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永强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锥形束CT
  • 1篇可行性
  • 1篇放疗
  • 1篇靶区
  • 1篇摆位
  • 1篇摆位误差
  • 1篇摆位误差分析
  • 1篇鼻咽
  • 1篇鼻咽癌
  • 1篇VMAT

机构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金献测
  • 2篇易金玲
  • 2篇周永强
  • 1篇邹长林
  • 1篇阎华伟
  • 1篇杨桂强
  • 1篇吴志勤
  • 1篇谢聪颖
  • 1篇吴均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锥形束CT图像剂量计算的可行性
2015年
目的:研究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用于剂量计算的可行性。方法:使用Elekta XVI系统扫描获取CBCT图像集,使用传统的CT扫描仪扫描CT图像作为参考图像集;读取通过扫描Catphan503模体获取的计划CT图像和CBCT图像中7种物质的CT值,并且根据相应的电子密度绘制出CT值—电子密度(CT-ED或者CBCT-ED)变化曲线;使用CT-ED和CBCT-ED曲线对CT图像和CBCT图像进行剂量计算并比较两者等中心剂量点处的剂量和剂量曲线分布情况,并在CT图像计划和CBCT图像计划中取相同的9个剂量点来观察两者剂量分布的一致性。结果:通过观察CBCTED和CT-ED曲线,发现两者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分别使用CT图像和CBCT图像进行剂量计算,发现应用CT图像的治疗计划和应用CBCT图像的治疗计划在等中心点处的剂量基本一致(偏差小于0.24%),并且在50%以上的等剂量曲线分布也基本一致;对9个剂量点处的剂量分析发现它们在两者中的分布基本一致(最大差距剂量<4.6%);在两个图像集中描绘相同的ROI区域,在DVH中发现该ROI在V50的剂量基本一致(约2350 c Gy)。结论:CBCT图像不能直接用于剂量计算,但是经过曲线校正后是可以用于剂量计算的。
周永强金献测邓祯祥吴均易金玲邹长林
关键词:锥形束CT
锥形束CT引导的鼻咽癌VMAT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分析和边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利用千伏级锥形束CT(CBCT)量化分析鼻咽癌VMAT治疗分次内和分次间的摆位误差,研究临床靶区到计划靶区的外放边界。方法选取VMAT鼻咽癌患者20例,首次放疗前、在线校正后、治疗结束后分别行CBCT,获取三组分次内误差;每周一次CBCT,获取分次间的误差。结果利用Van Herk等提供的扩边公式MPTV=2.5Σ+0.7δ,计算X、Y、Z方向外放边界:校正前3.31 mm,3.13 mm,3.42 mm;校正后1.85 mm,1.67 mm,2.03 mm;治疗后2.17 mm,1.99 mm,2.17 mm;分次间2.49 mm,2.31 mm,2.56 mm。结论 CBCT可以在线校正鼻咽癌VMAT治疗中的摆位误差,通过分次内和分次间误差的离线分析,使鼻咽癌VMAT患者的CTV到PTV的外放间距缩小到2 mm左右,实现了精确放疗。
阎华伟金献测杨桂强吴志勤周永强易金玲谢聪颖
关键词:鼻咽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