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健

作品数:27 被引量:144H指数:8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用药
  • 4篇药物
  • 3篇药品
  • 3篇药师
  • 3篇药学
  • 3篇输精管
  • 3篇吻合术
  • 3篇无精
  • 3篇无精子
  • 3篇无精子症
  • 3篇消毒
  • 3篇疗效
  • 3篇菌药
  • 3篇抗菌
  • 3篇抗菌药
  • 3篇抗菌药物
  • 3篇合理用药
  • 2篇药房
  • 2篇药房管理
  • 2篇药品不良反应

机构

  • 27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军区昆明...

作者

  • 27篇黄健
  • 15篇李珂佳
  • 13篇曾海萍
  • 9篇杨文丽
  • 5篇崔岚
  • 4篇江专新
  • 4篇覃云凌
  • 4篇沈明
  • 4篇王晓东
  • 4篇于建红
  • 3篇班立丽
  • 3篇余燕
  • 3篇陈锐
  • 3篇程曦
  • 2篇张明雄
  • 2篇邹顺
  • 2篇王丹
  • 2篇曹世平
  • 2篇王宝红
  • 2篇郑萍

传媒

  • 9篇中国药业
  • 3篇中国药房
  • 2篇中华男科学杂...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中国男科学杂...
  • 2篇云南医药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6种表面消毒方法最小成本分析
2019年
目的优化表面消毒方法。方法分别使用酒精抹布及消毒湿巾A,B,C,D,E对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的洁净操作台表面及药筐进行擦拭消毒,验证6种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比较其脱屑程度和气味刺激程度,以确定最小成本的消毒方法。结果采用6种消毒方法对洁净操作台台面及药筐消毒前后,均未检出细菌,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均能达到标准要求,组间比较无差异(P> 0. 05)。均存在脱屑及气味刺激性,脱屑程度组间比较无差异(P> 0. 05); 5种消毒湿巾气味刺激程度均优于酒精抹布,且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 <0. 05)。经成本比较及成本敏感性分析,消毒湿巾E成本最小。结论消毒湿巾杀菌起效时间快、持续时间长、脱屑程度低、气味刺激性小、使用方便,PIVAS中使用消毒湿巾是可行的,其中消毒湿巾E成本最低。
黄健曾海萍程曦蒋依妮李珂佳杨文丽余深东
关键词:消毒湿巾药房管理
HTK液和Verapamil配伍对供心保存效果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建立Langendorf离体鼠心灌流模型,于4℃低温下保存大鼠停搏心脏6小时,观察复灌复跳后大鼠心功能指数的恢复程度、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探讨维拉帕米联合HTK液对心肌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健康SD雄性大...
黄健
关键词:HTK液维拉帕米心肌保护缺血再灌注
我院2011-2012年住院患者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促进基本药物在临床的合理使用。方法:从我院信息管理(HIS)系统中调取2011-2012年住院患者的药品使用数据,对其中的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结果:2011-2012年,我院住院患者使用的基本药物金额分别占全院住院患者用药总金额的15.74%和14.56%。使用金额排序前10位的基本药物类别中,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心血管系统用药和消化系统用药连续两年均排名靠前。而基本药物品种排名中,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类以氯化钠注射液为首,中成药类以红花黄色素注射液为首。DDDs排名靠前的化学药品类基本药物有维生素C、多烯磷脂酰胆碱、非洛地平缓释片等,但其DDC较低;而中成药类基本药物中,红花黄色素注射液的DDDs和DDC均排在首位。结论:基本药物在我院住院患者中的使用总体符合云南省的要求,但其应用水平尤其是中成药类基本药物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曾海萍崔岚黄健李珂佳杨文丽卜莹慧吴凡
关键词:基本药物销售金额合理用药
医院对医药公司药品配送质量评估体系的建设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通过对医药公司的质量考核,明确各医药公司药品配送质量的优点和缺点,从而对医院的药品供应链进行优化。方法针对医药公司药品配送的各个环节制订质量考核标准并进行考核、评价。结果与结论应通过加强管理,提高药品配送质量,确保药品供应质量。
龙玉琼黄健卜莹慧胡小文
关键词:药品配送
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个体化药学服务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通过对患者的个体化药学服务,优化抗凝药物治疗,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依从性。方法:结合临床药师的工作实践,总结对需接受抗凝治疗患者的药学服务内容和方法。结果:临床药师应根据患者不同的疾病状态、饮食因素和并用药物等方面,对华法林的治疗进行药学监护,并注重患者教育。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抗凝治疗的个体化药学服务,有利于促进抗凝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
李珂佳郑萍曹世平黄健崔岚邹顺
关键词:临床药师华法林抗凝治疗个体化药学服务
输精管结扎致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显微外科治疗(附28例临床报告)被引量:7
2016年
