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勇
- 作品数:26 被引量:208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卫生局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毛霉目病原真菌的实验室鉴定及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以分子测序为参考,评估形态学、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对毛霉目真菌的鉴定能力,分析毛霉目真菌对两性霉素B、泊沙康唑的体外药敏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2年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25例毛霉病住院患者标本,进行镜检并对培养的菌落行形态学鉴定、质谱鉴定、分子测序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KOH湿片法阳性率(76%)高于革兰染色法(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学鉴定可将68%的菌株鉴定到属水平,3株鉴定错误,2株无法鉴定;将所有菌株进行质谱鉴定,单用IVD和RUO数据库鉴定率分别为56%和44%,两库联合可将鉴定率提高为64%。毛霉目真菌对两性霉素B的抑制50%菌株生长的最小抑菌浓度(MIC_(50))为1μg/mL,根霉属相比其他属对两性霉素B表现出较高的MIC值,其中2株MIC>32μg/mL,另2株MIC为8μg/mL;根霉属对泊沙康唑的MIC_(50)为0.5μg/mL,横梗霉属MIC_(50)为4μg/mL,小克银汉霉属MIC_(50)为2μg/mL,有部分菌株表现出较低MIC值,同样亦有部分菌株对泊沙康唑表现出较高的MIC值。结论将传统镜检、培养与质谱技术和分子技术相结合,尽量将毛霉目真菌准确鉴定到种,并积极开展毛霉体外药敏试验,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袁凯旋叶静如禄梦笛陈卓曦凌勇黄爱伟刘素玲顾兵
- 关键词:毛霉目形态学鉴定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 一种免扩增RNA检测荧光传感器及其应用
-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扩增RNA检测荧光传感器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荧光传感器中第一探针和第二探针能组装成双链探针,第一探针包括与crRNA互补序列部分,第二探针包括与靶标RNA互补序列部分,靶标RN...
- 顾兵张德才田本顺凌勇
- 2007-2011年血流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分析我院血流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SAU)的临床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预防控制和临床治疗SAU血流感染提供指导。方法:应用WHONET5.4软件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确诊为SAU血流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和菌株的耐药性进行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167株SAU广泛分布于全院各科室,分离率最高为ICU占16.17%,其次为儿科病区和心内病区分离率分别为10.78%和10.18%;167株SAU中,70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41.9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呈普遍耐药,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为99.10%,利福平的耐药率<15.00%,未分离到对利奈唑胺、喹奴普汀/达福普汀、替考拉宁及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MRSA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P<0.01)。结论:血流感染的SAU对常用抗菌药物显示多药耐药,没发现耐万古霉素的MRSA,MRSA耐药性比MSSA严重,医院应大力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控和管理力度,根据药敏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并积极做好各项防治措施,防止MRSA的暴发流行。
- 陈柳勤孙诚陈晓丽凌勇
- 关键词:血流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
- ICU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特点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危重监护病房(ICU)老年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与耐药性特征。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ICU的214例老年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330株,采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及其配套试剂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行药敏试验。结果:214例尿路感染患者中,64例为单一细菌引起,34例为单一真菌引起,71例为细菌合并真菌引起,36例为混合细菌引起,9例为混合真菌引起。所分离330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157株,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50株,以肠球菌为主;真菌123株,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新诺明、妥布霉素以及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P〈0.05)。真菌药敏情况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对氟康唑等抗真菌药物依然维持较高敏感性。老年尿路感染患者所分离多重耐药菌(MDRO)比重较大,且耐药率较高。结论:ICU老年尿路感染患者所分离出病原菌耐药率具有较高水平,实验室与临床间应加强沟通,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减少由MDRO所引发的医院感染的暴发。
- 赵越陈莲陈晓丽邱芳华凌勇张莉滟
- 关键词: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 双甲酸涂靶法对丝状真菌鉴定的临床应用评价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双甲酸涂靶法对临床丝状真菌鉴定的应用价值,优化质谱仪对丝状真菌鉴定的前处理流程。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广东省人民医院临床分离丝状真菌212株,经形态学初筛并以基因测序为标准,评价双甲酸涂靶法及乙腈-甲酸提取法对菌株鉴定的一致性。结果 212株丝状真菌经基因测序至种、复合群、属的鉴定率分别为84.91%、100%、100%,经双甲酸涂靶法和乙腈-甲酸提取法鉴定至种、复合群、属的鉴定率分别为43.87%、91.04%、91.04%和45.75%、93.40%、93.40%。与测序法比较,双甲酸涂靶法和乙腈-甲酸提取法在种、复合群、属的鉴定Kappa值分别为0.022、0.421、0.421和0.056、0.536、0.536;双甲酸涂靶法与乙腈-甲酸提取法鉴定一致性比较,种、复合群、属水平Kappa值分别为0.880、0.726和0.726。结论双甲酸涂靶法前处理流程在丝状真菌的鉴定能力上与乙腈-甲酸提取法接近,可应用于临床丝状真菌的前处理质谱鉴定。
- 袁凯旋赵越凌勇叶龙胡雪姣侯铁英
- 关键词:质谱仪丝状真菌
