7)及舒张末期直径(OR=6.1)。结论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发生低心排出量综合征风险很高,可以根据术前及术后早期的相关因素进行预测。
马红张其霞李晓静郑晓燕
关键词:主动脉瓣病变瓣膜置换手术低心排出量综合征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对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患者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试验组于麻醉前15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 mL,术后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50 mg加0.9%氯化钠配至100 mL,速度为每分钟40~60滴。对照组于麻醉前15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5 mL,术后静脉滴注帕瑞昔布钠60 mg加0.9%氯化钠配至100 mL,速度为每分钟40~60滴。比较2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视觉模拟评分( VAS )、Ramsay镇静评分( RSS )及术后血清 C 反应蛋白含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VAS评分、R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24 h,试验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为15.12 mg· L-1显著低于对照组25.71 mg· L-1( 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显著低于对照组19.4%( 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患者镇痛效果较好,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李晓静陈培培蔡欢欢金熙熙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椎间盘突出镇痛C反应蛋白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多媒体宣教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多媒体健康宣教对先天性心脏病婴幼患儿术后护理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先天性心脏病婴幼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由护士进行常规的术后口头宣教,观察组让家属观看制作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术后护理"宣教视频短片,两组患儿在宣教后进行相应的护理。比较两组测试评分和患儿术后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家属宣教后测试比较,观察组的宣教后测试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并发症明显减少(P<0.01)。结论多媒体健康教育宣教效果显著,明显提高了健康宣教的效果,从而提高了先天性心脏病婴幼患儿术后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李晓静郑彬彬马红李军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护理
一种多功能疼痛标尺及其操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疼痛标尺的操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依次显示预设的疼痛等级及其对应操作的触发区;当获取到用户对所述预设的疼痛等级之中任一对应操作的触发区发出的选择指令时,执行用户所选的操作,并进一...
杨晔琴金伟琼李晓静蒋伟红徐欢
家属协作的三阶段护理模式预防ICU患者发生谵妄的效果被引量:34
2015年
目的探讨家属协作的三阶段护理模式预防ICU患者发生谵妄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入住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ICU的患者1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及干预组84例。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属协作的三阶段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入住ICU期间谵妄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有51例患者的重症监护谵妄筛查量表(the intensive care delirium screening checklist,ICDSC)评分≥4分,即出现了谵妄症状,发生率为63.75%;而干预组谵妄发生率为30.9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患者为中心、护士指导、家属积极参与的三阶段护理模式能有效预防ICU患者谵妄的发生。
马红李晓静张其霞郑晓燕
关键词:纽曼系统模式谵妄家属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手术后镇痛的护理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肺癌手术后镇痛及其相应的护理。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n=42),患者使用芬太尼进行镇痛;研究组(n=46),患者使用氟比洛芬酯进行镇痛。2组患者在镇痛时进行相应的护理。观察2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和48 h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疼痛相关的VAS评分、RSS评分,同时统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经过相关的护理,在术后6 h、12 h、24 h和48 h的血流动力学参数、VAS评分和RSS评分等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中的恶心呕吐在对照组中发生率为30.9%,显著高于研究组的15.2%(P<0.05),其他不良反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8)。结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手术后镇痛疗效良好,发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的概率小,同时也需要进行精心护理。
李晓静金熙熙周敏洪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手术疼痛护理芬太尼
氟比洛芬酯注射剂用于肺癌手术后自控镇痛的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剂用于肺癌手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肺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使用芬太尼镇痛,n=42)和研究组(使用氟比洛芬酯镇痛,n=46),观察2组患者术后0、6、12、24、48 h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RSS)、自控镇痛按压次数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VAS、RSS和自控镇痛按压次数等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不良反应中的恶心呕吐在对照组中发生率有31.0%,显著高于研究组的17.4%(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注射剂用于肺癌手术后镇痛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轻。
李晓静马红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肺癌术后自控镇痛临床疗效
教练式带教对实习护生掌握心脏监护技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教练式带教模式对心脏监护室实习护生专业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带教方式,观察组采用教练式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实习护生教学效果、综合能力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专科理论、实践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理论知识转化能力、沟通及合作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内容及方式满意度、对带教老师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教练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心脏监护室实习护生教学效果,有助于培养实习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马红张其霞高岭燕李晓静郑晓倩
关键词:心脏监护室
三通管更换时间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输液过程血流动力学及感染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三通管更换时间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输液过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温州医科大附属第二医院收治100例先心病患儿根据病例入选先后进行编号,运用CHISS统计软件将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25例,A、B、C、D四组分别于24 h、48 h、72 h、96 h更换三通管,比较A、B、C、D四组血流动力学、微生物检出率及成本效益。结果更换三通管后:A组中心静脉压(CVP)(64.33±7.96)mmHg、平均动脉血压(MAP)(8.97±3.12)mmH2O,B组CVP(60.63±6.99)mmHg、MAP(7.24±2.83)mmH2O,C组CVP(61.50±8.20)mmHg、MAP(7.01±2.98)mmH2O,D组CVP(61.73±8.51)mmHg、MAP(7.25±3.53)mmH2O,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899、3.356;均P<0.05);100份血液培养中,CPB术后患儿细菌培养阳性8份(8.0%),导管相关感染6例(6.0%),其中A组、D组细菌培养阳性3份(3.0%)、导管相关感染3例(3.0%),B组、C组细菌培养阳性1份(1.0%)、导管相关感染1例(1.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909、5.848,均P<0.05);A组人均所需花费(92.78±14.59)元与B组(70.66±10.26)元,C组(73.82±9.91)元、D组(76.62±9.4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97,P<0.05)。结论对四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输液接头细菌培养结果、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成本效益比较,CPB术后患儿的三通管更换时间以72 h为宜。
马红李贤连李晓静
关键词:三通管体外循环血流动力学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
一种多功能疼痛标尺及其操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疼痛标尺的操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依次显示预设的疼痛等级及其对应操作的触发区;当获取到用户对所述预设的疼痛等级之中任一对应操作的触发区发出的选择指令时,执行用户所选的操作,并进一...
杨晔琴金伟琼李晓静蒋伟红徐欢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