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小聪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患儿
  • 2篇支气管
  • 2篇气管
  • 2篇哮喘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护理
  • 2篇儿童
  • 2篇肺炎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氧运动
  • 1篇再入院
  • 1篇支气管哮喘
  • 1篇支气管哮喘患...
  • 1篇支气管炎
  • 1篇支原体肺炎
  • 1篇入院
  • 1篇神经肌
  • 1篇神经肌肉
  • 1篇神经肌肉病

机构

  • 7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李锦燕
  • 7篇陈小聪
  • 6篇吴红娟
  • 2篇吴雪梅
  • 1篇胡秀
  • 1篇苏苗赏

传媒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5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7例脊髓肌肉萎缩症合并肺炎患儿的护理
2015年
脊髓肌肉萎缩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变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肢体近端和躯干肌肉无力、瘫痪和萎缩。随着年龄的增大,病情不断加重,累及呼吸肌、喉部肌肉,造成痰液堆积,不能咳出,常因呼吸功能障碍引起肺部感染,极易导致死亡[1]。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儿童呼吸科共收治7例脊髓肌肉萎缩症合并肺炎患儿,总共住院29次,经过治疗及精心护理,患儿每次肺炎均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7例患儿中男4例,女3例;均在出生6个月以后发病,表现为四肢肌力、肌张力低下,腱反射消失,无意识障碍及智力减退。双上肢肌力V级6例,Ⅳ级1例;双下肢肌力Ⅲ级3例,Ⅱ级、I级各2例。伴有胸廓畸形2例。
吴红娟吴居逸陈小聪李锦燕
关键词:肺炎患儿精心护理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呼吸功能障碍四肢肌力神经肌肉病
儿科护士角色压力对其职业成长的影响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了解和评估儿科护士角色压力与职业成长的现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2—6月抽取温州市4所三级医院的儿科护士进行调查研究,采用角色压力量表、职业成长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50份,有效问卷32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71%。结果儿科护士职业成长总分为(47.55±10.65)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学历、职称、职位、工作年限儿科护士的职业成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一般资料之后,角色压力中的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都对儿科护士的职业成长水平具有负性预测作用。结论儿科护士的职业成长水平较低,且护士角色压力水平对其有影响,建议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儿科护士职业成长情况,降低儿科护士角色压力,以提高其职业成长水平。
吴红娟陈微微陈小聪李锦燕
关键词:护士儿科角色压力影响因素
屋尘螨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生活质量与控制水平的调查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屋尘螨变应原制剂(安脱达)脱敏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生活质量、控制水平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免疫治疗室接受治疗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观察对象,均给予屋尘螨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应用问卷调查及现场回收模式记录患儿年龄、性别、家族史等一般情况,同时采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与儿童生活质量量表(PedsQLTM3.0)测量哮喘患儿的哮喘控制水平、生活质量水平,检测患儿肺功能指标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法分析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80例患儿中,完全控制60例,占75%;部分控制15例,占19%;未控制5例,占6%。治疗后患儿的PedsQLTM3.0总分为(71±10)分、治疗相关问题为(78±10)分、哮喘症状评分为(66±10)分、忧虑评分为(70±20)分、沟通评分为(67±20)分,均高于治疗前的(62±10)分、(40±5)分、(38±6)分、(40±5)分、(3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生活质量水平低、未规范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是哮喘控制水平的危险因素(OR=8.772、9.416、4.710,P<0.05);治疗后患儿的FEV1%为(99.1±6.2)%,高于治疗前的(80.3±2.1)%(P<0.05)。结论屋尘螨变应原制剂(安脱达)脱敏治疗可改善哮喘患儿肺功能与生活质量,提高哮喘控制水平,注意规范治疗,密切关注嗜酸性粒细胞高的患儿,进而选择合适干预措施对预防儿童支气管哮喘有重要意义。
吴红娟吴雪梅陈小聪李锦燕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温州儿童哮喘发作与空气污染及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温州儿童哮喘发作与空气污染及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预防儿童哮喘发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4年6月因哮喘发作在本科室住院治疗的患儿资料,以及同时期温州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和气象因子数据资料,通过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法、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各月哮喘发作住院的患儿例数与各项空气污染物浓度及各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哮喘发作住院的患儿例数随空气污染物浓度升高呈增加趋势,其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与哮喘住院患儿例数(尤其单纯哮喘例数)关系密切,呈显著正相关(P=0.039,r=0.601;P=0.020,r=0.660)。结论空气中pm10浓度升高能诱发儿童哮喘发作,尤其增加儿童单纯哮喘发作的发病率。故做好环境保护,降低空气污染,对减少儿童哮喘发作有重要意义。
陈小聪吴红娟李锦燕
关键词:哮喘空气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儿童
4例反复再入院先天性结核病患儿的护理被引量:4
2014年
总结4例反复再入院先天性结核病患儿的护理经验。在做好结核病常规护理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先天性结核病患儿年龄小、抵抗力低,容易发生反复感染的特点,实施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与防护措施,住单人隔离病室,禁止患肺结核且痰检(+)母亲陪伴和患有感冒家属探视,出院时着重做好防感染的健康指导;针对患儿感染时容易发生呼吸衰竭的特点,合理进行雾化和体位引流,适时吸痰,改善通气,防止和逆转呼吸衰竭;针对患儿肺功能、肝功能发育不完善,采用改良鼻导管吸入低流量氧气,重视用药护理,确保药物剂量准确,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注重家长的心理支持。本组4例患儿自末次出院半年以上未再入院。
李锦燕陈小聪吴红娟
关键词:先天性结核病再入院患儿护理
有氧趣味运动训练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辅助排痰中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有氧趣味运动训练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辅助排痰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8月该院收治的RMPP患儿60例,根据患儿年龄分为A组及B组。A组患儿22例,年龄3~5周岁,B组患儿38例,年龄6~12周岁。按照随机数字法将A组患儿分为A1组及A2组,各11例;B组患儿分为B1组及B2组,各19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化痰、雾化等治疗,A2、B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有氧趣味运动训练,治疗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A2组、B2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退热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A1组、B1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B2组恶心呕吐、头痛及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与A1组、B1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2组、B2组非常满意率高于A1组、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方案及有氧趣味运动训练方案联合治疗RMPP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提高家长满意度。
吴雪梅胡秀苏苗赏陈小聪李锦燕
关键词: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有氧运动
布拉酵母菌散联合葡萄糖酸锌颗粒预防毛细支气管炎继发腹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患儿住院时间偏长,病程中极易继发腹泻病,发病率高达53%~69%。如何降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继发腹泻病的发病率,是临床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客观评价布拉酵母菌散联合葡萄糖酸锌颗粒在预防毛细支气管炎继发腹泻方面的临床疗效,我们对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2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陈小聪吴红娟李锦燕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布拉酵母菌继发腹泻疗效观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