- 生殖医学科女性患者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变迁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生殖医学科女性患者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变迁,为生殖道支原体感染预防和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生殖医学科进行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培养与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的6 661例女性患者病例资料,年龄17~61岁。结果支原体总感染率为48.64%(3 240/6 661),UU、MH及UU+MH感染3组的阳性率分别为42.26%(2 815/6 661)、0.62%(41/6 661)、5.76%(384/6 661)。支原体总感染率及UU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岁的人群具有最高的感染率(70.97%,44/62),支原体的感染率随着年龄增长呈显著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7,P<0.001)。UU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高,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39,P<0.001),其次是氧氟沙星,但呈现下降的耐药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95,P<0.001)。MH、UU+MH对红霉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的耐药性较高且稳定,UU+MH对氧氟沙星、异帕沙星的耐药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生殖医学科女性患者支原体感染率较高,UU为主要感染类型,支原体感染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岁女性支原体感染率最高。对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要依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切实达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结果。
- 刘洁凌勇邱芳华梁洁玲
- 关键词:支原体药敏分析
- 单中心2006至2009年血流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了解引起血流感染(BSI)病原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BacT/ALERT3D微生物全自动检测系统对血进行培养检测。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检测。以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通过查阅病历了解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06至2009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共收检血培养标本10462份,检出病原菌830株,阳性率为7.9%,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42株,占53.3%(442/830),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33.7%(149/442);革兰阳性球菌275株占33.2%(275/830),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为主,占44.4%(122/275);真菌113株,占13.6%(113/830),以热带念珠菌为主,占24.8%(28/113)。引起BSI的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居首位(18.0%),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7%)、肺炎克雷伯菌(8.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67.5%和49.1%。碳青酶烯类及阿米卡星对肠杆菌科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左氧氟沙星对常见非发酵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较好。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3.2%和88.5%,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革兰阳性球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分布以ICU、儿科和血液科为主,分别为25.5%、22.2%和12.4%,其基础疾病以恶性肿瘤、血液病多见,分别为26.8%、20.6%。结论该院血流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其次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烷及奎奴普丁或达福普汀对革兰阳性球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碳青酶烯类及左氧氟沙星对革兰阴性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有恶性肿瘤、血液病等基础疾病者易发生血流感染。
- 黄松音王庄斐钟凤辉凌勇徐凤琴李红玉
- 关键词:细菌感染和真菌病血流感染药敏试验
- ICU物体表面清洁消毒质量干预在多药耐药菌预防控制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9
- 2014年
- 目的探讨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循证综合干预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预防和控制多药耐药菌(MDROs)中的作用。方法 2013年1-3月ICU执行传统的物体表面清洁制度,医院感染管理科按常规监测,不作反馈;2013年4月-2014年3月制定有循证依据的干预措施指导临床进行日常环境清洁消毒工作,使用荧光标记、拭子培养监测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质量,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持续提高病区的环境卫生清洁质量。结果通过持续干预,物体表面荧光标记清除率改善明显(P<0.05),由干预前的39.17%上升至72.03%,其中医疗设备物体表面、高频接触卫生表面荧光标记清除率分别上升36.13%、33.81%;MDROs感染患者床单位终末消毒后MDROs阳性率从干预前的4.12%下降至1.08%,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ROs每千住院日分离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ICU建立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医院环境清洁策略和制度,并应用到实践中,可有效预防和控制MDROs感染的发生。
- 张友平侯铁英刘艳红凌勇白雪皎张玉
- 关键词:消毒多药耐药菌
- (1,3)-β-D-葡聚糖在不同证据级别的侵袭性肺曲霉病中的表现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1,3)-β-D-葡聚糖实验(G实验)在不同证据级别的侵袭性肺曲霉病中的表现。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诊断为侵袭性肺曲霉病的患者病例信息,收集患者临床信息:人口学资料、肺穿刺组织病理结果、呼吸道标本(痰、纤支镜冲洗液、肺泡灌洗液)培养结果、G实验结果。根据病理和培养的结果分为3组:病理+培养双阳性组、单培养阳性组、单病理阳性组。结果最后纳入分析的病例76例,男性46人,女性30人,平均年龄59±21岁。分组结果为:单病理阳性组39例(41.5%),病理+培养双阳性组10例(10.6%),单培养阳性组45例(47.9%)。3组的G实验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χ^2=9.34,P=0.036),进行两两比较发现,a调整为0.0125后,双阳性组的G实验阳性率显著高于单病理阳性组(χ^2=9.06,P1=0.004),G实验的中位值也是双阳性组最高(249.30pg/ml)。呼吸道标本培养最常见的是烟曲霉36例(占61.02%),其次是黄曲霉12例(占20.34%),但不同曲霉感染其G实验结果无统计学差异(H=4.021,P=0.403)。结论病理阳性的侵袭性肺曲霉患者其G实验的结果不一定高,最好结合培养结果进行诊断。
- 张鑫强陈慧敏刘素玲凌勇叶龙赵越陈晓丽周典蓉李正康
- 2011-2017年孕妇生殖道无乳链球菌检出及其耐药性变化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了解某地区孕妇生殖道无乳链球菌的感染及其耐药状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7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产科病区及门诊孕妇送检的生殖道分泌物培养的结果,比较分析各年份无乳链球菌检出情况及耐药率变化趋势。结果共送检31 569份生殖道分泌物标本,检出病原菌1 940株,其中无乳链球菌591株,占30. 46%。无乳链球菌在生殖道分泌物标本中的检出率为1. 87%; 2011—2017年无乳链球菌药敏结果中,未发现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9. 80%~28. 97%、19. 80%~28. 95%、26. 73%~39. 29%、44. 05%~66. 34%;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为80. 37%~94. 29%,但有逐年下降的趋势(P <0. 05)。结论无乳链球菌为孕妇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分析其耐药性,合理、规范的使用抗菌药物,可减少孕妇及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的发生。
- 刘洁凌勇邱芳华陈柳勤陈晓丽梁洁玲
- 关键词:无乳链球菌生殖道耐药性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