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军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Lenstar、Pentacam与Sirius测量白内障患者眼前节生物参数的比较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 评估新型光学低相干反射仪Lenstar、Pentacam眼前节综合分析系统和眼前节生物测量仪Sirius测量白内障患者中央角膜厚度(CCT)、前房深度(ACD)、角膜曲率(Km)的差异性与一致性,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同一观测者分别应用Lenstar 、Pentacam和Sirius 测量40例(40眼)白内障患者的CCT、角膜内皮到晶状体前表面的ACD (ACDendo)、角膜上皮到晶状体前表面的ACD(ACDepi)和Km,眼别的选择采用随机方式.对3种仪器测量的以上指标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一步用Bonferroni法两两比较仪器间的差异,一致性比较采用Bland-Altman统计分析法.结果 Lenstar、Pentacam和Sirius测量CCT的平均值分别为(528.18±29.12)μm、(533.21±27.02)μm和(534.48±26.15) μm,ACDendo分别为(2.54±0.41)mm、(2.54±0.43)mm和(2.57±0.43)mm,ACDepi分别为(3.07±0.41)mm、(3.08 ±0.42) mm和(3.10±0.4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641、9.961、12.539,P<0.01),Km值分别为(44.05±1.69)D、(43.99±1.65)D、(43.93±1.6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86,P<0.05).3种仪器测量CCT、ACDendo、ACDepi、Km的95%一致性区间(LoA)较小,其上下限最大的绝对值分别为26.41 μm、0.12 mm、0.12 mm和0.61 D,一致性好.结论 Lenstar、Pentacam和Sirius测量白内障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前房深度、角膜曲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为临床白内障患者眼前节参数的测量提供了新的选择.
- 黄锦海李坚鲁伟聪程丹邓军王勤美
- 关键词:中央角膜厚度前房深度角膜曲率
- Pentacam系统4种模式测量角膜曲率的一致性研究
- 2016年
- 目的采用Pentacam系统4种模式测量近视成人角膜曲率,评估其一致性,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近视志愿受试者64人(64眼),应用Pentacam系统4种模式(分别是3D25、3D50、CF50、CF100)测量角膜3mm直径范围水平中央曲率K1、角膜3mm直径范围垂直中央曲率K2。4种模式测量的K1、K2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采用Bonferroni法两两比较模式间的测量差异,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研究采用Bland-Altman分析。结果 Pentacam系统4种模式测量的受试者K1分别为(42.86±1.49)、(42.86±1.49)、(42.88±1.50)、(42.86±1.49)D,K2分别为(44.00±1.74)、(43.99±1.74)、(43.99±1.76)、(43.99±1.73)D,4种模式测量的K1、K2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两比较亦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4种模式测量的K1、K2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 Pentacam系统4种模式测量近视成人角膜曲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在测量角膜中央曲率时可以替换使用。
- 陈思萍陈茹茹黄锦海陈岩邓军
- 关键词:PENTACAM角膜地形图一致性
- 动态视觉功能训练优化运动技能的研究
- 陈浩张英波张力为刘海平保金华徐菁菁毛欣杰陈立人黄勇潮李东健胡亮邓军
- 课题来源: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自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顺利举办后,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针对性训练以最大程度挖掘运动员的潜能来提高其竞技水平成为下一阶段各运动队亟待完善的目标。早在上个世纪,已有研究指出运动员的运动视觉机...
- 关键词:
- 关键词:运动员
- 先天性上睑下垂矫正术后早期眼球散光的变化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先天性上睑下垂矫正术后患者眼球散光的变化规律以及上睑下垂严重程度对散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矫正术的患者29例(30眼)术前及术后3~6个月眼球散光的变化。根据术前提上睑肌肌力的大小将患者分为两组(肌力≥3mm组和肌力<3mm组)。结果先天性上睑下垂术后,患眼术前眼球总散光量为(1.78±1.02)D,术后为(1.49±0.84)D,术后散光量平均下降0.29D,与术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73.0%(22/30)的患眼散光轴向发生变化,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健眼眼球总散光量术前为(0.56±0.54)D,术后为(0.49±0.48)D,散光量平均下降0.07D,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8.0%(17/25)健眼轴向发生变化,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提上睑肌肌力≥3mm组患眼的散光量改变为(0.56±0.57)D,提上睑肌肌力<3mm组的散光量改变为(0.11±0.45)D,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先天性上睑下垂矫正术后眼球散光量较术前显著下降,但散光性质无明显改变。术后散光量的变化与术前提上睑肌肌力的大小相关。
- 吴晓敏邓军侯立杰
- 关键词:先天性上睑下垂散光
- 角膜塑形镜与框架镜控制近视进展的Meta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评价角膜塑形镜控制儿童近视进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The Cocharane Library、EMbase、CBM、万方、CNKI等数据库,全面收集角膜塑形镜控制儿童近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及非随机的前瞻性同期对照临床试验,检索时间为1990年1月至2014年5月,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32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角膜塑形镜在控制眼轴增长方面明显优于框架镜,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25,95%CI(-0,32,-0.19),P〈0.00001]。角膜塑形镜组玻璃体腔深度延长少于框架镜组(P〈0001)。角膜塑形镜组出现6例角膜荧光索染色阳性,1例角膜浸润,1例结膜充血.结论角膜塑形镜能明显控制低度近视儿童的眼轴增长,角膜荧光染色阳性是主要并发症。
- 邓军刁凯黄锦海吴晓敏侯立杰陈岩
- 关键词:角膜塑形镜近视META分析
- 人眼正负透镜诱导的模糊适应研究
- 目的:研究人眼正透镜和负透镜诱导下的模糊适应的异同点,探讨近视患者在正透镜和负透镜离焦下模糊适应后的视敏度变化的特点以及与正视眼是否存在差异。
方法:选择35名在校大学生(年龄22-32岁,平均25.94±2.22...
- 邓军
- 关键词:近视患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