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静

作品数:7 被引量:60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骨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腰椎
  • 3篇波谱
  • 3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波谱
  • 2篇性别
  • 2篇脂肪
  • 2篇年龄
  • 2篇骨质
  • 2篇腹部脂肪
  • 2篇磁共振波谱学
  • 1篇心动描记术
  • 1篇心功能
  • 1篇心脏
  • 1篇心脏重构
  • 1篇性别因素
  • 1篇炎性
  • 1篇腰椎骨密度
  • 1篇脂肪含量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机构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赵静
  • 5篇李绍林
  • 4篇张晓东
  • 3篇郝帅
  • 3篇严杰文
  • 3篇赵文吉
  • 3篇胡少勇
  • 3篇赵银霞
  • 2篇陈焱君
  • 2篇张灵艳
  • 1篇廖禹林
  • 1篇李勉文
  • 1篇韩新爱
  • 1篇罗滔
  • 1篇颜亮
  • 1篇纪丽景
  • 1篇胡绍勇
  • 1篇宾建平
  • 1篇赵英华
  • 1篇孙尔维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腰椎骨髓脂肪与腹部脂肪相关性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腰椎骨髓脂肪与腹部脂肪的相关性。方法共68人(男32人,女36人,年龄21~74岁,中位年龄49.5岁)纳入前瞻性研究。1.5T MR采用单体素点分辨波谱法(PRESS)对L3椎体进行波谱采集,计算脂肪比(FF%);同时行腰椎64排CT检查,用定量CT(QCT)分析软件测量L3相应层面腹部皮下脂肪(SAT)与内脏脂肪(VAT)。男、女按年龄各分为两组(≥50岁和〈50岁),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BMI、FF%、VAT及SAT≥50岁组和〈50岁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FF%与BMI、VAT及SAT均无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109、0.034、-0.066,P〉0.05)。女性BMI、FF%、VAT及SAT≥50岁组和〈50岁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50岁组,FF%与VAT呈明显正相关(r为0.499,P〈0.05),FF%与SAT无明显相关性(r为0.221,P〉0.05);女性〈50岁组,FF%与VAT或SAT均无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076、-0.067,P〉0.05)。结论中老年女性(≥50岁)腰椎骨髓脂肪含量与VAT关系密切,男性与年轻女性(〈50岁女性)腰椎骨髓脂肪含量与腹部脂肪无关。
张晓东赵银霞赵文吉张灵艳严杰文郝帅卢雄光赵静李绍林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内脏脂肪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ADC值、T1强化率与炎性活动指标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评估扩散加权序列及对比增强MRI观察强直性脊柱炎活动组、稳定组及对照组的意义,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ADC值、T1强化率与临床活性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的筛选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5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活动组32例、稳定期24例,健康对照组20例.MR检查测量骶髂关节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T1强化率(△SI),炎性活动指标: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血沉及C-反应蛋白,统计学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活动组、稳定组及对照组的各参数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评估ADC值、T1强化率与BASDAI评分、血沉及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结果 ADC值活动组、稳定组及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45±0.25)× 10-3、(0.67±0.10)×10-3及(0.32±0.11)×10-3 mm2/s,与活动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1强化率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DC值、△SI与BASDAI评分显著相关(r=0.824,0.794;均P<0.01).结论 扩散加权序列及对比增强序列对判断AS活动性优于临床活动性指标,结合临床活性指标可明显提高评价AS是否活动的准确性.
