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主义”在台湾——从《文学杂志》到《现代文学》被引量:1
- 2009年
- 《文学杂志》和《现代文学》在1950年代以降的中国台湾现代文学史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本文分析这两个杂志出现的语境、特点,它们在当时文学场域中的位置,以及对于文学生态(特别是中国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文学杂志》核心人物夏济安通过杂志来追问"何谓现代文学",它跟传统与西文到底是什么关系。而《现代文学》体现出一种重造文学的冲动,也昭示出一代人的精神史。不能把《现代文学》和"现代派"简单等同。需要把中国台湾现代主义文学放在殖民、冷战结构,放在资本主义扩张史,放在跨文化旅行的变形和再造中来讨论,对之做出更历史化、更开放的解释,它也构成了一种"小文学"。
- 张春田郑蕾
- 关键词:《文学杂志》《现代文学》现代主义精神史
- 港式现代主义理论实践——论李英豪的文艺评论
- 2012年
- 李英豪作为香港现代主义运动后期的重要人物,以香港现代文学美术协会第二任会长名义与昆南等人共同创办《好望角》并继续香港国际绘画沙龙,并以自身极为丰富的理论创作推动香港现代主义运动的发展。本文试图在资料和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首先对李英豪批评、评论的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以"东方式"批评概括其批评风格并缕析其理论来源。另一方面则从香港报刊生态入手,分析其不同的文体、文笔特色,尝试发掘报刊生态对其理论建树的影响。
- 郑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