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浩 作品数:15 被引量:21 H指数:3 供职机构: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哲学宗教 历史地理 社会学 政治法律 更多>>
朱子学与多元文化的对话与交融 田浩 Hoyt Tillman宋代思想史的再思考 被引量:8 2019年 首先我力图澄清我对多个术语的基本观点,尤其是对"理学"、"道学"、"新儒学"以及"NeoC onfucianism"的观点。这些概念的用法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梳理。我并不试图简单地用一个术语代替另一个,而是希望用更加细致具体的方式看待儒学内部的不同圈子、团体或谱系等等,并以此来增强我们研究和论著中的清晰程度。其次,我将给予朱熹同时代儒者进一步的关注,并且以严肃的态度将他们视为儒家思想家;我确信,更好地了解朱熹同时代的儒者将有助于增强我们对朱熹作为哲学家的认识,并进一步了解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所扮演的角色。第三,我非常欣喜地看到中国学术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对诸如张九成、胡宏、张栻、吕祖谦、陈亮和陆九渊等思想家展现出越来越多的兴趣并取得了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成果。我个人研究朱熹同时代儒者的观点和方法与不少学者(尤其是中国学者)的工作成果之间,其实存在着重要的相似一致与交汇合流。最后,我想借用马恺之的最新成果来强调我的观点:统治者们更倾向于接受朱熹哲学,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朱熹体系下的皇帝有着独特的伦理、哲学和政治优势。与之相反,吕祖谦认为这种伦理价值的过于集中是不恰当的,因为统治机构需要不断改进他们的治理并为皇帝的权力设置约束。吕祖谦在儒者中较早看到仅仅依赖皇帝的自我修养和德性的危险,因此他可谓是黄宗羲及其《明夷待访录》这类思想的先声。如果吕祖谦的思想能像朱熹那样影响到整个中国,那么中国的政治、文化、历史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向。 田浩 徐波关键词:理学 道学 NEO-CONFUCIANISM 吕祖谦 从南宋末期《圈点龙川水心二先生文粹》的《汉论》看陈亮与宋儒道学的关系 被引量:2 1985年 几百年来,陈亮的思想和他在宋朝学派中的归属一直都是讨论的题目。依照传统的理论,象《宋元学案》中所说,从陈亮的老师以及他写的《祭郑景望》等文中推断,陈亮是与道学有关系的。近代学者,尤其是侯外庐教授,否定了这个传统的说法。他认为《宋元学案》所提出的证据不充分,更认为陈亮的思想与道学是极不同的。 田浩关键词:道学 吕祖谦 《宋元学案》 北美的宋代儒学和朱熹研究之演变:六十年回顾 被引量:2 2009年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参加哥伦比亚大学新儒学座谈会的陈荣捷(Wing—tsit Chan)教授、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教授及其追随者们的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以这两位教授为代表的学术团体沿袭了传统的东亚学者的理念,倡导北宋五子,尤其是朱熹提出一个综合的“大成”;这一精神(或称之为宗教)和哲学教义, 田浩关键词:宋代儒学 喜结连理——《朱子家礼·婚礼》的现代化 鉴于周室倾颓,礼坏乐崩,孔子(前551-前479)曾言:"明乎郊社之礼、褅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在二十世纪,中国曾经历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精神破坏和对传统礼仪的现代批判,而如今,一位朱熹(1130-1200)的后裔表示... 田梅 田浩文献传递 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创新儒家文化?--以国际朱氏联合会为例子 关于朱熹学术思想与文化研究的活动有很多。本文以国际朱氏联合会为例子,通过对《朱子家礼·婚礼》的现代版本和《朱子家训》中英文版本进行论述,为儒家文化创新研究提供参考。 田浩关键词:学术思想 儒家文化 知识创新 朱熹与张栻、吕祖谦互动述略 被引量:4 2018年 朱熹与同时代的思想家张栻、吕祖谦等围绕共同尊奉的儒家经典,在治学方法、道德思想和政治目标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持续不断的讨论。20世纪及以前的学者对朱熹同时代学者的研究大多着眼于朱熹对他们的看法,此外这些学者倾向于将朱熹刻画成独特的思想家,同时对其天才式的思想表示赞扬。即使有学者对朱熹思想体系表示不满,也仍倾向于反映朱熹对其同时代儒者的批评。20世纪90年代出现一个重要的转折,东西方学者开始关注与朱熹同时代的儒家,并具体结合时代背景对他们开展研究,学界不但对朱熹同时代的儒家给予了更高的评价,而且还认为他们对朱熹及其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田浩关键词:张栻 吕祖谦 道学 五十年代初期美国的对华政策——杜勒斯的外交权术与吉田信件的由来 被引量:2 1983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际间的压力,一直拖延到一九五一年九月才签署一项和平条约,正式结束日本同美国及其多数同盟国之间的战争状态。吉田信件的产生与美国对华政策在缔结对日和约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是一桩不为人们所了解的、然而又是重要的事件。日本首相吉田茂在一九五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写给约翰·福斯特· 田浩 戴显光关键词:杜勒斯 美国对华政策 和平条约 信件 莫里森 对创造力与儒家传统的若干反思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庞朴教授根据文化不断融合的多种动力将中国思想史划分为三个时期。受此睿见的启发,我想要探索文化碰撞和融合的某些方面;我将把思考的重心集中在儒家传统的创造性主题上,主要方向包括以下几个问题:儒学如何从文... 田浩 张凯文献传递 对创造力与儒家传统的若干反思 田浩 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