赵英华韩新爱胡绍勇石星亮赵静孙尔维李绍林
关键词:脊柱炎强直性骶髂关节
腰椎骨质密度与年龄、性别、体质参数及腹部脂肪的相关性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腰椎骨质密度(BMD)与年龄、性别、体质参数及腹部皮下脂肪(SAT)、内脏脂肪(VAT)的关系。方法纳入健康志愿者或慢性腰腿痛患者111人(男56人,女55人),测量受检者身高、体质量及腰围,计算体质指数(BMI);采用定量CT(QCT)行腹部扫描,测量L3的BMD及相应层面腹部SAT与VAT含量。将男性与女性分别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分别比较3组间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BMI、腰围、SAT和VAT的差异,对BMD与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组男性间除年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身高、体质量、BMI、腰围、SAT及VA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性BMD与年龄呈负相关(r=-0.680,P<0.05)。3组女性年龄、腰围及VA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身高、体质量、BMI、SA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女性BMD与年龄、腰围、VAT均呈负相关(r=-0.849、-0.412、-0.501,P均<0.05)。结论男、女性腰椎BMD与年龄均呈明显负相关,与身高、体质量、BMI无明显相关性;男性腰椎BMD与腰围、SAT与VAT均无明显相关性,但女性腰椎BMD与腰围及VAT关系密切。
张晓东赵文吉陈焱君赵银霞胡少勇严杰文赵静李绍林
关键词:腰椎脂肪
小动物超声仪与临床用超声仪评价小鼠心脏重构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超声仪对小鼠压力负荷下心脏重构的评价结果。方法 C57 BL/6小鼠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主动脉弓缩窄(TAC)组,每组9只。手术8周后,首先应用连接15L8高频探头的临床用西门子超声仪测定TAC组小鼠心功能,并比较清醒和麻醉状态下的差异。然后比较西门子超声仪和小动物用高分辨超声仪(Vevo770)对心功能评价的影响。结果与清醒状态相比,异氟烷吸入麻醉小鼠的心率和左室短轴缩短率显著降低(P<0.001),而左室内径显著增加(P<0.05)。但与相应的sham组比较,两种仪器都可以较敏感地反映TAC组的心脏重构。与西门子超声仪相比,小动物超声仪的分辨率明显增高,并可通过二尖瓣血流频谱图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但暂不能在小鼠清醒状态下评价心功能。结论麻醉本身会降低心功能,但在反映干预手段对心脏重构的影响程度上与清醒状态下有可比性。高分辨小动物超声仪在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方面优于西门子超声仪。
赵静曾智颜亮纪丽景罗滔宾建平廖禹林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功能
腰椎骨髓脂肪含量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及腰围的相关性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通过分析腰椎骨髓脂肪含量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及腰围的相关性,探讨骨髓脂肪含量的体质特点,以加深对骨质疏松发生规律的认识。资料与方法纳入健康志愿者或慢性腰腿痛患者144例,测量其身高、体重、腰围,并计算BMI。采用单体素点分辨波谱法对L3椎体进行波谱采集,以1.3 ppm波峰为三酰甘油峰,水峰位于4.67 ppm,计算脂水比与脂肪比例。比较不同性别、年龄、BMI、腰围组间L3椎体脂水比、脂肪比例的差异。分析年龄与L3椎体脂水比及脂肪比例的相关性。结果男、女L3椎体脂水比、脂肪比例总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7、-0.993,P〉0.05)。不同年龄段患者L3椎体脂水比、脂肪比例的总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23、5.478,P〈0.05)。女性61~70岁组L3椎体脂水比、脂肪比例均明显高于20~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组(P〈0.05),女性L3椎体脂肪比例20~30岁组低于〉70岁组(P〈0.05)。61~70岁组男女脂水比总平均值均明显高于20~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组(P〈0.05)。20~30岁组男女脂肪比例总平均值均低于31~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70岁组(P〈0.05),61~70岁组与31~40岁、41~50岁、51~60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MI及男性和女性不同腰围组间L3椎体脂水比及脂肪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L3椎体脂肪比例呈正相关(r=0.321,P〈0.05)。结论腰椎骨质脂肪含量与患者年龄相关,与性别、BMI、腰围均无关。
张晓东赵文吉胡少勇陈焱君郝帅李勉文岑黄赵静李绍林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学骨髓年龄因素性别因素体重
腰椎骨密度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与ROC曲线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分析腰椎骨密度与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骨髓脂肪比(FF%)及腹部脂肪含量的相关性,探讨影响腰椎骨密度的关键因素.方法 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72名研究对象纳入研究,于1.5 TMR采用单体素点分辨波谱法(PRESS)对腰3椎体(L3)进行波谱采集,计算FF%;同时行腰椎64排CT检查,用定量CT(QCT)分析软件计算L3骨密度(BMD)及相应层面腹部皮下脂肪(SAT)与内脏脂肪(VAT).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年龄、骨髓FF%与BMD关系密切(P<0.05),性别、身高、体质量、BMI、腰围、臀围、SAT及VAT与BMD均无关(均P>0.05);年龄、FF%与BMD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830、-0.521,P<0.05);ROC曲线分析示年龄58.5岁为最佳临界值,其预测骨质疏松的敏感度为81.8%、特异度为86.9%;骨髓FF%为52.8%为最佳临界值,其预测骨质疏松的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55.7%.结论 腰椎骨密度与性别、身高、体质量、BMI、腰围、臀围、腹部皮下脂肪及内脏脂肪无明显相关性,与年龄、骨髓FF%呈明显负相关,其中年龄是关键影响因素.
张晓东赵银霞胡少勇郝帅严杰文张灵艳赵静李绍林
关键词:骨质疏松磁共振波谱学体层摄影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