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燕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新生儿
  • 3篇早产
  • 3篇早产儿
  • 3篇产儿
  • 2篇药物疗法
  • 2篇疗法
  • 2篇病因
  • 1篇新生儿出生缺...
  • 1篇新生儿惊厥
  • 1篇新生儿溶血
  • 1篇新生儿溶血病
  • 1篇新生儿影响
  • 1篇血性
  • 1篇婴儿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呼吸暂...
  • 1篇孕妇
  • 1篇早产儿贫血
  • 1篇早产儿原发性...
  • 1篇早期静脉营养

机构

  • 9篇西安市第四医...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9篇王晓燕
  • 5篇解雪梅
  • 2篇刘黎明
  • 2篇金青
  • 2篇于安平
  • 1篇孙素静
  • 1篇李亚芙
  • 1篇李燕晖

传媒

  • 6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3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疾病的治疗。方法 :将 5 4例胃食管反流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和对照组 2 4例 ,两组均给予常规补液及体位疗法 ,治疗组以红霉素每次3mg/ kg稀释后静脉泵入 ,每日 1次。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 93.3% ,对照组显效率 4.2 %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王晓燕解雪梅金青
关键词:小剂量红霉素新生儿胃食管反流
1,25二羟基维生素D3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维生素D3抗婴儿佝偻病的疗效已尽人皆知,而1,25二羟基维生素D3是维生素D3的活性形式,通过近年研究,它不仅具有调节钙磷代谢的作用,还具有调控细胞有丝分裂,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发挥免疫调节,调控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从而调节血压,改善糖代谢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现就近年来有关其生物学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王晓燕刘黎明
关键词:生物学功能
新生儿溶血病60例早期诊治分析
2003年
目的 :探讨新生儿溶血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 :孕妇孕期即测定血型 ,O型及 Rh阴性者测定抗体效价 ,效价高者孕期服中药治疗 ,新生儿娩出后抽脐血或个别病例生后 2 4 h内出现黄疸者抽血查血清特异性血型抗体试验 ;对确诊病例采用以光疗、白蛋白为主 ,个别重症病例予以静脉丙种球蛋白的综合治疗措施。结果 :所有病例均于 2 4 h内确诊 ,经积极有效的治疗 ,全部治愈出院 ,无 1例发生核黄疸 ,无 1例换血。结论 :测定孕妇血型及抗体效价 ,可疑病例出生后立即抽脐血查血清特异性血型抗体试验 ,对早期诊断新生儿溶血病有很高价值 ;早期治疗本病可以阻断病情发展 ,改善预后。
解雪梅王晓燕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
西安市城区孕妇维生素D缺乏对新生儿影响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 调查西安市城区孕妇与新生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以了解孕妇与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的流行现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冬春季和夏秋季两个时间段共182对在西安市第四医院产科分娩的孕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设计调查孕妇孕期维生素D的摄入情况.分娩当天抽取孕妇静脉血,分娩后采集新生儿脐血,检测血中25羟基维生素D、碱性磷酸酶、钙、磷的含量,对新生儿进行全面查体并记录.结果 新生儿脐血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为(36.76±16.92)nmol/L,孕妇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为(38.54±17.18)nmol/L,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794,P〈0.001);夏秋季组新生儿脐血25羟基维生素D[(39.23±17.11)]nmol/L明显高于冬春季组[(34.01±16.38)n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P〈0.05);如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50nmol/L判断为维生素D缺乏时,分别有88.46%的孕妇及91.20%的新生儿为维生素D缺乏者.结论 西安城区孕妇及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发病率较高;孕母维生素D营养状况决定脐血维生素D水平;孕期应补充足量维生素D以改善孕妇及新生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
王晓燕刘黎明李亚芙
关键词:新生儿孕妇25羟维生素D维生素D缺乏
氨茶碱配伍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32观察
2007年
于安平王晓燕
新生儿出生缺陷76例临床分析
2003年
目的 :提高人口出生素质 ,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方法 :对本院出生的、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 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间 ,本组共出生新生儿 5 876例 ,其中有出生缺陷 76例 ,占总出生人数的 1 2 .9‰。76例新生儿缺陷中 ,房 /室间隔缺损 1 0例 ,动脉导管未闭 4例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5例 ,脊柱裂 6例。诱发因素与病原体感染 ;遗传因素 ;孕期并发症有关。结论 :做好孕期保健 ,避免各种不良因素 ,是减少出生缺陷的关键 ,也是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家庭和社会负担的关键。
解雪梅于安平王晓燕
关键词:新生儿出生缺陷畸形病因学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分析及苯巴比妥钠负荷量治疗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新生儿惊厥的主要发病因素 ,及负荷量苯巴比妥钠的抗惊厥治疗。以利于临床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于我院收治的 10 2例新生儿惊厥患者的发病因素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 ,并应用抗惊厥药物苯巴比妥钠治疗。结果 :本组新生儿惊厥早期发病主要因素为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 3d后主要为感染因素。本组应用苯巴比妥钠负荷量治疗总有效率达 90 .2 %。
金青李燕晖王晓燕
关键词:新生儿惊厥苯巴比妥钠负荷量发病因素缺氧缺血性脑病
早产儿56例早期静脉营养观察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早期静脉营养对早产儿体重增长的影响及副作用发生情况。方法:将体重小于1900g的早产儿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生后24h即应用静脉营养,对照组仅应用常规补液,两组均及早开始胃肠内微量喂养,同时按常规治疗并发症。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0d采血测肝、肾功能及血脂,每天测体重,监测微量血糖及经皮胆红素值。结果:治疗组患儿每日体重增长幅度大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两组治疗后测得的血清胆红素、游离脂肪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静脉营养可促进早产儿体重增长,且未见严重副作用。
王晓燕孙素静解雪梅
关键词:胃肠外营养体重增长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65例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早产儿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用rhEPO每次250U/kg皮下注射,隔日1次,每周3次,持续6周,同时每天口服铁剂5mg/kg,维生素E25mg,维生素C25mg;对照组患儿仅服用同等剂量维生素E、维生素C、铁剂,未用rhEPO治疗,两组病例均观察至生后7周。结果:两组早产儿生后血红蛋白(Hb)均逐渐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网织红细胞(Ret)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铁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大剂量rhEPO能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无明显副作用。
王晓燕解雪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