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生理实验教学改革初探被引量:4
- 2014年
- 生理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基础学科,生理实验教学是基础医学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本次实验教学改革中,笔者根据目前生理实验教学中存在弊端以及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生理实验教学改革方案,以期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 赵珅婷刘勇
- 关键词:生理实验教学教学方法
- 新型半密闭式细胸膜腔引流管的研发及实验研究
- 2019年
- 目的研发并探讨新型半密闭式细胸膜腔引流管的作用效果。方法使用胸膜腔密闭模拟系统模拟穿刺漏气实验,实验组使用新型半密闭式细胸膜腔引流管,对照组使用同管径的猪尾巴管。记录置管过程的漏气量,每组各20次。使用巴马小型猪模拟操作性能和安全性实验,胸腔镜下选定20个观察良好的穿刺部位,每个穿刺部位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依次编号3个置管点,对照组(1号)使用12F猪尾巴管组;实验组(2号)使用A型尖端穿刺引导针的新型细型半密闭式胸膜腔引流管;实验组(3号)使用B型尖端穿刺引导针的新型细型半密闭式胸膜腔引流管。胸腔镜下观察每组引流管置入的操作性能及对肺脏的损伤率,每组各20次。结果实验组平均漏气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能顺利穿刺置管到巴马小型猪胸膜腔内,且实验组(2号)和实验组(3号)引流管置入后壁层胸膜的破口与对照组(1号)的壁层胸膜的破口直径相当。进针深度为10mm时,实验组的损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针深度为20mm时,实验组的损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半密闭式细胸膜腔引流管具有结构简单、精准提示的特点,可有效降低医源性气胸和内脏损伤的发生风险;同时一步法置管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石伟成黄旭杰彭雪凌詹文材刘勇
- 关键词:胸膜腔引流管巴马小型猪
- 新冠流行期间广东地区流感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预测研究
- 背景: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人类和其他动物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传播迅速而且波及范围广泛,临床上起病急,主要症状表现为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及乏力等症状,重症病例可出现多种并...
- 刘勇
- 关键词:流感流感样病例遗传进化
-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乳腺癌的相关性分析
- 目的 乳腺癌是威胁全世界女性健康的第一大癌症,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不断增加。近年来,研究显示了甲状腺激素对于乳腺癌细胞可能的增殖作用,但过去几十年临床上关于甲状腺激素和乳腺癌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一直争论不休。本研究在国内通过病...
- 刘勇
- 关键词:甲状腺激素乳腺癌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