无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症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为1%,占男性不育的5%~20%。无精子症分为梗阻性无精子症(obstructive azoospermia, OA)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OA是指患者睾丸有正常的生精功能,由于先天性因素以及感染、医源性损伤等后天因素导致输精管道梗阻,使精子无法进入精液中。目前绝育而施行输精管结扎术导致OA的患者有6%~10%因各种原因(再婚、子女夭折等)需恢复生育能力。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9月间收治的28例输精管结扎术后精道梗阻患者行输精管-附睾管显微吻合术(microsurgical vasoepididymostomy, MVE)或输精管-输精管显微吻合术(microsurgical vasovasostomy, MVV)的临床资料,随访观察并分析患者术后的复通率及配偶受孕率来评价本治疗方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陈锐江专新黄健覃云凌于建红王晓东王宝红董彪刘家钦沈明
关键词:输精管吻合术显微外科手术无精症
紫外灯消毒对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臭氧浓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采用紫外灯进行空气消毒后对臭氧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辐射照度计检测紫外灯照度,采用臭氧检测仪检测臭氧浓度,并观察臭氧产生及消散情况。结果在水平层流台、A2型及B2型生物安全柜和洁净调配间的紫外灯照度均大于100μW/cm^2;预试验检测在洁净调配间空调系统和层流台风机全部开启或关闭状态,以及紫外灯开启或关闭30 min内,臭氧浓度无明显差异(P> 0.05);紫外灯开启60 min内的不同时间点臭氧浓度无明显差异(P> 0.05);紫外灯开启15,30,60 min关闭后15 min内臭氧浓度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PIVAS大量使用紫外灯产生的特殊气味,以及臭氧浓度检测仪检测到的极低浓度臭氧,可能是由空气中的微量臭氧造成,紫外灯的使用对人体相对安全。
黄健李珂佳曾海萍杨文丽蒋依妮范悦温榕秀
关键词:消毒臭氧
交叉输精管附睾显微吻合术治疗复杂梗阻性无精子症被引量:10
2016年
在男性不育患者中,无精子症的发病率约占10%~15%,其中梗阻性无精子症(obstructive azoospermia,OA)约占40%。显微外科输精管吻合术、输精管附睾吻合术因其显著优势而成为近年来梗阻性无精子症的首选治疗。然而有些复杂梗阻性无精子症,如单侧睾丸发育不良而对侧输精管缺如或多段梗阻,无法通过常规的同侧输精管或输精管附睾显微吻合术治疗,而施行交叉吻合可以获得一定的再通率。
江专新黄健覃云凌于建红王晓东奎泽宏陈锐沈明
关键词:输精管附睾吻合术梗阻性无精子症
案例教学法在处方点评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处方点评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在医院药学部门诊西药房实习的40名药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21人)和对照组(19人),分别采用案例教学法及传统教学法进行处方点评实践教学。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理论知识成绩、处方点评成绩,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教学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研究对象的理论知识成绩、处方点评成绩分别为(91.43±7.48)分和(90.69±8.5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55±9.96)分和(58.55±24.81)分(P<0.05);试验组研究对象的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处方点评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药学专业实习生的药物治疗学思维及医院处方点评实践教学的质量。
张明雄黄健班立丽冯莉嵋王丹吕苏燕杨德青朱萍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处方点评实践教学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医院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药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某三级甲等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药情况,为进一步加强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全样本抽取医院2011年和2013年第1季度甲状腺、乳腺及腹股沟疝3种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对围术期预防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专项整治后,该院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100.00%降至8.92%,药品选择合理率由0.61%升至21.43%,用药时机合理率由23.17%升至64.29%,使用疗程合理率由2.43%升至64.29%,联合用药合理率由40.85%升至100.00%,抗菌药物平均费用由(1 134.82±840.77)元降至(25.17±106.49)元。结论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该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距国家卫计委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需进一步加强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
曾海萍黄健李珂佳崔岚邵艳
关键词:专项整治I类切口预防用药抗菌药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